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生态效应研究刘诗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设计的生态效应研究刘诗倩

刘诗倩

融创华北区域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91

摘要:生态效应设计(Eco-effectivedesign,简称EED)和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design,简称EBD)是当代医疗建筑设计发展的两大趋势。很多研究者对这两种设计间关系的看法不尽相同。很多人认为两种设计是互相联系并互相促进的(Klein,2007andGuentheretal,2006),也有人认为两者是互相矛盾的(Harvie,2006)。我们将严谨地探讨两者关系的问题,以填补这一研究上的空白,为建筑师能同时应用两种理论以创造更好的设计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简而言之,我们将探讨医疗建筑管理者在决策时如何看待生态及循证两种设计模式之间的关系,及两者在各方面加强或阻碍彼此协调的程度。该研究成果将使医疗设计团队有效地使用两种方法,并为实现共同的设计目标打下基础。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效应;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蓬勃崛起,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提升了人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自然资源被极大的消耗和浪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给人的居住环境也带来了很多不良隐患,人们在享受物质带来的富足生活的同时也更加重视生态效应给人们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生态建筑也不断应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我们应该把握好建筑行业的最新趋势,大力推进建筑的生态化发展。

1建筑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

(一)生态效应的概念生态效应(ecologicaleffect)是指人为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由于生物与环境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保持动态平衡。因此,人为活动排放出的各种污染物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氟化物等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产生一系列负面的生态效应。(二)建筑生产带来的污染由于建筑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很多的建筑垃圾,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污染了水环境和空气环境。例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除了占用本身的土地之外,由于开挖地基,取土建楼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在运输材料和施工装卸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粉尘污染,在农村地区甚至会污染沿线的农作物;建筑施工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随意排放造成水污染;大量产生的建筑垃圾未经处理就被堆放或填埋,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装饰装修过程中也产生了如混凝土,金属,沥青,渣土等垃圾,污染了周边环境。

2生态效应设计与循证设计的内涵

生态效应设计也被称为“从摇篮到摇篮的设计”(cradletocradledesign),代表了一种可持续的设计方式。它通过设计及建筑运行管理以提升生态价值及保障人类健康,其目标已超越了追求效率的范畴。且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利益,使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循证设计则强调医疗设施设计和建筑运行管理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设计经验,以此促进患者良好的康复。循证设计师应与客户一起,基于科学的研究成果做出决策。不同的案例有其独特的条件和要求,能完全适用于某一设计的成果非常少,因而建筑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做出理性判断。实践证明,依据循证理论设计的医疗设施可为患者创造安全及有益身心健康的环境,并鼓励家人参与陪护。它也能提高医护人员的效率,减低其工作压力。循证设计能在医护、经济、效率、满意度和文化等多方面提高医疗机构的水平。虽然两种设计方法均基于量化的研究成果,但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生态效应设计侧重于生态和室内环境质量;循证设计则侧重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我们的研究从两种设计方法的差异出发,探讨其在建筑设计和运营中的关系及在医疗设施设计过程中将两者有效整合的途径。在实践层面,两种设计理论均涵盖可持续性的内容,其目标也都涉及人类健康。很多好的循证设计案例都以提升患者医疗效果及维护医护人员健康为目的。同样,生态效应和可持续设计的目的也包括提高建筑在个人及地域层面对人类健康的正面影响。个人层面的例子如使用健康材料,地域层面的例子如通过使用可回收材料以减少对空气质量和气候的损害。两者的很多目标是互通并相互促进的。研究表明,窗户的使用对患者及医护人员心理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又可降低照明和制冷系统对能源的消耗。同样,使用感应式水龙头既是循证设计中控制感染的最佳手段,又可减低耗水量。虽然有这些共通性,循证设计的最佳方案并不能完全符合生态效应设计的要求。例如,在循证设计中优先考虑的问题是病房面积要比传统病房大,以便为家属提供足够的留宿空间。它增进患者健康与满意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病房的尺寸,从而消耗更多的建筑材料和能量。

3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一)节约建筑原材料建筑的生态化发展注重用材的节约。传统的建筑设计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建筑材料的不合理利用增加了成本,因此在建筑的过程中要最大化的利用原材料,实现材料的再生和可循环使用,并且还要注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轻便,可以有效的扩展内部空间,优化建筑的设计,给人的体验更加舒适。(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传统的建筑设计会大量使用煤和天然气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而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的开发和使用不仅可再生,节约成本,还可以保护环境。建筑活动过程中会造成各种能源的消耗,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而太阳能更加清洁,安全,并且成本低,含量大,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有效的降低了能源的损耗。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进行太阳能的调研,以达到充分利用当地能源,并且采用蓄热较好的材料。[4](三)环保材料的使用现代人注重居住环境的品质,不仅要求安全美观,而且追求经济环保,更多的绿色生态住宅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建筑设计应从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人性化设计,更多的使用环保材料,注重对环境自然景观的设计,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舒服。目前全世界都在大力研发新型建筑材料,提倡绿色低碳生活,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的高端生活品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设计者应该重视建筑的绿色和生态化研究,探索先进的建筑技术,在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5](四)减少废物排放建筑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重金属等有害污染物,不仅会污染周边的环境,还给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建筑过程中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建筑过程中产生的肥料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相关管理者要进行建筑监管,完善原有的工作环节,将污染物的治理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五)协调建筑与周边的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主体是人,而人不可避免的会进行社会活动,比如上学,上班,生活等活动。

结语

我们认为,在设计过程中,促进生态效应和循证设计方法的融合,更为理想的是在初始阶段就将两者充分结合,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在设计团队中,应有不同的参与者,分别代表甲方和设计人员。他们都应该是两种理论的专家,彼此熟悉,且图4EBD对绿色设计的影响从设计初期就开始定期交流。

参考文献:

[1]傅进群.住宅建筑设计创新设计的理念分析[J].福建建材,2017(9):55-56.

[2]陈志娟.生态建筑设计[J].江西建材,201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