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病人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肠瘘病人的护理

赵银花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133000

摘要:肠瘘是腹部手术后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创口愈合、增加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还由于肠瘘导致大量消化液丢失,使机体稳定状态失衡。由于经瘘口有大量的消化液流出,对瘘口周围皮肤产生腐蚀作用,易致瘘口周围皮肤溃烂、疼痛,甚至感染[1]。因此,采取加强内环境和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支持,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帮助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肠瘘;护理

肠瘘是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肠瘘穿破腹壁与外界相通的称为肠外瘘[2]。肠外瘘是腹部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机体内环境失调、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感染、败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病程长,病死率高,且患者极其痛苦,因此对肠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术后护理

1.1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应及早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若术后患者持续高热,体温达38-39℃,且伴有腹痛、腹胀、肛门坠胀等临床症状,切口有大量渗出液或引流物中有粪臭味脓汁流出,应考虑吻合口瘘发生的可能[3],此时应尽快引流,控制感染和营养支持,必要时行结肠造口再造手术。

1.2观察有无伤口感染,腹部感染的发生,观察伤口局部有无红肿、痛的感觉征象。观察有无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腹腔内感染的征象。术后可能因远端肠道不通畅,功能失调,胃肠减压不充分或营养状况欠佳等,发生肠瘘的可能,临床可有“先胀后瘘”表现[4],应注意观察。

2.加强负压引流及灌洗护理

瘘口内放置持续负压吸引管和滴液管,以充分稀释,引流溢出的肠液,减少肠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侵蚀,利于炎症,水肿消退,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促进瘘口愈合。

2.1引流管的选择与安放根据瘘口情况,选用合适的引流管,引流管的顶端应放置在肠内口的附近,但不可放入肠腔内,滴液应放在引流管顶端附近,固定引流管并覆盖敷料。

2.2调节负压大小根据肠液稠度,流出量调整,一般负压为4Kpa(1千帕=7.5毫米汞柱)或更低些为宜,但肠液粘稠,流出量大时,负压可略大些,最高可达6.6Kpa,但应避免负压过小致引流不充分或过大造成肠粘损伤,出血。当瘘口形成或在夜间,漏出液少时,应降低压力。

2.3观察记录冲洗液量及肠液量肠液量的计算是24小时引出液总量减去已冲洗的等渗盐水量,通过灌洗和引量判断进量度是否平衡,若灌洗量大于吸引量,常提示吸引不畅,须及时处理。

2.4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各处连接紧密,避免扭曲,脱落,定时挤压引流管,及时清洗引流管内的血细胞液集块,坏死组织等,以免堵塞,可通过灌洗和吸引的声音来判断引流管效果,若吸引过程中听到明显气过水声,表明引流效果好,若出现管腔堵塞可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移动外套管,若无效,应通知医生,另行更换引流管。

2.5体位采取低中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并使炎症局限。

3.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

3.1及时清除溢出肠液是防止肠液腐蚀皮肤的最有效方法,若引流管或瘘口阻塞,必须设法改进引流或瘘口堵塞的方法,使肠液的溢出量减至最少程度。

3.2敞露瘘口敞露瘘口周围皮肤,不加盖敷料,有肠液露出则及时吸净,保持干燥,清洁。

3.3保护瘘口周围皮肤应用具有附着力强,收敛,耐消化液腐蚀等特点的复方氧化锌油膏保护瘘口周围皮肤。

4.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4.1胃肠道或瘘口出血原因包括:a.消化液腐蚀瘘附近组织,导致血管破裂出血。b.胃肠粘膜弥漫性糜烂出血。c.应激性溃疡,应安慰病人,使之保持安静,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预防胃肠道出血的有效措施是充分引流漏出肠液,有效控制感染。

4.2肝肾功能障碍大量肠液丧失至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循环血流量减少,及腹腔内感染时肠外瘘早期并发肝肾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尿常规等,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合理输液,有效控制感染,减少毒素吸收,早期预防和早期发现肝肾功能障碍。

5.营养支持

肠瘘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是改善营养状况和适当的胃肠功能休息,有效的营养支持不仅使患者营养状况改善,促进合成代谢,而且增强机体免疫力,使感染易于控制,提高肠瘘的治愈率。营养支持基本方法包括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两种,肠瘘营养支持,应根据患者全身状况,肠道功能情况和治疗阶段与治疗目的,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营养支持方式,添加适当的营养物质,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6.心理护理

肠瘘往往带给患者及家属巨大心理压力,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增加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育患者及家属相关肠瘘知识,同时也需要耐心回答患者问题,体贴关心患者及家属的痛苦,安抚患者,消除其不良心理想法,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小结

对手术并发肠瘘的患者,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瘘口护理、营养支持护理。掌握肠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肠瘘患者的护理方法。重视心理护理和疾病护理要点,能有效的促进疾病的治疗及康复。

参考文献:

[1]叶向红,李琳,彭南海,童智慧,李维勤;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个肠瘘患者营养支持结合功能锻炼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年07期.

[2]冷尹;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肠瘘的可行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李文艳;1例肠瘘病人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1期.

[3]尹新华,路艳茹;肠瘘患者营养支持的治疗及护理[J];宁夏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4]倪元红,叶向红,陈月英,彭南海;严重腹部创伤致多发肠瘘患者一例营养支持的实施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年11期.

[5]莫燕霞,江巧艳,李春林;人工肛门袋在肠瘘病人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