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了严重吗?

/ 1

手抖了严重吗?

李文容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628300

今天上门诊遇到一位有趣的患者是一名高中生。说他有趣是因为他就诊的原因是双手发抖,更有趣的是他特别着急就诊,还错误的认为手抖会引起瘫痪!通过询问得知导致他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竟然是他曾见过村里的一位老人因为常年手抖最后瘫痪在床!

其实在各级医院门诊经常会碰到手抖或腿抖的患者,他们最关心的确实是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严不严重?将来会不会瘫痪?那么我们今天就讲一讲手抖了到底该怎么办?

一、什么是手抖?

手抖在医学上称为震颤,它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抖动。手抖主要表现为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换言之就是自己不能支配的颤动。

二、手抖有哪些原因?

1.病理因素即确实存在某种疾病可以表现为手抖比如说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疾病:

(1)特发性震颤。目前这种病的发病原因不明确,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肢和头部的抖动。如写字、持筷子、扣纽扣等情况下出现手抖,尤其是在情绪紧张、疲劳时抖得更明显,在精神放松或休息时减轻或可以消失。神经内科医生检查时除手抖外无其它异常发现,各项查血或做头部核磁共振等检查无任何异常发现。

(2)帕金森病。该种疾病是一种最常发生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除手抖外,还伴有动作缓慢比如说转身、起身很慢很困难,做事时肢体很僵硬,走路越来越快,病人常常描述自己“刹不住车”进而容易跌倒等症状。

(3)除了上面两种常见情况以外,少见病因还包括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小脑病变,药物中毒,痴呆,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

2.心理因素:如果排除了上面说的各种因素导致手抖外,就是由心理因素引起,这种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出现,一旦诱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比如说:

预期焦虑——这是人们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使自己感觉到恐惧的情境。比如,你非常担心工作有别人在场时手会发抖,结果别人来到你面前时,你的手真就抖了。引起这种心理反应症状的焦虑又会加剧手抖,而手抖加重又进一步加剧焦虑,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患者手越来越抖。其实病人真正害怕的是害怕本身。

三、手抖怎么治?

1.针对心理因素引起的手抖,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这个高中生一样是因为见过一个老年人手抖以后瘫痪了进而自己也害怕瘫痪引起的手抖一样!那就“心病还要心药医”--对疾病要正确认识!

(1)减少自我关注,转移注意力:意思就是要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具体事务上,而不要关注自己的感觉。比如当你发现你在关注自己的脸是不是红了,心是不是跳快了这类问题时,神经系统的活动就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强化,进而脸越红心跳越快。而如果你减少关注它,神经系统冲动强度也就自然减弱,反而脸不红心也跳得不那么快了。所以在任何环境中要减小对自我的关注,学会关注面临的其他问题,比如应聘时的考官,应聘的环境等等。

(2)放弃控制意图,培养接受紧张情绪的态度: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紧张了,脸红了,手抖了,不要去想办法试图控制,那样反而越来越严重。这时要试着去接受,俗话说“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就会让人越轻松!

2.病理性因素:这时要及时到医院接受专科医师的治疗更重要!

所以说手抖不一定是病,有很多原因引起,只要及找对病因并及时规范的治疗,是不严重的,也不会瘫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