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析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胡安明

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滩口小学校400714

摘要: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怎样加强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已经是现阶段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较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对生活情境充分利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所以本文探究在教学中如何开展生活情境,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有效措施

引言: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存在一定困难。现阶段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怎样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完善,应该对其开展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同时还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生活情境教学,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的整体质量,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活情境的必要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生活情境教学,能加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需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工作人员不管在教法上,还是学法上都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属于说教灌输,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这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生活情境充分融入,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行数学知识学习,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一些角色,保证学生在行驶角色权利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2.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措施

2.1从实际进行出发,让学生感悟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中善于发现和数学知识相关的教学内容,这样做的目的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要对身边的人和事多留意些,让小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比如:在对“统计与可能性”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在讲解前要求学生要对身边的事物观察: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可能性,如:今天天气晴的可能性会有多大?今天老师进行测试的可能性有多大?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存在部分人使用抛硬币决定一些事情,这样做是否合理?之后要求学生记录所观察的事物,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自学“统计与可能性”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仔细观察,在结合之前所学习的概率知识,就能较快的了解“统计与可能性”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在生活中隐患的数学知识,带领学生对教学活动积极开展,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教学,将数学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2.2把生活情境带到课堂上,打造活力课程

将生活情境有效的运用到课堂上,为学生打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加强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对学校现代化教学资源充分运用,把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效的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生活情境,这样做的目的能促进课堂和生活的有效连接,保证学生较好的掌握数学基础,同时还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能力。例如:在对“中心对称图形”讲解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靠口述以及课本知识,在课堂上没有较为直观、具体的图像作为学习参考,学生几乎不能找出问题的关键,所以教师通过运用PPT,将图像之间的转变灵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有着初步的了解。在上课前教师要准备好中心对称图像,让小学生能直观的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同时还能让学生思考中心对称图像存在哪些特点,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属于中心对称图像。这种相对来说比较生动的探究,能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同时还能促进积极性,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2.3联系生活,对课堂教学资源充分运用

由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已经取得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教学需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对多媒体设计充分运用,结合小学生存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对数学知识做到不断的优化与整理,把原来比较枯燥的数学公式以及概念融入到丰富的图片中。如:在对九九乘法表背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些口诀图片,把数字换成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同时还要制作图片,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帮助学生背诵口诀,促进整体教学效率。

2.4创造和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

俗话说,兴趣是做好的教师,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基础。所以下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建立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具体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同时还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发现数学、探索数学,善于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学,进而能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5对学生数学意识积极培养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对生活情境积极开展,建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数学意识积极培养,所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在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安排比较简单地生活化内容,在课上要对生活化方式利用,对小学生进行引导,课后通过在生活中对小学生进行辅导,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意识,加强数学在教学过程中的质量。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生活情境,能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与完善,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利用生活情境能让学生利于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终身数学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田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智库时代,2017,18(14):95+97.

[2]张晓惠.基于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6(06):63.

[3]卢圣杰.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16):62.

[4]王莉.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5(05):53-54.

[5]徐凤萍,马永花.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科技资讯,2013,29(31):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