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脊麻和脊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单次脊麻和脊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效果比较

常书文

常书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专业430060)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097-03

【摘要】目的比较单次脊麻与脊麻复合硬膜外两种麻醉方法下,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方面的差异。方法入选62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脊麻组合脊麻复合硬膜外组,每组31例。脊麻组采用单次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的传统方法,脊麻复合硬膜外组先采用硬膜外穿刺针用阻力消失方法确认硬膜外腔后,注入1ml的空气,然后用针内针技术进入蛛网膜下腔注入同等剂量和配方的局麻药。比较两组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的差异和为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所使用的麻黄碱的剂量。结果单次脊麻组和脊麻复合硬膜外组两组病人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黄碱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脊麻复合硬膜外提高剖宫产病人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的麻醉方法,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仍值得怀疑。

【关键词】麻醉方法脊麻复合硬膜外剖宫产

1资料与方法

大部分折期的剖宫产都会选用单次脊麻,硬膜外麻醉或者脊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一项在折期剖宫产产妇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尽管在单次脊麻和脊麻复合连硬外麻中使用了同等剂量的局部麻醉药,脊麻复合连硬外麻仍然会有较高的感觉阻滞平面[1]。这项研究与另一项在接受妇科小手术的病人中进行的研究得到的结论相一致:在使用相同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时,脊麻复合连硬外麻所得到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高于单次脊麻两个皮节[2]。这两项研究中均限定了病人的体位并且未在硬膜外腔中置管或注药。

脊麻复合连硬外得到较高的感觉阻滞平面可能与麻醉医师在实行麻醉时,为确认到达硬膜外腔而向硬膜外腔注入了空气或者盐水,从而引起了硬膜外腔的压力改变而导致的。硬膜外腔的压力改变会引起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容积的改变,结果使注入蛛网膜下腔的局麻药扩散更加广泛。

此项研究将探讨单次脊麻和脊麻复合硬膜外麻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的差别,并且在实验中记录两种麻醉方法下为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所使用的麻黄碱的剂量,这也间接的反映了两种麻醉方法下交感神经被阻滞的范围。

方法在得到医院伦理学会的批准和病人的知情同意书后,62名折期剖宫产的病人入选这项研究。入选标准为:ASA1级或2级,18-45岁。如果入选产妇中有下列情况之一,将被排除此项研究:病态肥胖(体重指数>40/kg/m2);身高<150cm;具有施行椎管内麻醉的禁忌症;具有脊柱畸形外伤史或进行过脊柱的手术;多次妊娠史;发作的产妇;或者是严重的围术期疾病(比如子痫前期,糖尿病或者心脏病等)。

每位产妇在入室后,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给予1000ml的乳酸林格氏液和500ml的聚明胶肽,并且记录入室平均动脉压值,每隔三分钟测量一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为基础平均动脉压值。所有产妇都采用右侧卧姿,使用2ml1%的利多卡因在腰3-4间隙进行浸润麻醉。两组产妇均使用0.75%布比卡因1.5ml和10%葡萄糖1.5ml混合液共3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专门指定一位麻醉医师进行麻醉平面的测定和数据的采集分析,并对其和病人实行双盲。

施行单次脊麻的病人使用针内针技术,看到顺畅的脑脊液回流后即可注入3ml局麻药。施行脊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先使用硬膜外穿刺针采用阻力消失法确认硬膜外腔后注入1ml空气,然后使用脊麻针刺破硬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见到顺畅的脑脊液流出后即注入3ml的局麻药。

两组病人在注完局麻药后,立即翻身平躺于手术床上。由专门指定的对麻醉方式不知情的麻醉医师每隔2分钟测定一次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直到三次测定的感觉阻滞平面一致为止。方法为:用一根20号的针头作为刺激物,从胸10平面开始往头端测量,直到病人感觉到疼痛,即把测得的平面作为此次测量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

监测病人的无创血压,在椎管内给药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和30分钟,记录病人的无创平均动脉压值。当平均动脉压值低于基础平均动脉压值的20%时,静脉给予麻黄碱5mg。

统计学处理样本量的大小是根据预实验结果计算的,所收集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的形式表达。

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型数据采用t检验,对于分类数据采用χ2检验,对于不满足正态性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们入选了62名产妇。1名脊麻复合硬膜外组产妇因为穿刺多次而排除此项研究。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和孕周方面无差异(表1)

表1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

脊麻组(n=31)复合组(n=30)P值

年龄(岁)25.58±1.7125.70±1.950.798

孕周(周)39(38-41)39(38-41)0.315

体重(公斤)78.87±3.2979.35±8.010.758

身高(cm)167.77±3.78167.94±3.590.858

注: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或者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的形式表达。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和为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所使用的麻黄碱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表2)。

表2两组产妇的最感感觉阻滞平面及血流动力学比较

注: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或者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的形式表达。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此项研究并未得出单次脊麻和脊麻复合硬膜外麻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有所差别,这与以往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相符合。这可能与不同研究所使用的局麻药不同有关。超声研究发现,骶尾部的硬膜外腔容量可以影响脊麻扩散的平面。当脊麻复合硬膜外时,硬膜外腔与大气相通,从而使其中的压力改变,可能会影响到脊麻扩散的平面,但在此项研究中并未发现,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当想通过改变骶尾部硬膜外腔压力的方法增大感觉阻滞平面时,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参考文献

[1]JenkinsJG,KhanMM.Anaesthesiaforcaesareansection:asurveyinaUKregionfrom1992to2002.Anaesthesia2003;58:1114–8.

[2]BucklinBA,HawkinJL,AndersonJR,UllrichFA.Obstetricanesthesiaworkforcesurvey:twenty-yearupdate.Anesthesiology2005;103:6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