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生态河道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城市生态河道的探讨

郑志豪

身份证号码:44023219920808XXXX

摘要:现在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渐渐上升,城市河流生态和景观发展的发展是基于河流自然发展规律。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河道的发展,功能,类型和适用性,并对生态护岸和传统护岸进行了对比分析。努力完善城市生态河流设计,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护岸;类型;比选

引言:传统的河岸项目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洪水控制,排水,引水和运输等基本功能。在护岸工程设计中,为了控制河流,确保河流防洪的安全,我们重点关注石材和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河流的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功能被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因而采用生态河道的整治理念成为了当下的主流。

1.国内生态河道的发展及建设

所谓的生态河道是指具有一定自然状态要素和人类需求的河道,护岸是城市河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护岸的生态性质往往反映了河流的积极生态特性。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城市生态河道必须经济合理,还要符合防洪排涝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河流建设过程中,全面贯彻生态河流的概念,在使河流满足人们的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河流所在生态系统的破坏,使河流生态系统保持其自我恢复功能。这使人类和河流以及周围的生态系统能够和谐共处。使岸边植物繁盛,生物相互依存。

近年来,国内生态河流管理发展迅速。例如,近年来,广州市东濠涌河道整治工程中,通过引水,拦截,清淤和岸上绿化等措施,将原本属于黑臭水体的臭水沟改造成整治示范河涌,完成了河道水清、水美、水值的转型。

与此同时,西安,天津,大连,成都,深圳等城市也开展了生态河道建设。目前,全国各地的中小城市正在进行河流生态建设,并以生态护岸和选择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生态护岸的形式及比选

2.1生态护岸的主要功能

(1)滞洪补枯,调节水位

生态护岸使用天然材料形成渗透界面。在旱季,地下水通过堤防渗入河中。起到了洪水缓解洪灾和解救旱季的水位调整的作用。

(2)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

如果在河滩形成浅滩和深水池,两者的海岸线也不同,不规则,护岸既宽又窄。扩大水面和绿地,形成水绿网络,岸边绿地和树林,增强岸上动物栖息地的连续性。通过这种方式,您可以创建一个丰富,稳定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3)形成优美的风景

生态护岸不仅形成了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河流景观,而且通过保护和建设丰富的生态系统,创造了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如今,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2.2生态护岸的主要形式

城市生态河流的生态护岸有几种常见形式:

(1)生态绿化砌砖护岸

独特的锁定设计允许砖块相互约束并相互依赖,无需来回滑动,并通过铺设砖块的锁定凸块与土工格栅连接。大大提高了执行水平推力的能力,并且进一步提高了挡土墙的稳定性。同时,结构本身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将氧气引入水中,增加溶解氧,帮助水生生物和鱼类生长,进一步促进水体自净,改善水质。

(2)三维生态护岸

环保袋,系带袋和网状罗纹连接扣用于满足多向排水功能和强度要求。它具有透水性,透气性等特点。它可以是良性生态植被系统,与乔,灌溉,藤蔓,花卉和草有机结合。植被也不易退化,大大降低了后期的维护成本。此外,袋材采用新型土工合成织物,使用寿命较长,墙面结构柔性化且稳定牢固,可利用现场土壤材料可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装配施工简单快捷,施工周期短。

(3)生态网格石笼护岸

重力型柔性结构是特定电线拆包体中的鹅卵石或砾石材料的组合。它是一种新型的格宾笼结构单元的固定结构,通过切割网格与多绞的六边形网格或加强网格结合建筑物的尺寸组装而成。生态网格结构是传统边坡防护的基础上的改进,是功能的延伸。这是新材料的应用,而在设计中更是为了改善生物学和环境的需求。这也改善了传统人造材料和技术的生态功能。

2.3生态护岸与传统护岸的比选

目前,中国大部分中小河流仍采用传统的硬质护岸。它与生态护岸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在设计理念上,传统护岸强调“保护和消除危害”的基本功能,特别是防洪安全;对于生态护岸,除了注意堤防的安全外,还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生态环境的建设。考虑其他功能,如亲水性,休闲,娱乐,景观和生态等功能。

根据河道形态,传统河岸规划,岸坡硬化,岸线平行,断面形状规律,断面尺度不变;生态护岸,自由海岸线,银行近自然斜坡,多样的横断面,自然和生态。

从所用材料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护岸工程主要采用抛石,砖石,混凝土砌块,现浇混凝土,铰接混凝土筏和土工膜袋等硬质材料;对于生态护岸,使用的材料通常是天然石材,木材,植物,多孔渗透混凝土和岩土材料。这也是生态型护岸的优点,利用此优点展现了护岸的耐用性和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来看,传统护岸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相对规范。生态护岸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因河流而异。但是,与传统护岸相比,其长期管理和维护工作相对较轻。其后期的维护和保养的费用相对也是较少些的。

总之,生态护岸是传统护岸的改进,是河道整治工程发展的高端产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必然结果。生态护岸起源于传统护岸,与传统护岸不同。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们将继续增加对生态护岸的需求和要求,传统护岸将不可避免地继续向生态护岸发展。

3.河道护岸景观设计问题

河流景观有很多元素,生态护岸是主要元素之一。护岸景观的创造应该基于自然规律和美学。通过这些景观设计,增强了护岸的视觉效果,使人们在欣赏风景的多角度欣赏时,可以欣赏风景,对面景观,水景和鸟瞰的美景。为了能在视觉效果上达到美化

为了美化视觉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当护岸的高度较大或护岸相对较轻时,很容易产生较大的视觉高度。通过对年度水位以上地区护岸的绿化处理;将护岸划分为几个水平平台不仅降低了护岸的视觉高度,而且达到了亲水性的目的。

(2)在相对比较长的河段,如果使用外观相同的连续护岸,会让人觉得乏味,没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每次都设置一个亲水步骤或平台,你可以打破这种单调。

护岸是水生生物系统和陆地生物系统之间的联系,具有适合生活和栖息于各种生物的潜在环境。传统的坚硬不透水的护岸将陆地与河流隔开,不仅仅是破坏了生物体所依赖的自然环境,而且还切断了生物和微生物的整体生物链。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河流的自然净化能力被破坏。生态护岸的基础是保护和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自然景观。考虑到该项目的环境和生物影响,以实现水和土壤,水和生物的相互保护,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

结束语

在城市河流生态转型中,要根据河流的防洪排涝能力,综合考虑总体布局和环境质量。努力结合当地的环境特色,创造一条符合城市发展的生态河流。

参考文献:

[1]何卫华.杭州市区河道生态护岸形式研究[J].浙江建筑,2007.

[2]沈一鸣.浙北农村河道生态型砌块护岸工程的探索[J].工程技术,2008.

[3]朱小焰,刘喜元.建设城市生态护岸的可行性探讨[J].工程技术,2006.

[4]周厚贵.三峡一期工程施工几个技术问题的解决途径[J].水利水电施工,1994.

[5]朱永祥,彭月琴.太原市生态河道护岸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