线路钢轨接头病害及其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线路钢轨接头病害及其防治

徐小强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朔州工务段山西省038300

摘要:接头病害是线路常见病害之一,直接影响到线路设备的技术状况,是线路的3大病害之一。接头病害是线路设备比较突出的线路病害,是影响设备质量的主要因素,给线路维修和保养工作带来了困难。本文就线路钢轨接头病害进行分析了,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钢轨接头;病害;防治

一、钢轨接头病害分类

㈠按接头轨面状态分:低扣接头、磨耗不均匀高低不平接头、错牙接头、轨头掉块接头、接头大轨缝。

㈡按接头道床状态分:翻浆接头、坍白接头、板结接头。

㈢按接头的结构状态分:接头夹板下弯、上缘磨耗、夹板螺栓的螺帽扭矩不足;扣件螺帽扭矩不足、扣板或轨距挡板不密贴、扣件失效等。

二、钢轨接头病害的成因

㈠接头轨面受力方面

1、接头轨缝

钢轨接头在结构上存在的不平顺。车轮压在钢轨的一端时,连接钢轨的另一端就会抬高,形成台阶。轨缝愈大,台阶愈大,车轮轨对轨面的冲击就愈大,从而增大接头处的附加冲击力。低扣接头对钢轨接头病害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低扣接头在线路上大量存在,低扣量达到6mm及以上的接头,列车通过低扣接头会产生周期性的垂直冲击振动,在接头处车轮对轨道冲击,通过接头作用于道床,加速了道床的变形,使线路几何尺寸难以保持,产生钢轨接头病害。

2、轨面磨耗不均匀,高低不平顺。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轨面不均匀磨耗、高低不平顺,时间长了就会造成道床板结。弹性不足的道床状态很难保持轨道稳定和正确的几何位置,加大了轨道接头病害的整治难度。轨面不均匀磨耗、高低不平顺,这些原因也进一步的增加了线路状态的不稳定因素,引起机车车辆巨大附加冲击,使线路变形加剧,轨枕发生裂纹,扣件损坏,道床板结,不仅缩短轨道各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也促进了接头病害的严重。

㈡从钢轨的出厂质量和后期维护讲

1、钢轨本身材质缺陷

由于钢轨本身在生产时受配料比不合适,淬火强度不够,温度控制不到位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钢轨在出厂后在线上使用时,钢轨轨端由于材质较软、脆性增大、在列车重复碾压下很快出现肥边、掉块、裂纹和核伤。

2、现场接头状况不符合标准

由于在大修和维修工作中卡控不严,造成钢轨接头轨缝设置不标准、不均匀,接头螺栓扣压力不足,胶垫偏斜,轨枕间距不合理等问题。随之发生接头高低左右错牙,鱼尾板弯曲卡损,钢轨接头出现剥落掉块、变形、坍低等病害,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3、线路基础不稳定

由于作业标准的降低或者作业时质量卡控不严等原因,造成路基土质松软,道床翻浆冒泥、板结,轨枕失效或间隔距离不合理,轨底大胶垫跑偏等造成线路弹性减小,钢轨受力不均匀,使列车经过接头处动力冲击增加,线路承受能力降低,刚度增大,柔性降低,随即在钢轨接头顶面和轨端侧面容易产生马鞍形接头、低接头和肥边。

4、线路维修质量不高

在日常作业中,由于线路维修作业人员执行标准不力及作业方法不当,间接造成线路维修作业质量不高,如道床翻浆冒泥整治不彻底、接头轨枕空吊处理不及时、接头捣固质量太差、石砟不密实、轨枕失效等病害,使列车运行一段时间后,造成钢轨上下反复挠曲,使钢轨内部组织连续发生拉张和压缩的反复应力,容易受到破坏,以致折断。线路爬行,低接头、拉大轨缝或在接头附近发生小坑、三角坑时,一方面增大车轮对钢轨的冲击,另一方面又增大接头处的上下曲折。这样,就更容易造成钢轨、夹板及连接零件的磨损或折断。

5、线路保养不到位

线路进行大中修,大机清筛、换枕或换轨后,道床不稳定,线路车间工区对钢轨接头保养不及时或不正确,接头捣固保养跟不上,轨枕不方正,钢轨接头螺栓不复紧,接头处轨枕螺栓扣压力不足,使钢轨左右股受力不均,造成钢轨接头压低、轨端裂纹、掉块,形成永久性钢轨伤害。

