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中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口腔修复中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分析

王好红魏学莲

潍坊口腔医院山东潍坊261021

摘要:文章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修复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就常规修复方案与快速成型技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满意程度为96%,不良反应为4%,总体有效率为92%,对照组分别为72%,2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口腔采用快速成型技术修复,牙列间歇在修复后有较高满意度,且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可使预后明显改善,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口腔修复;快速成型;应用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100例口腔修复患者,男44例,女56例,年龄38~83(56.2±2.2)岁。行口腔检查,均有程度不等的口腔疾病。患者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查,如体温、血压等。对照组选取病例应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应用快速成型技术修复。操作步骤为:因快速成型技术为离散/堆积成型技术,医护人员在建立模型时,先扫描患者口腔,在计算机上面建立三维模型,依据三维模型实施分层处理,就加工路径生产,依据模型文件分层处理的相关截面轮廓,相应的成型头在计算机控制下,在工作台上对材料一层一层堆积,后粘结各层,获取原型产品。后产品由医护人员打磨、抛光和二次繁杂固化,使强度进一步提高。依据满意度,适度修正和调整,以获得理想预后。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满意程度为96%,不良反应为4%,总体有效率为92%,对照组分别为72%,2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快速成型技术

SLS技术。其工艺过程是以固体热熔性粉末为成型材料,将其铺设于工作台上,激光束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切片层面信息对粉末状成型材料进行烧结,被照射过的粉末熔化后相互连结,如此逐层铺粉、逐层烧熔而成型。该方法适用的材料包括聚合材料、铸造用蜡、金属或陶瓷粉末,特别是在金属和陶瓷材料的成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而且未烧结的粉末可重复使用,减少了浪费;同时其不需要中间模型转换,减小了复原误差,降低了制作成本。该技术可用于制作金属及合金的基底冠、桥,以及钛合金种植体。

SLM技术。SLM技术是从SLS技术演变而来,加工方式相似,该技术通过激光精细聚焦光斑,逐线搭接扫描金属粉末上选定区域,形成面轮廓,然后层层叠加成型制造,可以直接从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获得几乎任意形状,在加工过程中完全将原料的粉末熔化,致密度可达到近乎100%。该工艺的优点在于对材料加工的适应性强,可对各种复杂结构的精密金属零构件实现高质、高效、高精制造。该技术目前可用于制作镍铬合金及纯钛金属冠、固定桥、可摘局部义齿支架、骨及可吸收骨替代物、生物植片等。

3.2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快速成型(RP)技术是20世纪年代末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先进制造技术,是由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快速制造任意形状三维实体模型的技术总称。该技术不需要加工设备和模具,将复杂的三维制造过程简化为二维过程的叠加,以材料的逐层堆积生产作为主要的实现手段,完成实体部件的制作。目前,RP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医疗和电子等领域。在口腔修复领域中,RP技术颠覆了传统的修复体制作工艺,改变了传统的去除成型技术制作方式。其基本原理是离散和序列堆积,通过逐层堆积制造,能够制作带有倒凹、空隙及内部空腔的任意复杂形状的实体,这更加符合人体的解剖结构。此外,RP技术还克服了去除成型技术加工耗时长、材料浪费、每次只能加工一个部件的限制。

(1)桩核、冠桥的制作。对于桩核、冠桥的制作,RP技术通过精确扫描预备后的牙体、桩道的内表面,同时根据邻牙表面和对侧同名牙的外形,以及美学和功能的恢复参考,设计出相对完美的方案。然后使用快速成型制作牙冠或桩的模型,使用金属材料或全瓷材料来制作最终修复体。(2)可摘局部义齿金属支架的制作。RP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支架部分的制作中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通过数据扫描仪获得患者常规口内模型数据,根据牙齿的外形高点设计尺寸精确的金属支架和义齿。(3)全口义齿的制作。RP技术应用于全口义齿的制作中,主要通过设计修复体模腔、人工牙和树脂基托的充填,完成修复体。(4)在种植修复中的应用RP技术通过获取的三维数据可以分别实现骨支持、黏膜支持以及牙支持种水平的种植手术导板,使得种植体的植入更为精确。

RP技术还可以制作个性化的种植体,使之成为成品种植体之外的又一选择。通过CT、MRI扫描或激光数字化扫描,运用RP技术可加工出多种价格合理、更加精确、适合患者颌骨解剖情况的种植体,并可缩短手术的时间。

3.3本研究结论

针对口腔疾病,应用口腔修复治疗的目的为,促使基牙为相对平衡的状态,局部义齿在口腔修复过程中需平行。而病情严重者,基牙倾斜无法全面修复,故医护人员在口腔修复前,需保持基牙为坚直状态,可对口腔修复起到一定辅助作用。牙齿需在牙弓间理想分布,若牙齿间有间隙存在,且分布不理想,即会影响口腔修复效果。

临床实践中,个体不同,健康情况、临床表现、口腔病因均有较大差异,应用传统修复方法,虽症状也可有效改善,但有较多的修复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痛苦,依从性较低。而快速成型技术具灵活、快速、高度柔韧性、适合任合形成、高度集成化等优点,在口腔修复领域广泛应用。使传统的去除成型法彻底摆脱,改为添加成型法,将复杂的三维加工按简单的二维加工组合分解,故可不用传统的工模具和加工机床,可就产品模具或样品直接制造。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选取病例满意程度为96%,不良反应为4%,总体有效率为92%,对照组分别为72%,2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治疗时,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应用X线拍摄口腔情况,就疾病状况进行了解,后依据实际情况,就快速成型模型及尺寸进行选择,行相关性治疗。

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需就口腔疾病采用快速成型技术治疗的必要性、疗程、目的、方法进行了解,使患者知晓可行性,并做好心理状备,针对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答,提高配合积极性。针对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工艺展开分析,具体为:(1)冠桥制作:制作冠桥方面,通过精确扫描邻牙、桩道、牙体,就完美的方案进行设计,后应用快速成型技术,依据设计数据,就牙冠的模型进行制作,使用金属材料或全瓷制作最终修复体。冠桥应用该技术制作,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表面质量,技术的加或效率较传统制作工艺高。(2)局部义齿金属支架制作:在制作可接局部义齿支架方面,应用快速成型技术,优势也较明显,扫描口腔数据,就口内模型数据进行获得,再依据牙齿的高点和外形就金属义齿和支架进行设计,相较传统技术,可对牙齿的表面特征进行分析,就牙齿外形的高点进行测定,可就形状更复杂、更薄的可接局部义齿相关金属支架进行制作。综上,口腔采用快速成型技术修复,牙列间歇在修复后有较高满意度,且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可使预后明显改善,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勃,黄卫东,王忠义.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0,20(5)

[2]钱超,孙健.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3)

[3]忻贤贞,魏斌.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口腔材料器械,201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