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高跳闸、高报修、高投诉的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配电线路高跳闸、高报修、高投诉的防范

翟清健王欢杨政涵

(国网阳谷县供电公司山东省聊城市252300)

摘要:配电线路高跳闸、高报修、高投诉“三高”问题在很多供电企业普遍存在。对此,应深入分析配电线路跳闸、报修及用户投诉成因,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做好预防性消缺和综合整治,彻底降低配电线路高跳闸率、故障报修率及停电投诉率。

关键词:配电线路;高跳闸;高报修;高投诉;防范措施

1做好预防性消缺工作

1.1防设备本体故障

每月进行一次地毯式巡视与带电检测,做好恶劣天气及重要时段前的特殊巡视,及时处理缺陷隐患;紧盯跳闸后故障点查找,严格执行“一跳闸一分析”;开展电缆沟道综合治理,落实防火、防涝、防小动物措施;合理划分低压台区供电范围,动态调整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和低压三相负荷;及时更换破损的表前表后线和容量不相匹配的空气断路器,紧固表计、空气断路器螺丝,提升低压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做好配电变压器、断路器、避雷器等设备投运前试验及抽检工作,严把配电网设备入网关;对于新接收居民小区供电设备,接收时开展一次全面检查维护,重点消除压接不牢、绝缘破损、接头氧化等问题。

1.2防外力破坏

对易发生车辆碰撞的杆塔,加装防护墩,完善防撞警示标志;对易发生车辆碰线的地段,补充限高警示标志,及时调整对地距离不满足规程要求的导线;针对易发生电缆外破区域,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提前掌握施工计划,执行线路通道内施工作业动态备案制,开挖前设置电缆警示标志,安排专人蹲守看护,督促施工单位采用合理挖掘方式。

1.3防“树”“鸟”“雷”害

对易遭受雷击跳闸线路,补充安装避雷器、防雷绝缘子,集中整治接地网;对鸟害多发区,及时拆除鸟窝,对鸟害多发区域的耐张杆、转角杆、分支杆及双担直线杆加装驱鸟器;利用高枝锯、绝缘斗臂车等及时修剪线路通道内树木,在冬季树木非生长期提前消除树害隐患,做到“夏病冬治”;对绝缘架空线路上的配电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等设备的接线端子采用绝缘罩进行绝缘封包。

1.4防客户设备故障

开展专用变压器客户设备隐患排查工作,督促客户做好设备运维管理和消缺工作;针对公用线路上大容量特种变压器的用户设备,采取措施分流负荷解决线路重过载问题;主动向用户开展电气运维人员培训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详细掌握用户设备安全隐患,主动协助用户做好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台区经理制,与用户直接取得联系,主动上门服务,满足用户需求;针对城市道路改造、城中村迁改等情况,主动提醒用户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协助用户做好过程防控。

2做好综合整治工作

2.1做好“三高”问题的排查工作

一是对近年配电线路历次跳闸原因进行分析,编制故障分析案例,建立高报修、高投诉的敏感用户及易遭受外力破坏隐患区域明细台账。二是利用红外线、超声波等技术手段,对设备本体、接头温度和设备绝缘性能进行重点检测,检查接地引下线连接情况,并逐基测量杆塔接地电阻。三是排查抢修驻点的设置是否满足运维需要,根据运维工作量科学评价人员承载力和储备物资支撑力,配置充足的抢修人员、备品备件。四是排查线路通道隐患,重点在交叉跨越、外部施工、堆积物、树木、鸟害、线下设施等方面进行巡视检查。五是排查政府、学校、高铁站、机场、医院等重要用户供电方式和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新接收居民小区供电设备健康状况。六是排查线路接线方式,关注重载设备运行情况,特别是煤改电所涉线路、配电变压器,对负荷分配、线路分段、联络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七是排查公用线路上专用变压器的保护配置情况,以快速隔离客户侧故障、避免主干线路越级跳闸为重点,对公用线路故障隔离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八是排查故障报修集中的热点低压设备,重点是表计、表前表后线、表后断路器、配电箱、低压线路等。

2.2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优化配网结构,提高设备供电能力。对照典型供电模式,完善开关站、重要区域、重要客户双电源建设配置;合理设置线路分段联络,提高线路互供能力;优化高跳闸率线路负荷分布,实现负荷转供,缩小停电范围;调整主、配网保护级差配合,缩小故障停电范围;新接高压用户安装智能分界断路器;做实优化配网结构项目储备工作,使工程改造有计划、早安排。二是管控停电计划,缩短停电时间。配网工程必须做到物资材料、施工力量、施工机械“三到位”方可安排停电计划;提前针对停电线路开展全方位巡查,制定维护消缺方案,统一纳入工程停电计划;统筹安排大修、技改、用户接入等工作,严格控制单一停电作业,实现“一停多用”;充分论证作业饱和度,按日制定施工计划,工程停电做到“昼停夜送”,杜绝延期送电。三是强化抢修管理,提高供电服务能力。合理布局抢修驻点,规范配置人员、车辆、工器具、物料,缩短抢修到达时间;深化应用配网可视化平台,精准获取配网运行异常信息,智能研判停电范围及停电设备,推动“被动抢修”向“主动服务”转变,快速处理设备故障,缩短客户停电时间;推行低压抢修一体化作业,其范围覆盖计量表计、表后断路器、进户线等设备故障。四是畅通信息传递,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充分发挥供电服务配网抢修中心协调指挥作用,依托配网可视化平台,实时追溯研判配电变压器、支线、整线停电,自动生成主动抢修工单,通过配网抢修APP直派,及时抢修恢复供电;优化工单处置流程,将抢修工单直接派发至抢修班组和乡镇供电所,减少工单处置层级;及时精准发布故障停电、计划停电及临时停电信息,开展主动服务工作。

3案例分析

本文结合某市电力网络结构跳闸故障加以分析。该辖区内,用户设备导致开关跳闸此次数为25次,占总跳闸次数的35%左右。当地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包括:第一,加大对用户的安全教育工作,定期检查用户设备,排除隐患。针对存在安全问题的设备督促其即时整改。同时,要求电力用户积极配合电力企业,合理用电,安全用电。第二,扩大工程用电管理。针对当地的实际跳闸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众多企业未能严格遵守用电要求,并未装置防雷设施。基于此,当地电力管理人员对客户提出了防雷要求。第三,核对施工图纸与施工现场实际勘察,对未能深埋的电缆进行了适当处理,并制定电缆中建投,对不符合要求的地级规格进行整改。第四,在能力允许范围内,当地对老旧线路进行了适当整改。取缔老旧电线,降低电阻,提升线路质量。

4结语

降低配电线路“高跳闸率、高报修率、高投诉率”是一项长期性及持续性的工作,必须坚持日常维护工作与定期排查、综合治理活动相结合,彻底消除电力设施运行管理及设备自身存在的缺陷,提高配网的供电能力。与用户建立互通关系,对于专用变压器用户,主动协助其解决设备内部故障;对于台区用户,主动上门服务。在用户与设备两方面齐抓共管,彻底解决配电线路高跳闸、高报修、高投诉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尧麟,廖萍.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分析及防治[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38(02):83-84.

[2]于京洲,郭正芝,王丽丽.10kV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原因分析[J].通讯世界,2015(24):154-155.

[3]宋洪富,刘纯锋.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多发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通讯世界,2015(15):162-163.

[4]薛浩,张超.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多发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通讯世界,2015(10):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