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何琦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贵州贵阳551400)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校护理专科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两组在教学内容结束后进行知识小评测,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并对两组学生的自我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分别为(90.12±6.58)分、(71.26±12.03)分,自我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1.02±17.54)、(65.17±15.34),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高学生主观能动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教学质量;护理教学;专科护生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340-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在医学模式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护理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点之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逐渐推行是提高护理教育的手段之一。在护理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关系到整个教学质量好坏。本文从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进行探索,现将其方法和结果简述如下。

1.研究对象与教学内容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护理专科二年级学生2个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8人,年龄(19.23±1.02)岁,女生68人;实验组70人,年龄(19.02±1.30)岁,女生70人。上一期期末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成绩分别为(81.02±12.03)分和(80.16±11.61)分。两组在性别、年龄、成绩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教学工具

张玉兰主编的《儿科护理学》的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方法

2.1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预习——上课——复习的模式。实验组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方法如下:

2.1.1预习在上一堂结束后,给学生交代下一堂课需要讲解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愿原则自行分组,每组5~6人。教师在布置任务时提出以下3个方面的要求:1.每组提出教科书相关知识的3~5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无法通过教科书直接得出答案。2.每组自行查阅资料,找出一个或两个适合下节课相关内容的案例。

2.1.2上课上课时,教师进行理论授课,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以下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根据学生预习时的准备,在上课时让学生进行组间相互提问和问答,比如一组提出的问题让一组自由指出由哪一组来回答,回答结果,由其他几组进行讨论,教师也参与其中,讨论出最佳答案。(2)案例分析。因为每一组都准备了案例,每一组都派出一个代表将案例讲解出来,讲解出来后,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和知识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3)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疑问,与教师一起解疑。(4)案例角色表演。在课堂快要结束时,让各组同学之间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包括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家属以及其他案件人员。

2.1.3复习课程结束后,教师抽取每个小组的学生,问他们认为应该如何复习,哪些知识点需要加深印象。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后给予老师答案。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小组内容,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以复习。

2.1.4小老师扮演法抽取其中一节课让学生进行小老师扮演。还是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以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备课、上课、课后作业布置等。每一组小老师结束后,其他组成员和教师进行匿名打分。分数高者教师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2.2评估方法

该章节授课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理论测试,同时给予学生自我满意度调查分析。两者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

2.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对比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对比研究发现,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与自我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成绩与满意度评分结果

4.讨论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统一起来,即表现出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1-3]。发挥主观能动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并与教师进行很好的互动。本次研究主要是理论教学,从预习、上课到复习,整个过程中都穿插着提高主观能动性的措施。预习是夯实课堂生成的基础[4],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未知知识的疑问,因此有着更多的思考,此时更容易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查阅资料,去试着寻求答案。

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好方式[5-6],本次研究中采用了小组为小团体的提问、解问模式,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大大增强。

复习对教学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常常有温故而知新的效果[7]。复习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还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8]。

提高主观能动性的方式比较多,本次研究的探讨不是特别的深入,但还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卫纯,张静,吕方乔.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医学生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性[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1):77-79.

[2]胡方林,李凡成.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方剂学教学[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3):68-69.

[3]许增祥,谢闵,卢林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病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4(17):2700-2701.

[4]李茂玲.让“预习”来夯实课堂“生成”的基础[J].科学咨询,2012(21):103-103.

[5]皮晓彩.互动式教学模式新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91-93.

[6]高岐,窦宪民.互动式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科学技术创新,2010(21):165-165.

[7]孔令泉,吴凯南,黄金,等.医学专业双语课笔记及复习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4(2):33-34.

[8]丁可.深层挖掘专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阅读理解专题复习》一课为例[J].考试周刊,2016(7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