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0例社区居民血压和动脉硬度检测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3750例社区居民血压和动脉硬度检测报告

周景振

周景振(江苏省新沂市新店镇中心卫生院221426)

【摘要】目的检测分析年龄、血压与动脉硬度的规律性改变。方法在社区门诊首诊测血压中筛选出3750例接受检测者,使用得康MS——1200HV血压计测量,随机分成三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龄组内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报告率均随血压值上升而上升。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稍硬报告率依次增加,阶段性递增规律明显,而舒张压水平对动脉较硬报告率影响不明显,年龄因素更为重要。结论受检者的年龄、血压与动脉硬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提示在开展高血压病和防治工作的同时应十分关注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公共卫生首诊测血压高血压动脉硬化

【中图分类号】R1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108-02

近年来,我镇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所以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的24个村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开展首诊测血压制,特别对35岁以上的居民在就诊时必测血压二次进行研究。对诊断患有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跟踪检测,得到颇有规律的结果,现总结报导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选择新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24个村的5.5万人口中筛选出3750例接受检测者。

1.2检测仪器得康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MS——HV血压计。

1.3检测方法左上臂手掌朝上,手放于检测桌上,手掌放松,血压计臂套直接贴近皮肤,臂套下缘抵达肘窝距3cm,松紧度以插入2指为宜,臂带缘标置于手背侧边,臂套与心脏位置同高,调整血压计至工作状态。

1.4统计分析方法检测人群年龄分为35岁~、45岁~、≥60岁三个年龄组。血压值的分组以高血压国际标准140/90mmHg为基点。收缩压加减40mmHg进入上下两组,即100mmHg~、140mmHg~、≥180mmHg三个组,舒张压加20mmHg和减30mmHg进入上下两组,即60mmHg~、90mmHg、≥110mmHg三个组。

2检测结果

2.13750例不同年龄组居民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检出情况(表1)。从表1中可见,收缩期高血压检出率、舒张期高血压检出率、动脉稍硬检出率、动脉较硬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高而有规律地增加。值得提出的是:动脉稍硬检出率和高血压检出率几乎是平行的,动脉较硬检出率则在45岁以上年龄组才可见,60岁以上年龄组才较常见。

2.2不同年龄组收缩压水平与动脉硬化度的关系(表2)。从表2可见,35岁以上人群无论收缩压是否正常,均可见到动脉稍硬的报告。35岁~44岁已有24.6%人群报告动脉稍硬。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稍硬报告率依次增加,35岁组、45岁组、60岁组动脉稍硬报告率依次是24.6%、40.5%、67.7%,阶段性递增规律明显。

各年龄组内,动脉硬化报告率均随血压值上升而上升。动脉稍硬报告率和收缩压水平的递增规律,与目前医学知识是吻合的。收缩压达到180mmHg,基本都会引出动脉稍硬的报告,达到目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40mmHg,即有50%以上的几率报告动脉稍硬。动脉较硬报告出现在45岁以上人群,如果收缩压在正常范围内,即使60以上人群也未有报告。一旦达到目前高血压诊断标准,即出现动脉较硬报告,血压值越高,动脉较硬报告率越为高。

2.3不同年龄组舒张压水平与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表3)从表3可见,动脉硬化报告率和舒张压舒张压的关系与收缩压基本一致。随着年龄增长,报告率梯度增加。在同一年龄组内,随着血压值增加,动脉稍硬报告率有规律地增加。动脉较硬报告率亦有鲜明特点,表现为44岁以前无动脉较硬报告,45岁以后才有报告,且60岁以上年龄组动脉较硬报告率明显高于45岁年龄组。而舒张压水平对动脉较硬报告率影响不明显,年龄因素更为重要。

表13750例居民不同年龄组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检出情况[例(%)]

年龄(岁)检查人数高血压动脉硬化程度

表2不同年龄组收缩压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例(%)]

3讨论

3.1此次研究结果再次证明,60岁及以上人群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明显增高,动脉较硬检出率在45岁及以上人群才有发现,60岁及以上人群较为普遍,尤其是60岁以上收缩期高血压患者;35岁以上人群,均容易检出动脉稍硬者,且动脉稍硬检出率与几乎与高血压的检出率平行,这些均与相关的医学知识吻合。

3.2得康臂式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早已被相关的机构证实。它一次操作可同时实现心率、血压、动脉硬化程度三项指标的检测,使用方便,效率高,群众易于接受,而且价格低廉,适合在我们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3.3应用得康臂式电子血压计于2011~2012年对3750名新店镇社区门诊35岁以上人群进行了血压动脉硬度测量。结果显示,受检者的年龄、血压与动脉硬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提示在开展高血压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应十分关注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表3不同年龄组舒张压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