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德育课的学习兴趣

/ 1

如何提高中职德育课的学习兴趣

邹海霞

邹海霞(山东省栖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烟台265309)

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必须通过教师语言的阐述才能得以完成,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语言”的特殊作用,从而使课堂教学“悦耳”、“动听”,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接受知识,便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引导语——注意语言新颖、精彩,引人入胜。

引导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总结前一节课的内容;二是引导学生把学习兴趣转移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上。后者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若能用一段新颖、精彩的引导语,会迅速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矛盾的特殊性”时,我朗读了一首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始转入此中来。”以此诗作为引导语,简洁、精彩。到了农历四月,百花凋谢,春意已尽,而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开放。自然界的现象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是因为大林寺处在高山深处,气候较为寒冷,温度偏低,所以直到四月,桃花才逐渐开放。这说明每一事物都有不同的特点,也就是说,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这样的引导语,既说明了这节课的主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去进一步了解课文中的内容。

二、叙述语——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幽默性,以事阐理。

叙述语,是课堂教学中运用最多也最为关键的语言,教师如果处理不当,机械地、呆板地讲解课文,必然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教师在阐释课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讲解概念时,应忌讳单纯的照本宣读,而应注意概念解释的条理性、趣味性,最好能用典型事例来说明问题,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解释对立统一概念时,为了说明事物内部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的关系,可引用南北朝诗人王籍写的一首诗中的两句绝唱,即“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正因为“蝉噪”才愈显“林静”,“鸟鸣”才使“山幽”,“一噪一静”,“一鸣一幽”,既互相对立排斥又互相依存统一。

2、阐释课本内容时,应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幽默性,选择恰当的语句,渲染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氛围,使学生能在愉悦的心态下接受知识。例如,在讲解“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这部分内容时,可选择两则事例:一则是1997年猝发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并迅速波及韩国、日本,而我国金融业却基本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另一则材料是2008年发生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超标事件,党中央、国务院对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重大安全事故迅速作出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力救治和筛查泌尿系统结石患儿。这两则材料在课堂上一阐述,引发了学生对这些事件的关注,有机地把课本内容与时政热点加以结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克服了单一的教学模式。

三、提问语——注意语言运用时的清晰性、巧妙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提问语,是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形式,设计巧妙的提问,能深化知识、触发灵感,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后,以《钉子》这样一首诗设题,诗中写道:“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要求学生回答这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学生一听这首诗,就觉得很有趣,因此一下子就唤起了学生的思维。大家一层一层地分析,揭示出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对立统一的观点。

四、结束语——注意语言上的前后连贯,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接受。

结束语,是教师对一节课内容的归纳与总结,如能巧妙地运用结束语,往往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化知识、理清思路,还可以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例如,在学习了“规律的客观性”后,可用曹操的《龟虽寿》一诗作为结束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首诗,一方面向学生解释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即任何动物,即使被誉为长寿的神鬼,也逃脱不了新陈代谢规律,终有死亡的一天,因此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提出,人尽管与龟相比寿命短得多,却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既承认了自然法则,又不消极悲观,人能“养怡”,也可得“永年”,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接受,又为下一节课“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做好了准备,也为学生课前预习打下了基础。

总之,中职德育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它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的特点之一是需要大量语言的叙述、阐释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探讨德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语言”的作用,对于改变德育课枯燥、乏味等弊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