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1-21
/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对策

董晓晔

董晓晔(中共漯河市委党校)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抓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加大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注重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强化机制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制度建设、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意义对策

0引言

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体现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规律,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安民固邦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通过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途径。

1.2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次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和道德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我们党历来重视共同思想基础的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这强调的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这强调的还是共同思想基础。

1.4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1.5核心价值体系是防止西化、分化重要的思想武器。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球化条件下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对我国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影响。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外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传播媒介优势,竭力推销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且手段越来越多、方式越来越隐蔽。我们如果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丧失警惕,缺乏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势必落入“西化”、“分化”的陷阱,使民族、国家的主流文化失落,精神支柱崩塌。只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先进意识形态,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筑起坚不可摧的文化长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2采取得力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抓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事有千万件,总得抓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应该先行一步。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什么古人要将官员的伦理道德要求提高到国家的生死存亡高度呢?这与官员在社会结构中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身份分地位分不开。因此,要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镜子,日日照、时时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2必须加大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古人说:论先后,知为先。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充分运用大众媒体的独特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

2.3加大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青少年从小就养成基本的德育素质。

2.4注重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2.5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任务,有许多东西还不熟悉,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点;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的思想观念结构、价值取向结构、道德追求结构和心理素质结构;深入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建设;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的积极要素。

2.6强化机制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制度、机制来保障。核心价值体系规定着政策、法规的性质和方向。具体政策、法规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防止出现具体政策与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的现象。

2.7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不断积累中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绝非一日之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赢得亿万群众,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伴随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战略任务,脚踏实地加以推进。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基业工程、灵魂工程,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保证这项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建设能够一代一代地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