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新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探究

谭学义

身份证号码:43102219870206xxxx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在进行新中式园林的景观设计时,应该给予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进行传承和创新应用,结合现代化建筑设计的特点,融入新时代背景下的时尚元素,这样就可以形成特色鲜明的新中式园林景观,在充分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同时,能够为城市增添一处十分传统又现代的景观,也能够发扬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之精髓。

关键词:新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

1新中式景观概念

新中式景观是中国现代化园林通过借鉴和研究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两者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景观设计概念,对传统文化起到传承的作用,同时也带动了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发展。目前,新中式景观设计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通过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时尚元素,将传统文化中的儒雅、沉稳、内敛等传统元素作为设计的主概念,完全糅合到现代时尚元素中,为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增添不少光彩,让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具有古典韵味。新中式景观设计的目的是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气息在现代社会中重现,让使用者能够切身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

2新中式园林景观类型

2.1古典中式园林景观

古典中式园林景观是指保留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园林特点的现代园林,讲究对传统的有效合理复制,在遵循传统设计手法的同时表达出浓厚的古典意味。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因南北方地域人文差异体现为规整大气的四合院派和婀娜秀雅的江南水乡派。

2.1.1规整大气的四合院派

通过仿照典型北方建筑形成的派系,十分注重对称性,及以闭合式独门独院的模式。以家族为主核,1户1院,同时与邻院围绕轴线对称规则排列,这种典型的传统皇城格局有助于形成符合大众心理需求,且保留历史文化的易居地。

2.1.2婀娜秀雅的江南水乡派

江南地区水流密布,水是其浓厚的特点。仿照当地传统建造手法,水占很大作用,前面是道路,身后就是潺潺流水,建筑随水势错落有致地分成大大小小的组团,富意境美。

2.2现代中式园林景观

与古典不同,现代中式园林采用更新潮的意义去诠释中国文化,更加灵活多变与时尚开放。整体规划更偏重西式中用,其丰富多彩的构景和更现代化的材料在突破中国传统造景手法的同时,也进行转化与修饰,能够体现中国传统的只是简单的符号,注重在感情和意念上的模仿,外在形式突破为后现代,即使外表无太多传统的形象,仍能表达传统的意味。

3新中式园林景观特点

园林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方法,通过栽培树木花草、改造地形、安置景观、营建建筑的方法,创作出的美丽的人工天然环境。园林景观建造不只能美化城市,改进环境质量,同时还表现着美化作用,能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为人们营建了一个美丽、舒适、天然的歇息空间。因而,园林景观不只要漂亮,赋有构思,同时还要具有环保特征。新中式园林景观是当时最能表现传统园林规划个性的园林形式,同时也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这种规划方法,既保留了传统文明精华,同时又表现了时代特征,增强了园林景观时代性、观赏性、文明性,突破了我国传统园林景观个性的沉稳有余,使园林景观更契合现代化的审美取向。我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以再现天然山水为基本原则,规划中重视对天然与建筑调和结合的表现,巧妙结合天然与人工美。而新中式园林景观则遵循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重视对人需求的满足,着重园内舒适性,既尊敬天然调和理念,也融入了改造思想,在保留原有传统元素特征的同时,运用现代规划方法,优化天然元素,运用声、光、垫再现天然美与人工美,摒弃了豪华奢侈的规划方法,弥补了传统规划缺点,增强了园林景观意境与情味,提高了园林景观实用性与现实性,既降低了规划成本,同时也很好地表现了园林景观功能。

4新中式园林景观要素

4.1建筑

新中式园林中的建筑,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时多赋以复古元素。这样的中式建筑一般出现在大的景观庭院规划或总体建筑布局中,同时还特别注重建筑的细部装饰和植物植栽等,这是其主要特点,也是中式韵味的所在。如采用筒瓦来装饰屋脊以显古朴;再如山墙、影壁以及游廊、别墅的中庭等,都是中式建筑里常见的符号。此外,建筑还要注重布局主次分明、色彩搭配有中国韵味、装饰纹理多样等特色。

4.2山水环境

中国园林讲求模拟自然的山水环境,营造富有灵性的山水环境也是新中式园林的一大原则。新中式园林中的山石一般以简洁的造型出现,更能与新中式风格的景观空间融为一体。在现代造园理念的影响下,新中式园林形成一种抽象的山水环境。

4.3植物

新中式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不同于一般的现代园林,选材时多用中国传统植物种类而少用外来种;传统园林植物被赋予许多寓意,如松柏多代表坚贞、傲骨的品质,竹则寓意坚挺、有气节的品格等。寓意丰富的植物素材,为营造文化内涵深厚的中式园林起到良好的烘托作用。受西方理念影响,新中式园林植物配置常采用自然形植物和修剪形植物结合的手法,以国槐绿为基调,运用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植物素材,使景观富有文化氛围。

