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临床治疗体会

/ 2

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临床治疗体会

肖红强刘艳玲邱欢欢

肖红强刘艳玲邱欢欢(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264200)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356-02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创伤性

人体的所有关节均可发生脱位。但脱位几率、程度和方式有很大差别。凡活动度大、骨性限制少、周围组织结构薄弱的关节容易脱位,如肩、肘关节等。肩关节脱位最常见,主要原因是肩关节活动范围最大,肩胛盂浅,关节囊与韧带松弛而薄弱,易因外伤而脱位[1]。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肩关节脱位患者60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3岁,平均48岁。右肩关节脱位35例,左肩25例。均为外伤所致,其中车祸16例,跌伤30例,运动伤14例,伤后30min~5d,平均6h。喙突下脱位35例,盂下脱位16例,锁骨下脱位5例,后脱位4例。

1.2辅助检查

X线易于显示肩关节脱位,常伴有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但肱骨头前后方向移位则在前后位片上容易漏诊。CT可以明确肱骨头前后移位情况,还可显示平片不易发现的肱骨头压缩骨折和关节盂骨折。

1.3方法

1.3.1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镇静或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复位手法有Hippocratic法、Stimson法、Milch法和Kocher法等。复位后制动2~5周,年龄超过40岁者,可适当缩短制动时间,尽早进行肩、肘、腕、手功能锻炼,以防关节僵硬;年轻患者,特别是复发脱位者,制动时间应延长。手术治疗:切开复位,重建关节稳定性。重建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前方盂唇修补、关节囊紧缩术、肌肉肌腱或截骨移位,其中前方盂唇修补较符合肩关节生物力学要求。术后用手托悬吊患肢1~3周,30岁以下的年轻人需制动3周以减少复发脱位的发生,50岁以上者制动1~2周即可。解除制动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

1.3.2肩关节后脱位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充分肌松、镇静、止痛下行手法复位,必要时全麻下复位。复位后患肩制动3~6周,制动时间、体位取决于患者年龄和复位后关节稳定性。年轻患者,制动时间应偏长。复位后稳定者,手托悬吊患者即可,如仍有半脱位或再脱位,应再用支具制动患肩于外旋位,以增加稳定性。手术治疗:切开复位,重建关节稳定性。重建稳定性的方法有后方盂唇修补术、关节囊紧缩术、冈下肌移位术、肱二头肌长头腱移位术、肱骨或肩盂截骨术。

2结果

本组中60例获得了6~24个月的随访,并进行疗效评定,治愈58例,好转2例。

3讨论

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与肱骨头构成,其解剖待点是肱骨头大,呈半球形,关节盂小而浅,约为肱骨头关节面的1/3,关节囊和韧带薄弱松弛,关节囊的前下方缺少韧带和肌肉覆盖,其运动幅度最大,能做前屈、后伸、上举、内收、外展及内旋、外旋。由于肩关节活动度大,因此较易脱位。肩关节脱位,好发于20~50岁的成年男性。根据脱位后肱骨头所在的部位,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盂上脱位,盂下脱位四种,以前脱位多见。有外伤史或多次脱位病史。局部疼痛、肿胀,肩部活动障碍。肩部呈“方肩”畸形,有空虚感。可在腋窝或喙突或锁骨下摸及肱骨头,肩关节呈弹性固定。塔肩试验阳性,检查时要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尤其要注意腋神经。肩关节前脱位时:肩峰突出,形成典型的方肩。可触及肩峰下有空虚感,腋窝处可摸到前脱位的肱骨头[2]。上臂有明显的外展内旋畸形。伤侧肘关节的内侧贴着胸前壁,伤肢手掌不能触摸健侧肩部,即杜格征阳性的表现。自肩峰至肱骨外髁的长度较健侧者长。肩关节后脱位时: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肩峰异常突出,伤肩后侧隆起。上臂呈内收内旋。在肩关节后侧可摸到肱骨头,肩部前侧空虚。

新鲜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应当尽早复位,此时复位容易。复位前应确定肱骨买的准确位置以及了解有无肱骨头及肩胛盂骨折,以便决定治疗方法。复位时禁忌使用强力手法,以免引起骨折或神经、血管损伤。如多次反复手法复位失败,应行手术切开复位[3]。复位后用三角巾固定3周,如合并大结节骨折则延长2周。固定期间要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多见于青壮年,发生原因为首次外伤脱位后造成损伤,虽经复位,但未得到适当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由于关节囊撕裂或撕脱和软骨盂唇及盂缘损伤没有得到良好修复,肱骨头后外侧凹陷骨折变平等病理改变,关节变得松弛。以后在轻微外力下或某些动作,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后伸动作时可反复发生脱位。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诊断比较容易,X线检查时,除摄肩部前后位平片外,应另摄上臂60°~70°内旋位的前后X线片,如肱骨头后侧缺损可以明确显示。对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一般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4]。

参考文献

[1]王亦璁主编.骨与关节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511-533.

[2]杨克勤主编,骨科手册.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98,297-301.

[3]魏玉荣.肩关节脱位复位后致臂丛神经损伤[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1:20.

[4]李亮,王晓旭.零度位法治疗成人肩关节脱位46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12:10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