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彩色B超筛查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彩色B超筛查的临床分析

刘冬梅

湖南怀化辰溪县人民医院B超室419500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彩色B超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做产前检查的480名孕妇(496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对产妇进行彩色B超检查,对检查结果显示胎儿心脏存在异常的孕妇行再次检查与病理分析,以判断彩色B超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正确诊断率。结果496例胎儿经彩色B超检查显示有18例胎儿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3.63%,其中有12例室间隔缺损,5例法络四联症,1例房室间隔缺损;经再次彩色B超检查并结合病理检查,分析得出18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有16例诊断正确,诊断正确率为88.89%。结论产前对孕妇进行彩色B超检查,对存在心脏异常的胎儿具有较高诊断率,有助于优生优育,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关键词】彩色B超检查;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筛查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出生缺陷中最为常见的疾病,我国发病率约为8%~12%,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一出生便死亡的约占20%,可见其对家庭造成的影响很严重[1]。彩色B超检查可向医师提供胎儿心内结构与大血管信息,是临床目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可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在早期得到诊断[2]。为了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彩色B超筛查的临床价值,以于我院进行产检的480名孕妇(496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彩色B超检查,取得较好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做产前检查的480名孕妇(496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3±0.5)岁;其中276例孕周11~14周,204例孕周22~26周;364例初产妇,116例经产妇。所有入选产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够积极配合。

1.2方法

所用超声诊断仪为我院现有的GE730型彩色多普超声诊断仪。参照《胎儿心脏筛查指南》[3]实施检查。以腹部横切面,根据胎儿下腔静脉、腹主动脉、胃等判断其心脏是否处于正常位置,并确定心脏位置。根据心脏四腔切面、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与动脉导管弓切面以及胎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4个切面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①心脏四腔切面:明确心房、心室位置以及大小,观察房室瓣位置及其形态,室间隔是否连续,明确卵圆孔瓣、房间隔卵圆孔以及十字交叉卵圆孔的大小,测量心、胸比例。②心室流出道切面:明确大动脉起源部位,大动脉直径以及起始部位交叉情况。③主动脉弓切面:明确动脉导管分支与连续性。④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明确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的关系。观察动脉弓、半月瓣口与房室瓣口的血流情况。对于经彩色B超检查显示心脏存在异常的胎儿,应该告知胎儿父母实情,并让其于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最终由胎儿父母选择继续妊娠或终止妊娠。对于继续妊娠的孕妇,应告知其每隔3周回院行彩色B超检查1次直到分娩,在胎儿娩出6个月内回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1.3诊断正确率评价方法

对经彩色B超检查显示为心脏存在异常的胎儿,再次行彩色B超检查并结合病理检查分析其诊断正确率。

2结果

2.1496例胎儿彩色B超检查情况496例胎儿经彩色B超检查显示有18例胎儿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3.63%,其中有12例室间隔缺损,5例法络四联症,1例房室间隔缺损。18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脏畸形分类与构成比见表1.

3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由于在胚胎发育时期胎儿心脏、大血管发育异常或形成障碍而导致心脏解剖结构异常的情形[4]。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出生后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紫绀、杵状指趾、生长发育差、多汗、喜欢蹲踞、消瘦等,听诊心脏存在杂音[5]。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治疗的前提是能够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可根据胎儿心脏畸形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法,对于心脏存在轻微畸形,不影响循环功能的胎儿,在其出生后无需治疗;对于心脏畸形严重的胎儿,如果父母决定继续妊娠,可通过检查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由此可见早期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对后期治疗的重要性。

通过彩色B超检查,可明确胎儿心脏内部结构与血管情况,有助于畸形的辨认,是临床目前用于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且随着超声仪器的进步,三维、四维超声检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检查中。在本次研究中,经彩色B超检查诊断出18例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中12例室间隔缺损,5例法络四联症,1例房室间隔缺损。;经再次彩色B超检查并结合病理检查,分析得出18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有16例诊断正确,诊断正确率为88.89%,这与李永康,黄嘉本[6]研究报道一致。除了做好筛查工作外,还应积极宣传如何预防先天性心脏病,以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如:①开展社会健康教育,将先天性心脏病预防措施及其所带来的危害作为群众教育的主要内容。做好婚前、孕前预防工作,保证妊娠环境良好,避免孕妇吸入有毒物质,以免引发先天性心脏病。②做好孕期保健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加强孕妇保健意识。告知产前常规检查项目,同时还应做好对围产保健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严格落实围产保健工作,提高孕妇保健质量[7]。③注重新生儿体检,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应进行早期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产前对孕妇进行彩色B超检查,对存在心脏异常的胎儿具有较高诊断率,有助于优生优育,减轻家庭、社会负担;在做好产前检查的同时还应加强孕妇保健意识,提高围产保健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卫生服务人员应对其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董娇楼,赵亚丽,周策勋等.彩色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6):436-437.

[2]王芳.彩色超声早期诊断产前先天性心脏病55例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2):222-223.

[3]徐燕,胡娅莉,茹彤等."胎儿心脏筛查指南"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2):103-107.

[4]薛芳,董娟,段明英等.济南市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流行状况[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1033-1034.

[5]焦学昌.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6):42-42.

[6]李永康,黄嘉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115-117.

[7]程琳,卫建辉.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