㈢钢轨接头低是主要病因

1、接头捣固不实,有空吊板;

2、接头轨枕失效,抗压能力减弱;

3、夹板有上下弯,过车时轨头上下摆动;

4、线路爬行,轨枕位置移动;

5、轨缝过大,轨头高低不平。

三、钢轨接头的养护及病害整治措施

㈠加强轨缝及接头零部件的养护

及时调整轨缝。大轨缝是造成接头病害的重要原因,因此轨缝必须符合规定要求。根据当地的实际气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不良轨缝,保持适合的轨缝;定期对高强螺栓进行检查和复紧,保持接头螺栓扭矩在500N·m以上;夹板和接头螺栓涂油,以减缓列车的冲击破坏作用;做好轨枕、扣件和道床的养护。也可以用接头过桥夹板,使车轮通过钢轨轨缝时,同时与过桥夹板的顶部接触,起到了平缓过渡作用。由于过桥夹板的刚度大,可以大大减小钢轨接头受力,且相当于使钢轨由中断式变成连续式,即在轨面形成半无缝线路,缓解了轨缝和钢轨错牙台阶的影响,减小了轮轨对轨缝的冲击,而且由于过桥夹板的断面大、弯曲应力大,使钢轨接头处的轨道刚度变大,整体性增强,使得车轮在通过钢轨接头时,减少轮轨的作用力。减少它对接头的损害。

㈡合理起道捣固作业

由于钢轨接头在列车反复冲击荷载作用下,接头处道床应力和振动加速度远远高于非接头部位,因此接头4孔线路必须保养到位,经常保持密实平顺状态。接头起道应将轨面抬平然后进行捣固,切忌抬高接头形成鼓包。加强接头捣固,保持道床饱满并加以夯实。及时更换接头处的失效轨枕,接头处相邻的2根轨枕应同时更换,以保持支撑条件一致。

㈢整治接头部位的道床

钢轨接头道床板结,不仅承载能力显著降低,而且线路刚度大为提高,减振、隔振性能降低,线路的残余变形及各种病害发展加剧。改善接头部位道床的弹性,及时清筛接头范围内的道床(接头5孔轨枕线路),接头处更换优质石砟,以免造成板结,失去弹性,或引起翻浆冒泥,造成显著的不平顺。在给接头处的5孔轨枕线路下的路基铺一层工程布,这样路基穿上了雨衣,不怕雨水的浸泡,起到仍保留着排水畅通,维修方便的特点。我们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路基穿上雨衣,换上优质石砟道床比普通道床有更好的边坡稳定性,有较大的纵横向阻力和较稳定的轨道几何状态。

㈣整修轨面

轨端不均匀磨耗和掉块、擦伤使钢轨接头引起机车车辆的巨大附加冲击,线路变形加剧,并导致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及时对接头轨面进行修理,打磨和焊补。使用钢轨打磨机对接头进行打磨是消灭接头不平顺的有效办法。用1m直尺检查,要求达到平整、均匀。及时消灭轨头轨面高低不平顺,扣低接头进行焊补、平磨轨面,使接头两端轨面平顺,减少列车的冲击。

㈤改善轨下胶垫弹性

枕上轨下的胶垫,时间长了会逐步硬化,特别是接头部位的垫板在强大冲击力的作用下,弹性逐步减小,应及时更换接头区4根轨枕的垫板,以恢复轨道结构的良好弹性。利用特制的枕底大胶垫整治低接头效果更显著。如接头翻浆冒泥先要进行清筛,等枕底保养稳定后方可垫入枕底胶垫。

四、综合预防与整治后的效果

综上所述,钢轨接头病害的发生有钢轨本身的原因,还与日常养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几年来,通过对线路线钢轨接头病害的综合预防与整治,强化了接头结构,控制了轨缝变化,消除了低接头病害,提高了接头养护的计划性与及时性,减少了养护工作盲目性,降低了养护工作量,延长了线路大中修周期,为工务段节约了用工,保障了线路设备安全畅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斌.浅谈钢轨接头低扣形成原因及整治方案[J].工业设计.2016(02)

[2]高智勇,陈强,苏永宝.钢轨接头病害的成因分析和综合整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