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3

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古巧芳钟小春

古巧芳钟小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ICU广东广州51008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289-03

【摘要】目的提高儿童脑积水围手术期的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本科近5年来收治的150例儿童脑积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136例脑积水患儿症状改善无并发症的发生;6例发生颅内感染;4例患儿发生脑室腹腔分流管阻塞;1例发生硬脑膜下积液;2例发生颅内血肿;1例发生伤口感染。结论对于脑积水患儿在围手术期制定和实施周密、详实的护理计划,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儿童脑积水围手术期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improvethechildren’shydrocephalusperioperativecarelevel.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andsummaryundergraduatecourseinrecent5yearsrecordsof150casesofchildrenhydrocephalusperioperativecareofpatients.Results:Aftersurgery,136casesofchildrenofthehydrocephalussymptomsimprovewithoutcomplications;6casesofintracranialinfectionhappen;4casesoccurventricleshunttubeobstructionabdominal;Onecaseoccurredsubduraleffusion;Twocasesofintracranialhematomahappened;Onecaseofwoundinfection.Conclusion:Forchildreninhydrocephalusperioperativeformulationandimplementationcareful,detailedplanofcare,canreduc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promotechildren’srecovery,improvetheprognosisofpatients.

【Keywords】ChildrenHydrocephalusPeroperativePeriodNursingCare

1研究背景

脑积水是脑脊液生成或循环吸收过程发生障碍而致脑脊液量过多,压力增高,扩大了正常脑脊液所占有的空间,从而继发颅压增高、脑室扩大的总称,其原因大多是脑脊液循环通路某些部位阻塞所致,而生成过多者则较少见,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在两岁之内的婴幼儿,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脑积水两类。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为脑室分流术。其目的是另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对脑脊液进行分流改道,将超过正常脑室量的脑脊液经引流至腹腔等体腔内,以降低颅内压[1]。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病理变化均与成人不同,临床表现较复杂,护理上有其特殊性。给予脑积水患儿在围手术期制定周密、详实的护理计划,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以某神经外科ICU在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儿童脑积水患者159例,其中150例行了手术治疗。经过回顾性分析150例儿童脑积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如下。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临床资料

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我科共收治159名脑积水患儿,术前行CT或MRI检查均证实为脑积水。对150例儿童脑积水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为68天到12岁,2岁以内的患者为50例,约占30%。常见的症状为颅高压症状,其中头痛65例,恶心、呕吐30例。发育迟缓20例,反应迟钝68例,前囟闭合延迟、异常增大、张力高29例,颅围异常增大104例,脑功能障碍43例,癫痫19例。术前经检查均未有皮肤感染,腹腔疾病等手术禁忌症,此150例脑积水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36例顺利治愈出院。1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6例发生颅内感染;4例分流管阻塞;1例硬脑膜下积液;2例颅内血肿;1例伤口感染,给予相应的脱水止血抗炎抗癫痫等药物和手术治疗得以控制后出院。

2.2术前护理

2.2.1心理护理

大部分儿童生活不能自理,不能交流沟通,因此护理上必须让其适应陌生的环境,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对不同年龄段患儿进行不同的干预:对3岁以下患儿采用触摸、安抚等接触性语言;3~6岁患儿通过语言进行心理干预,转移其注意力,提供自我选择的机会,鼓励自我照顾等;6岁以上患儿给予激励、引导,增强信任感、安全感,结合图片简要讲解疾病知识和治疗的重要性,保护其隐私,介绍成功患儿相互交流,增强信心[2]。同时,我们还应详细的向患儿家属介绍手术基本步骤、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等,消除其不安心理,从而取得最佳的配合。

2.2.2术前准备

协助患儿完成各项术前常规检查,不能配合者遵医嘱予10%水合氯醛镇静;按时执行各项脱水补液治疗,以控制症状;长期呕吐患儿遵嘱予急查生化组合注意有无水电解质失衡,及时纠正;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对呕吐严重不能经口进食者可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输液营养;术前严格做好手术区皮肤准备,包括头部、颈部、胸腹部皮肤,检查术野周围有无感染灶;术前10小时禁食、8小时禁水;晚间保证充足睡眠;术晨督促患儿排空大小便,术前30分钟按医嘱给予麻醉前用药[3]。

2.3术后护理

2.3.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哭声、肢体活动、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判断其意识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并详细交班[4]。观察患儿伤口情况,有无红肿、出血、渗湿等。如切口敷料浸液,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头皮清洁,避免抓挠[5]。有6例患儿术后出现哭闹不止、反应迟钝、呕吐等,复查CT见脑积水明显,予以安抚并对其家属行心理护理。

2.3.2一般护理

2.3.2.1体位

全麻未完全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呕吐误吸;全麻清醒后,床头抬高20—30度,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反应[6]。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保持通畅,注意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呼吸道梗阻情况,特别是麻醉未清醒时,应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防止肺部感染。