4.4景观色彩

4.4.1中国红和琉璃黄

红色调是热情欢乐的,让人联想到如结婚节日庆典之类的喜事。如过年时挂灯笼、帖春联窗花;结婚时帖喜字、盖红盖头等,以红色表达美好祝福。而黄色调则是权利的象征,巍巍京城,金光闪闪;龙袍披身,皇权至上;金銮殿上,百官朝拜。

4.4.2象牙白和黑色

白色是简练纯粹的,给人干净的视觉感受。白色的石材如大理石、雨花石等,做成栏杆、铺地等;黑色则常用于园路铺装、景观小品、亭子等,以渲染出内敛沉稳的氛围。

4.4.3国槐绿色

国槐绿也是中国色的代表之一,在新中式园林景观中,主要以绿色作为主色进行铺垫,同时也会用开花植物进行细部点缀,给人清新放松的感受。

4.4.4木原色与灰色

木原色是天然木材的木色,质朴典雅,是人们在现代钢铁森林中渴望见到不经雕琢的自然之色;灰色是中国的山水泼墨画,与天地浑然一体,淡而悠远。

4.5传统符号

正如古典园林中常采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来反应传统文化,营建园林意境,新中式园林中也常采用抽象演化的手法塑造景观符号来表达传统文化内涵。

4.5.1传统的宝相植物

自魏晋以来西域人将佛的概念传入中国后,便结缘中国园林,其装潢修饰的特色花样也逐渐融入到中国园林中。因此,景观设计用到这些植物时,一般都是象征富贵、吉祥、平安之意。

4.5.2传统的吉祥物

园林中的吉样图案多出现在门雕和窗雕上,如龙、凤、龟、麒麟、貔貅、双鱼、蝙蝠等,如蝙蝠形状图案常寓意祈福,应用到铺地的花纹与样式上等。

4.5.3富于民族特色的图案

中国传统元素中图案的应用包罗万象,如动植物、花鸟、神兽和人类创造的文字或图案等,常用生肖、祥云、中国结、福禄寿禧、阴阳五行等。图案元素多以雕刻形式表现,或与传统灯饰小品结合出现。

5应用于新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实施策略

5.1花木配置实施策略

绿植作为新中式园林景观不可或缺的天然元素变成了规划中的重头戏,通过绿植的巧妙运用可以达到全体作用的简练明亮,又可以完好表现出我国元素的特征。在层次上寻求简练是我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特征,因而为了可以与建筑构造相匹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关于绿植的规划也将作为全体规划的一部分。在进行绿植规划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不一样景观特征,尤其是与流水、假山等的彼此照应。

5.2空间布局的实施策略

在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最为优异的即是出现在眼前的园林景观像一幅画,人融入画中不突兀,园林景观就像是立体的画卷充溢美感和艺术感。因而在园林景观的空间规划非常主要,就像是画画前需求全体把握画面,这个规划将决议下一步的细节规划。通常是依据园林的旅游次序进行空间规划,就像是一个有跌宕起伏的故事,阅读的进程就将全部故事读完,让人在游园的进程中还体会了心灵的愉悦。

5.3叠石理水

5.3.1山水关系

园林中山水相依相存,密不可分,山与水的布局形成不同风格类型的园林景观。有些偏重水的成型,有些偏重山的塑造,而有山无水、有水无山的园林形式均不可取,即“山水相得,优于全山全水”。

5.3.2叠山

“山无定形,而有定理”。叠石成景,须要使成景之型与山的自然之形相近,即要模拟自然界的真山形,使假山具真山意味。成景类型有峰、岭、洞、悬崖、峭壁等。最后则要注意宾主分明、层次深远、呼应顾盼、起伏曲折、疏密虚实、轻重四凸。

5.3.3理水

理水主要分为自然式水景和规整式水景的处理。在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水具有组织游览、丰富空间、增添景观效果的作用。(1)游览导向功能,各景点把不同的形状、大小的水体连接起来形成统一整体,游人就可沿着水系流动方向进行游览;(2)水体还能使景观更富于变幻,采用分景、隔景手法分隔水体,形成许多大小各异的水面空间,增加空间层次感,使整个园林因多个水面的存在而更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感,增添审美意趣。(3)水体还能改善局部小环境,增加湿度,调节气温,所以夏天天气炎热时滨水空间更加舒适。

6结论

目前园林设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当前人们生存环境是显性的物质环境和隐性得到精神环境相互结合,好的环境是一种互相交流的结果,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因此,园林设计需要充分重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保证我国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陆莹.新中式园林景观特色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

[2]王振超,王红波.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探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1:5-6+93.

[3]吴德,黄东兵.新中式园林的美学价值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66-67.

[4]于健颖,于贞,朱秀丽.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18:75.

[5]韩松.浅谈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J].花卉,2016,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