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合理用药分析邱国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老年人合理用药分析邱国强

邱国强林春兰胡卡芬(通讯作者)

邱国强林春兰胡卡芬(通讯作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了解其原因并总结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老年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发生因素,并总结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方法。结果:本研究调查显示,抗菌类药和消化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明显多于其他药物类型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以皮肤附件和消化系统居多,与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的老年患者相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我们应注重老年患者用药合理性。结论:在临床对老年患者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合理用药才能够减少因药物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老年人;合理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026-02

AnalysisofrationaldruguseintheelderlyQiuGuoqiang,LinChunlan,HuKafen(Correspondingauthor)

ZhangzhouHospitalAffiliatedtoFujianMedicalUniversityFujianZhangzhou363000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adversereactionsofelderlypatientsaftermedication,tounderstandthecausesandtosummarizetherationaluseofdrugsintheelderly.MethodsTheclinicaldataof85elderlypatientswhohadadversereactionsaftertakingthedrugfromJuly2016toSeptember2017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Theadversereactionsandfactorsintheelderlypatientswereanalyzed.Themethodofrationaluseofdrugs.ResultsThestudyshowedthattheelderlypatientswithantibioticsanddigestivesystemadversereactionsweresignificantlymorecommonthanthosewithotherdrugtypes,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Inelderlypatients,theadversedrugreactionsinvolvedinthesystemweremostlyskinattachmentsanddigestivesystem.Comparedwithotherelderlypatientswithadversedrugreactions,thedata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Itissuggestedthatweshouldpayattentiontotherationalityofmedicationforelderlypatients.ConclusionItisveryimportanttousedrugsrationallyinelderlypatients.Onlythroughrationaldrugusecantheadversereactionscausedbydrugsbereducedandthesafetyandeffectivenessofclinicaldrugsimproved.

【Keywords】Elderly;Rationaluseofdrugs;Analysis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群的数量一直在升高,同时老年人群出现的疾病也越来越多[1]。由于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自身免疫力等逐渐衰退,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代谢能力也随之降低,因此在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这不仅加重了老年患者的身心痛苦,同时也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据相关数据统计[2],老年患者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中青年患者的2~2.5倍。因此,加强老年人合理用药,对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老年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发生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方法,以期为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85例老年患者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分布:67~80岁,平均年龄(73.35±5.88)岁。所有患者均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调查。

1.2方法

根据我国药物不良反应中列出的相关标准,统计85例老年患者服用的药物种类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药物给药途径等,根据统计分析情况,总结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方法。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引发老年患者不良反应药物类型

经本研究调查,引发老年患者不良反应药物类型主要有抗菌类药、消化系统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及其他。根据统计结果发现,抗菌类药和消化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明显多于其他药物类型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3引起不良发应的给药途径

引起不良发应的给药途径主要有静脉注射(病例数31,总占比36.47%)、肌肉注射(病例数19,总占比22.35%)、皮下注射(病例数15,总占比17.65%)、口服(病例数13,总占比15.29%)及其它(病例数7,总占比8.24%)。

3.讨论

药物是治疗老年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老年患者也是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高发群体。据相关研究表明,老年患者中有15%-30%左右的疾病与所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关,而大多数不良反应与老年人用药不合理有关。老年人机体日益衰退,各器官工作的作用也在慢慢退化,加上大多数老年患者一般患有多种疾病,因此所用药物较多且复杂,极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加强老年患者用药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刻不容缓。

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体会了以下几点老年人用药应注意的事项:(1)药物选择:许多老年患者在选择药物时,会自动认为药物价格越贵,效果越好,其实并不然。老年患者在选择药物时,首先因明确自己的病情,根据自身病情,合理选药,这样才能够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同时,老年患者在选择用药时,医护人员及各售药者,都应了解老年患者的病情后给药,而不应为了自身利益或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而盲目推荐药物。此外,老年患者的子女在为老人选择药物时亦不能觉得越贵越好,而应针对性的选药,这样才有利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2)药物剂量:大多数老年人会认为,服药时用药剂量越多,越能够加快疾病的恢复。然而由于老年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服用药物剂量越多,反而越容易导致药物残留体内,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因此,老年患者在用药时应严格遵循药物使用方法,同时医护人员及各售药者也应告知患者药物服用剂量,并嘱咐其严格遵守。(3)药物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4)用药方式:根据老年患者病情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如对于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应尽量采用口服用药方式,因为口服给药较为方便安全,吸收较慢且价格较为便宜,不易引发严重毒副反应,而对于急性病的老年患者,应尽量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因为肌注药物吸收能力较差,且注射后会使患者感觉明显疼痛,注射后易形成硬结。因此,合理选择给药方式对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亦是非常重要。(5)药物慎用: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法逆转。因此,老年患者不应通过滥服药物来增补自己,这样不仅会给自身带来损害,同时无法得到相应的效果。此外,对于抗生素类、安定类、泻药等药物应慎用,如安定类药物,因为大多数老年患者会出现失眠现象,因此会通过服用安定类药物,如安眠药,来促进睡眠。但该类药物长时间服用易使患者记忆力衰退,嗜睡等,导致营养不良,精神萎靡。因此,老年患者在用药时应慎重。

综上所述,在临床对老年患者用药时,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对症用药原则,合理选择用药剂量、剂型以及用药方式等,这样才能够减少因药物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兴.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9):89-90.

[2]张凌林.对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