2.3.2.2管道护理

继续术中留置的大血管通路进行输液,必要时采用深静脉留置管,以便术中术后顺利用药[7]。术后必须妥善固定穿刺针,保持穿刺口的无菌状态,如有渗液或汗水及时消毒后更换敷料,同时观察穿刺口情况:有无红肿、出血、渗液、脓点等。由于患儿因术后留置针头不适,喜欢在床上磨蹭、拆、拔针头;而小儿留置针比成人较短较细很多,很容易脱出。所以,我们应适当约束打针的肢体,并用绷带将针口及其周围包裹,避免针头脱落。

2.3.2.3心理护理

术后大多患儿因头上、身上伤口不适吵闹,护士应耐心、细心、热心、和蔼可亲的对待患儿,播放患儿喜欢的儿歌,床上放置有小玩具;留家属在患儿身边安抚;病床加护栏,适当用约束带保护,以防坠床。哭闹不安的患儿可遵嘱应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以防躁动导致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2.3.2.4饮食护理

由于术前禁饮禁食及术后禁食,术后因饥饿难忍患儿会哭闹不止,须告知父母禁食的重要性。尽量安抚患儿,如确实无法停止哭闹,避免发生颅内压过高、出血等,指导家属予温开水或葡萄糖水湿润嘴唇口腔。如听到患儿肠蠕动明显,有肛门排气时方可进食流质,然后逐步过渡到半流到软饭。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合理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8]。

2.3.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3.3.1分流管阻塞

分流管阻塞是分流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文献报道分流术后分流管阻塞发生率为14%-28%[9]。临床表现为前囟饱满扩大,张力增高,头围渐大与面部不成比例,皮肤切口脑脊液漏,易激惹,四肢肌张力增高,上视受限(又称落日征);同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复视、视盘水肿等颅内高压症状[9]。因此,必须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定时按压分流阀,注意观察切口处和分流管经过的隧道有无积液的发生。本组有4例术后发生分流管阻塞,经过按压分流阀、调整分流管、拔除并重置分流管等处理后,患儿症状缓解。

2.3.3.2颅内感染和出血

术后3d连续测体温,6次/d,若患儿术后3d体温38℃以上或持续发热甚至达39℃,白细胞计数升高,在排除肺部感染后,提示颅内感染和出血。除做好物理降温外,必须加强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分流管拔除术、脑室外引流冲洗。本组有6例发生颅内感染,通过加强抗炎、脑室引流管注入抗菌药等处理后,患儿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2.3.3.3伤口感染

伤口感染是分流术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报道其发生率在10%左右[10]。患儿进行分流手术时,由于分流管及分流阀将皮肤隆起,皮肤较易受压而发生坏死及感染;脑积水患儿有易激惹、烦躁不安等症状,常会抓搔切口,污染敷料。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切口皮肤,预防切口感染,若发现切口红肿、压痛等感染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定时协助患儿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手术部位而出现并发症。发现敷料污染或脱落后及时消毒更换,严密监测体温及血常规,以便早期发现感染的先兆[11]。本组有1例发生了伤口感染,通过加强换药、戴手套约束患儿手、头部照灯等,患儿伤口愈合。

2.3.3.4硬膜下出血及积液

多发生在脑皮质较薄、术中脑室镜内冲洗液灌注不足者。对于术后少量硬膜下出血及积液,若无症状可待其自行吸收;如出血及积液量多或有症状者,可行皮下积液抽吸或行局部钻孔外引流。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病情,若出现持续哭闹、主诉头痛以及抽搐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行急诊CT检查,以确诊变化的病情。本组有1例发生硬脑膜下积液,2例发生颅内血肿,经过抽吸和血肿清除术后,患儿康复出院。

3研究结果

儿童脑积水为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围手术期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认真实施、重视护患沟通、重视家属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81-890.

[2]郑燕红,黄姗姗,赵玉燕,等.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预见性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0B):45-47.

[3]仇海燕,朱晓娟,杜翠红,等.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儿童脑积水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5):67-69.

[4]肖艳霞,鲁林艳.儿童脑积水引流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吉林医学,2006,27(6):646.

[5]王启弘,刘恩重,韩占强,等.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5):305.

[6]陈爱琴,宋萍,茹卫芳等.神经内窥镜治疗80例小儿先天性脑积水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5,4O(11):823-824.

[7]彭炼君.小儿脑积水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泸州医学院学报,2003,26(5):461-462.

[8]张菊华.腹腔镜辅助脑积水分流术围手术期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201-2202.

[9]郭瑞萍.脑积水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齐鲁医学杂志,2006,21(3):265.

[10]KestleJR,WalkerML.Stratainvestigators.Amulti—centerprospectivecohortstudyoftheStratavalveforthemanagementofhydrocephalusinpediatricpatients.JNeurosurg,2005,102(2):141-145.

[11]孙莲萍,金惠明,杨波.小儿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27(3):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