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检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检测研究

卓卫民

卓卫民(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西来宾546100)

【摘要】目的讨论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密度检测,对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5000例儿童进行骨密度检测仪检测骨密度及BALP的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5000例患者中BALP正常人数为2335人,占46.7%,BALP可疑数值人数为2199人,占44%,BALP异常人数为466人,占9.3%,可疑数值人数和异常人数占总人数的53.3%。各年龄段BALP异常人数以0-1岁年龄段最高,位居第二的是1-2岁年龄段。骨密度检验结果与BALP检验结果的比较,286例患者随机病例同时检测BALP和骨密度,56例BALP数值偏低(BALP≤175U/L)者中,骨密度偏低(Z<-1.0)的患者数为0,骨密度数值正常(-1.0≤Z<0)者为24例,占42.9%,骨密度良数值良好(Z≥0)者为32例,占57.1%。89例BALP正常者(BALP175-200U/L)骨密度偏低患者为11例,占12.4%。141例BALP可疑者或者偏高者(BALP≥225U/L)骨密度偏低者70例,占49.6%。结论BALP检验数值可以作为小儿佝偻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指标,低值BALP对骨密度是否良好和正常具有较强的预见值。

【关键词】BALP骨密度佝偻病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092-02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小儿佝偻是常见的儿童疾病,并且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对于小儿佝偻病我们应该早发现早治疗,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儿科门诊患者0-8岁儿童5000例患者检验BALP和286例患者随机病例同时进行骨密度检验,研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关系对于小儿佝偻病诊断的价值[1],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儿科门诊患者0-8岁儿童5000例患者,男性2956例,女性2044例,均出现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临床症状,疑似小儿佝偻病。

1.2方法

骨源性磷酸酶检测采用BALP试剂盒,BALP活性采用与标准比色卡目测比较的方法,活性数值≤200U/L为正常,225U/L~250U/L范围为可疑数值,>250U/L为异常。用骨密度检测仪检测骨密度,通过电脑数据库自动计算出儿童骨密度Z值,Z<-1.0骨密度偏低,正常值为-1.0≤Z<0,Z>0为骨密度良好。5000例患者均采集手指末梢血30μL,进行BALP检验,286例患者随机病例同时进行骨密度检验。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1,为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年龄段患者手指末梢血BALP水平5000例患者中BALP正常人数为2335人,百分比为46.7%,BALP可疑数值人数为2199人,百分比为44%,BALP异常人数为466人,百分比为9.3%,可疑数值人数和异常人数占总人数的53.3%。各年龄段BALP异常人数以0~1岁两个年龄段最高,位居第二的是1~2岁两个年龄段。见表1

表1各年龄段儿童不同程度BALP(U/L)水平分布

2.2骨密度检验结果与BALP检验结果的比较286例患者随机病例同时检验BALP和骨密度,56例BALP数值偏低(BALP≤175U/L)者中,骨密度偏低(Z<-1.0)的患者数为0,骨密度数值正常(-1.0≤Z<0)者为24例,百分比为42.9%,骨密度良数值良好(Z≥0)者为32例,百分比为57.1%。89例BALP正常者(BALP175-200U/L)骨密度偏低患者为11例,百分比为12.4%。141例BALP可疑者或者偏高者(BALP≥225U/L)骨密度偏低者70例,百分比为49.6%。见表2

表2286例BALP和骨密度比较

286例患者骨源性磷酸酶(BALP)值与骨密度值经过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t检验,(t=2.764,p<0.01)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人一生中骨骼健康的状况主要取决儿童时期和青年时期骨骼的发育情况,骨骼发育不好可导致成年后容易骨折、骨骼退化、骨质疏松等情况的出现,儿童时期发育不良的治疗主要在于早发现早治疗[2]。小儿佝偻病发病特点的症状不典型,以亚临床型为大多数症状,按照佝偻病史和临床症状诊断该病有一定的难度[3]。骨源性磷酸酶是成骨细胞分泌的成骨性的方向坐标,在VitD缺乏,骨骼矿化不良时,成骨细胞活跃,分泌骨源性磷酸酶增多,相关研究发现骨源性磷酸酶能够迅速、正确地反映骨骼发育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现今国内外均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液中骨源性磷酸酶水平,用来小儿佝偻病的尽早发现、尽早诊治;并且采用骨源性磷酸酶作为佝偻病的诊治标志[4]。BALP≤200U/L为正常,BALP数值在225U/L-250U/L范围为VitD亚临床缺乏期,BALP>250U/L为佝偻病期。在本文中有286例患者随机病例同时检验BALP和骨密度,56例BALP数值偏低(BALP≤175U/L)者中,骨密度偏低(Z<-1.0)的患者数为0,骨密度数值正常(-1.0≤Z<0)者为24例,百分比为42.9%,骨密度良数值良好(Z≥0)者为32例,百分比为57.1%。89例BALP正常者(BALP175-200U/L)骨密度偏低患者为11例,百分比为12.4%。141例BALP可疑者或者偏高者(BALP≥225U/L)骨密度偏低者70例,百分比为49.6%。显示出在佝偻病的诊断中,BALP最为敏感,本文认为在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中,BALP敏感度好于骨密度,但是BALP是近期成骨细胞活动标志,通常水平的BALP检测正常时,仍要作骨密度的检验。本文发现低值BALP对佝偻病具有很好的阴性预测值,低值BALP(≤175U/L)可作为长时间内骨骼良好发育的指示。本实验检验56例BALP数值偏低(BALP≤175U/L)者中骨密度低者为0(详情见表2),这说明低值BALP对骨密度数值是正常还是良好具有优越的预测性,这可能是由于一段时间内骨骼发育完善,成骨细胞长时间处于非活跃的状态,BALP分泌处于持续较低水平所导致[5]。

综上所述,低值BALP(BALP≤175U/L)能够反映长时间内骨骼发育的正常情况,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可以用BALP值来判断佝偻病,儿童体检的过程中如果BALP偏低(BALP≤175U/L),基本可以排除佝偻病。

参考文献

[1]张峰,马扬.骨碱性磷酸酶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31)67-68.

[2]张科英.宁波地区390例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04)107-108.

[3]邹建群.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测定对社区医院诊断小儿佝偻病的重要意义[J].现代医院,2010,(02)153-154.

[4]罗燕.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J].中国当代医药,2010,(13)34-35.

[5]王冀粤,王彤,邢明青.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婴幼儿佝偻病早期诊疗中的应用6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3)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