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发椎体肿瘤的MRI诊断毕国力

/ 1

单发椎体肿瘤的MRI诊断毕国力

毕国力龚霞蓉任丽香陈渝晖陈婧雷云

毕国力龚霞蓉任丽香陈渝晖陈婧雷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MRI科650032

随着磁共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椎体的单发病灶也更容易、敏感地被检出;很多肿瘤性病变(主要包括原发肿瘤继发椎体转移及椎体原发肿瘤等)都可以引起,而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表现相似,但其病理诊断、治疗方案又相差甚远,一些病例如能及时准确诊断,可避免延误、过度治疗,甚至挽救患者的生命【1】。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近4年来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5例成人椎体单发肿瘤的磁共振表现,并复习了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椎体单发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认识。

1资料与方法:收集近4年在我院就诊的15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7例。采用GE3.0TSignalXT成像仪。由2名医师对病变表现进行阅片,最后与临床及病理结果对照。

2结果:本组15例患者的病灶主要表现为单个椎体出现的类圆形、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8例出现不同程度椎体压缩骨折改变。4例良性及3例恶性肿瘤的边界比较清楚,信号较均匀,呈相对均匀强化;恶性肿瘤中有8例病变边界不清楚,不均匀强化。最终经手术、穿刺活检及病理诊断为椎体单发转移8例;单发浆细胞骨髓瘤、血管瘤各2例,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成骨细胞瘤各1例。

3讨论:椎体为松质骨,其血循环丰富,是转移、多发骨髓瘤等肿瘤性疾病的好发部位;对椎体的单发肿瘤性病灶,因部分病变的临床症状、影像表现相似,诊断有一定难度【1,2】。故准确诊断单发椎体肿瘤十分重要。以下为需要鉴别的主要病变:①椎体单发转移瘤:为最常见的椎体单发肿瘤性病变,其中肺癌最常见;以腰椎多见;中老年人好发,有原发肿瘤史;椎体内出现类圆形异常信号影,椎间盘不受侵,椎旁多无软组织肿块。②血管瘤:一般无临床症状,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网格状、栅栏状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可累及整个椎体及附件,常不强化或轻度强化。③浆细胞骨髓瘤:男性胸、腰椎多见,比多发性骨髓瘤早发病10岁;常为椎体后缘“钻孔”样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较清楚,后期出现哑铃状外形,常伴明显软组织肿块,可后突致椎管狭窄、压迫脊髓;患者本周氏蛋白多阳性。④骨巨细胞瘤:20-40岁女性的胸椎和骶骨多见,以膨胀性骨质破坏、残存骨嵴及椎旁软组织肿块为主;很少侵犯邻近椎体和间盘;肿瘤内可见到液-液平面,易伴出血、坏死和囊变,多伴有压缩改变;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时需结合CT图像。⑤骨软骨瘤:20-40岁的颈椎后部及附件常见,特征为有软骨帽的骨性突起,以长蒂、宽或窄的基底连于骨皮质,局部骨质可增厚,无骨破坏及骨膜反应,其内有环形或不规则钙化斑;邻近组织受压移位。⑥成骨细胞瘤:起源于成软骨细胞或软骨性结缔组织良性骨肿瘤,20-30岁好发,可发生囊变、出血;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混杂信号肿块影,较明显不均匀强化。⑦骨肉瘤:青年多见,早期间歇性、后期持续性疼痛,表现为单个椎体偏心性骨质破坏、瘤骨形成,无骨膜反应,钙化明显时可见“象牙椎”,少数可发生溶骨性破坏。⑧软骨肉瘤: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中年男性多见,以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肿瘤内出现“环一弧样”钙化(特征性表现),以及软组织织肿块;周边及分隔强化,整体呈不规则花环状、蜂窝状强化。⑨尤文氏肉瘤:10-30岁好发,出现进行性疼痛、肿块,很快累及全部椎体,椎体破坏不对称而易致椎体楔形变、椎体成角畸形,附件或邻近的椎体也可受到破坏,常无骨膜反应,可出现椎旁软组织及腰大肌寒性脓肿。此外,还需与脊索瘤(中老年颈椎和骶尾部常见,中线区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明显)及软骨黏液样纤维瘤(20-30岁男性稍多,为局限性溶骨性破坏,磁共振信号混杂)等病变鉴别【3,4】。

总之,单发椎体肿瘤病变年龄大者(50岁以上)以转移多见,年轻者以原发肿瘤为主;提示我们在诊断此类单发椎体病变时,要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发病年龄、实验室资料,思路要更宽阔一些,可以避免一些误诊,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病情判断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CARANCIF,TEDESCHIE,UGGAL,et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correlatesofbenignandmalignantalterationsofthespinalbonemarrow.ActaBiomed.2018,89(1-S):18-33.

2.STERNBERGML,SEXTONJA.Osteochondroma.JEmergMed.2016,51(6):e145-e146.

3.张立华,袁慧书.可动椎体骨巨细胞瘤的常见及少见影像表现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2):123-126.

4.TAKIGAWAT,TANAKAM,SUGIMOTOY,etal.DiscriminationbetweenMalignantandBenignVertebralFracturesUsingMagneticResonanceImaging.AsianSpineJ.2017,11(3):478-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