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李爱军

邵东县中医医院湖南邵阳4228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化瘀法运用于中医内科临床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内科患者选取出120例,以每组60例的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活血化瘀法应用于观察组的治疗,西医方式应用于对照组的治疗,对两种疗法在两组中的疗效分析研究,完成应用价值的评估。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中,观察组(95%)比对照组(81.7%)要高,组间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看,活血化瘀的疗法所产生的患者不良反应率(6.6%)比西医疗法所产生的患者不良反应率(20%)较低,其差异具统计意义。结论将活血化瘀法运用到中医内科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中医内科;活血化瘀法;应用

血瘀在疾病中较为普遍,主要由气滞、血液流通等因素引起,淤血对患者身体器官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中医具有丰富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以经络、气血为重要引导,活血化瘀法则为其中一种疗法。中医认为,人体在遭受损伤后,病理产物的产生可在一定程度转变为瘀,而且,人体气血无法正常运行,会受到相关阻碍。而活血化瘀的疗法运用到中医内科中,不仅能够使血瘀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且能够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不良反应也会相应减少。本研究主要分析中医内科中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内科患者选取出120例,该选取中患者经相关检查及诊断后均符合血瘀症型标准。以每组60例的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按性别分则男女患者分别32例、28例;其年龄范围介于39岁与69岁之间,平均年龄56.4岁;具有2个月的最短病程,13年的最长病程,平均病程则为4.4年;11例、19例、30例分别为脑中风、脑梗死、冠心病。对照组按性别分则男女患者分别31例、29例;年龄范围介于38岁与70岁之间,56.1岁为平均年龄;具有2个月的最短病程,12年的最长病程,平均病程4.2年;12例、19例、29例分别为脑中风、脑梗死、冠心病。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之间的比较不具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西医治疗为主要方式。治疗之前,进行相关部位的CT检查,对疾病程度作相关了解,对病症明确化,以具体病情为主要治疗根据,给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凝聚、钙拮抗剂等类型的西药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通过活血化瘀法治疗,对气滞血瘀为主要病症的患者,采用药方:按剂量9g、12g、9g、10g、25g、12g分别取桃仁、桑寄生、赤芍、红花、丹参、钩藤,进行煎服,一天需服用两剂;对络破血瘀为主要病症的患者,使用药方:按剂量10g、8g、16g、10g、18g、12g、10g分别取当归、赤芍、水蛭、泽泻、桃仁、川芎、红花,采用煎服方式,一天需服用两剂;对痰热腑实为主要病症的患者,采用药方:按剂量9g、12g、10g、5g、10g、12g、15g分别取丹参、地龙、枳壳、甘草、郁金、怀牛藤、桔梗,采用煎服方式,一天需服用两剂。

1.3疗效标准

一是以三个月的治疗时程进行疗效的评估,治愈:患者治疗前的病症在经治疗之后均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前的症状均得到缓解,症状有所消失;无效:无以上效果,患者症状并未发生任何好转。二是患者不良反应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为载体处理相关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P<0.05,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总有效率比较

从总有效率上看,观察组(95%)要比对照组(81.7%)高。组间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具体如表1:

3讨论

临床救治中,中医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治疗理论的辩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可与接受。血瘀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气滞、血虚状况阻碍血液的循环,外部损伤、体热等因素也会致使血瘀。瘀血的出现则会对患者的气血脉络造成一定影响,使血液循环受阻现象加重,最终会致使患者部分器官组织因缺血而坏死,血瘀时间若过长则会引起其他病症的产生。

活血化瘀的疗法在中医中主要是通过活血、消肿、通络等有效机制对患者的相关症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此疗法可有效促使血管的舒张,从而血液流量得以提高,缓解流通阻碍,使血液循环功能得到增强。另外,有研究提出,该疗法中在纤维蛋白的溶解方面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可以发挥抗血栓作用。该疗法的使用中,应注意控制药物的量,尤其是对于体虚的患者,避免过猛的药效,药物的用量应适当化。经多数临床实践,可以证实,活血化瘀不仅在骨伤科、妇科等方面的治疗中有显著进展,而且在中医内科方面的治疗中取得明显成效。

本研究中,中医内科的疾病运用活血化瘀的疗法,将相似气血症依据病症差异进行划分。冠心病患者病症主要为体内气滞、脉络不通而致使的血瘀,通过活血通络方案进行治疗;而脑梗死患者病症主要为络破血瘀、脉络受阻,通过通络益气、活血进行治疗;脑中风患者病症主要为痰热腑实、气虚,通过祛热、活血进行治疗。本研究中活血化瘀的疗效相比西医的疗效要好,前者总有效率(95%)要比后者总有效率(81.7%)高,活血化瘀的疗法所产生的患者不良反应率(6.6%)比西医疗法所产生的患者不良反应率(20%)较低,其差异具统计意义。患者在经过特定时期的治疗后整体病症均获得改变,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中医内科中活血化瘀疗法使用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将活血化瘀的疗法应用到中医内科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医学上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爱霞.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6:1117-1118.

[2]李圣耀,史大卓,冒慧敏,等.常见内科病治疗中活血化瘀药的运用[J].中医杂志,2015,56(18):1605-1607.

[3]秦琦,张秀丽,刘敬伟,张雪莹.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92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31: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