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行氨碘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行氨碘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研究

张晖

张晖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医院五官科河北张家口075100)

【摘要】目的:探讨氨碘肽注射液治疗近视性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卵磷脂络合碘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碘肽注射液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视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视力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采用氨碘肽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

【关键词】氨碘肽注射液;近视性玻璃体混浊;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032-02

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是眼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发生多与外伤性因素、炎性因素、退变性因素、出血性因素以及全身疾病性因素有关,正常玻璃体属于透明且较为特殊的黏液性胶样组织,为凝胶状态,本身无神经组织以及血管,新陈代谢较慢,主要通过向邻近组织扩散来实现代谢以及获取营养补充,玻璃体混浊主要是玻璃体内出现的不透明体所导致,是眼科常见的体征,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视力下降以及眼前有黑影飘动,并且黑影会随着眼球的运动而飘动,对患者的视力影响较大,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来改善视力,提高疗效[1]。本次研究对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采用氨碘肽注射液治疗,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7.5±6.5)岁;病程范围1~24个月,平均病程(12.5±0.5)个月。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6~71岁之间,平均年龄(48.5±6.5)岁;病程范围2~25个月,平均病程(13.5±0.5)个月。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均在研究标准内(P>0.05)。排除标准:(1)严重白内障者;(2)青光眼病史者;(3)存在黄斑病变、玻璃体积血以及视网膜裂孔现象者;(4)对碘剂过敏者;(5)存在甲状腺相关疾病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卵磷脂络合碘治疗对患者进行眼压、B超、裂缝灯以及视力等相关检查之后给予其对症治疗以及营养支持,在此基础上让患者口服卵磷脂络合碘胶囊(国药准字20100107;西安汉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格0.1mg(以碘计)×30粒),300~600µg/次,2~3次/d,将其倒入250ml温开水中搅拌均匀后服用,以30d为一疗程。

1.2.2观察组采用氨碘肽注射液治疗为患者肌肉注射氨碘肽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13309;杭州国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ml×5瓶/盒),2ml/次,1次/d,以30d为一疗程。

1.3疗效观察指标

分析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视力情况。治疗效果包括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体征以及相关症状完全消失,视力恢复正常,采用裂隙灯检查后发现混浊物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以及相关症状明显好转,视力明显恢复,采用裂隙灯检查后发现混浊物大部分吸收;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以及相关症状未好转甚至恶化,并且视力未恢复,混浊物未减少[2]。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n(%)],检验方法为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正常玻璃体的主要成分为透明质酸、水以及胶原,在胶原纤维构成的网架中有大量透明质酸充填,主要作用在于维持玻璃体凝胶性能处于稳定状态,玻璃体受到损害之后也会影响到邻近组织,在患者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胶原纤维支架会不断塌陷以及收缩,透明质酸会缺乏吸水性,发哦只凝胶状态的玻璃体逐渐向液体状态转变,玻璃体后方出现液体会导致视网膜与玻璃体膜脱离,液体中还会出现各种形状的胶原纤维变性,导致患者眼前出现黑影,还会出现不同程度视力下降现象,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闪光感。玻璃体液化的因素主要有眼底出血以及炎症因素,具有一定的治疗难度,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患者频繁地接触液晶屏电脑登电子产品会导致发病,在进行检查时患者会发现检眼镜下玻璃体出现波纹、迂曲的点以及线等飘移,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来改善患者预后,若出血现象以及炎性渗出物难以有效吸收会导致患者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也会出现增生性变化,情况严重者会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现象,甚至会导致患者失明[3]。

氨碘肽注射液是治疗近视性玻璃体混浊的有效药物,该种药物为淡黄棕色澄明液体,猪眼睛提取物是其主要成分,其中的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较多,氨基酸主要有谷氨酸、甘氨酸、胱氨酸、天冬氨酸以及赖氨酸等,对角膜薄翳、各种类型的白内障以及玻璃体混浊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用药后可通过血-水屏障达到患者的眼部,之后在多肽酶激活组织的作用下达到扩张患者眼部微血管的效果,有助于眼周血液循环,还可促进患眼新陈代谢,用药后可将眼部病变以及渗出物有效吸收,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研究中治疗后患者的视力为(0.86±0.56),明显优于对照组(0.49±0.32),表明氨碘肽注射液治疗近视性玻璃体混浊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状况,这与万文萃等[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另外,氨碘肽注射液有助于降低血压,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度较高,可促进组织修复,一旦用药期间患者出现过敏现象需要立即停药,并且眼部有炎症以及严重溃疡的患者则不宜使用该药治疗,研究中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表明近视性玻璃体混浊采用氨碘肽注射液治疗可提高疗效,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与罗霁菡等[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采用氨碘肽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

【参考文献】

[1]自拟活血化瘀汤联合尿激酶半球后注射治疗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7,34(1):107-110.

[2]王帅,黄俊,游志鹏,等.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治疗中青年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9):3220-3224.

[3]黄俊,吴琛,毛新帮,等.玻璃体混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12):1246-1249.

[4]万文萃,刘宇莹,尹向可,等.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J].眼科新进展,2015,35(6):554-557.

[5]罗霁菡,匡毅,赵琳,等.YAG激光治疗生理性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09):1753-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