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物灾害治理现状及治理新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草原生物灾害治理现状及治理新思路

赵晓辉

身份证号码:15272619700725XXXX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鄂尔多斯017400

摘要:草原生物灾害的防治刻不容缓!有效防治草原生物灾害,提高防控技术,加强草原保护,不仅是新疆草地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对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草原生物;灾害治理;现状;治理

1生物灾害的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当前对生物灾害所采取的措施和治理效果来看,还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超前预防的机制还是没有形成,还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1.1鼠虫害破坏范围广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在新疆的草原上鼠虫依然广泛分布,共有蝗虫150余种,害鼠80余种,危害范围大的害虫害鼠种类大概有20余种。新疆每年草原上发生蝗灾面积平均达200万亩左右,鼠害危害面积达180万亩左右。这些害虫害鼠使草场受到大面积的危害,整个生态环境失衡,草原加剧退化,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态损失,也直接影响着新疆地区的牧业生产。

1.2未建立或未健全预警和防治机制

由于未建立或未健全预警和防治机制,使草原整体的防灾害能力减弱。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着手建立相关的预警和防治机制,但还不够完善。监测的站点少,组织机构不全,技术条件跟不上,存在大量的监测盲区;部分监测的站点未配备健全的基础设施,工作条件和基础设施都未达到要求,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此外,部分地区的监测经费存在不足的情况,很多监测和预防项目都无法正常开展。在防治设备的投入方面,基础物资和设备也存在不足,防治能力减弱。

2治理新疆地区生物灾害的对策及思路

2.1制定长远的防治计划

在制定防治计划之前,需要从草原当今的生态情况出发,深入调查和研究生物灾害的成因和影响,确定其相关密切的因素,科学制定长远的预防和治理计划。在制定计划和规划之后,进行科学评估,评估其利弊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尽量的加以完善。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不过分的依赖药物治理,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2.2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

科学安全的和选择生物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需尽量做到多种措施并用,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尽量提高防治生物种类比例,保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蝗虫危害,可采用人工的方式,养鸡鸭或者招引鸟来治理虫害,鼠害可采用人工捕捉、C型肉毒素、招鹰灭鼠等生物防治方法;同时,要结合补播种、休牧、围栏和禁牧等方式,改善草的生产环境,让整体环境不利于鼠虫害发生;此外,科学合理使用药物控制方法。尽量采用低成本、无残留低毒害的农药,使防治工可持续进行。

2.3建立健全预警监测机制

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相关的预警和防治机制,增设监测站点,减少监测盲区;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确保工作条件完备;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深入研究生物灾害的发生原因和治理方法;在做好监测的基础上,要做到提升预见性,科学的进行采取预防充实;在生物灾害频发的地区,要及时监测和上报生物灾害发生的具体情况,包括时间、数量、危害面积和程度等,及时的采取措施,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2.4开展生物灾害防治措施宣传

生物灾害频发,和农牧民过分依赖农药破坏生态平衡有直接关系。相关部门在深入研究灾害治理方法的基础上,要尽量的深入到基层,对所有农民和牧民普及生物灾害的预防和治理知识,提高农民、牧民的防治灾害能力;设置示范区,让所有农牧民参观学习,能够形成生物灾害防治的直观认识,激发起积极性。

注重并提升应急防治能力,多方携作,攻难克艰,打造权威、专业化的草原生物灾害防治队伍。针对大面积暴发的灾情,及时启动应急防治预案,按照“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要求,加强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防治能力和水平。

2.6加大培训力度,注重培训掌握效果

短期培训难以达到实际操作运用的程度,应建立稳定的测报队伍,有组织、系统化地学习,并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强实践性学习,增强可操作性。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3草原生物灾害治理应注意事项

3.1切忌对有害生物“斩草除根”,应做好天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草原生物灾害进行防治的目的,是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使有害生物的发生密度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做到治害无害,给天敌觅食留有余地,而非把所有的有害生物全部消除。如今,秉承环保理念,利用各种天敌控制有害生物已成为一种新的措施。因此,务必加强宣传,严格禁止危害有害生物的天敌;开展调查试验,为草原生物灾害的天敌引入创造有利条件。

3.2应急防治技术与生物防治技术并不矛盾

有害生物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对草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不能片面地强调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因此,常规情况下,应提高生物防治技术手段,加大生物防治比例,减少药害残留,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虽然生物防治技术是更加“环保”的防治手段,但不应该避讳化学防治方法,与化学防治手段相比生物防治见效慢,在应急防治中,应该保留快速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以防生物灾害突然大面积爆发。

3.3极个别地方监测机构对综合治理认识不足,过分依赖化学剂

化学剂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使环境受到污染,有害生物的天敌被杀伤,而且抗药性产生乃至增强,很难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做到“无后顾之忧”。

3.4预警监测体系不健全

监测技术和工具还没有全面应用,野外调查受天气、地形、人力物力影响较大,使得监测难度加大,造成监测数据不连续、准确率低。另外,应对突发性生物灾害的防灾能力亟待加强,可持续控制能力不足。

4新疆草原生物灾害治理的有效措施

树立草地生态整体效益观,制定长远的治理规划和方案,重视防治效果,从过分的依赖农药变为综合治理。

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多措并举,方能相得益彰。

未雨绸缪,加强预警预报工作,提高对灾害动态变化的掌控能力,以便有的放矢,因材施救。按照自治区治蝗办的要求和相关测报规程,及早组织技术力量,适时开展草原野外路线常规调查和固定监测点定期数据采集工作,这可极大提高预测预报能力,为防治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草原生态建设,有针对性的恶化有害生物生存繁殖的条件,从根源上遏制生物灾害的发生。

积极探索生物灾害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械,极力提高对生物灾害的控制能力。同时,尝试将一些实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技术层面上应对生物灾害的能力。

科学、合理利用草地,通过自然恢复达到防除有毒有害植物、控制生物灾害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鼠害、虫害、毒草是新疆草原的主要生物灾害。受异常气侯、过牧及人类活动影响,导致草地严重退化,灾害蔓延。只有多措并举,防治兼备,才是防治草原生物灾害、促进草原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范福来.新疆蝗虫灾害治理[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出版社,2017.

[2]梁景之.生物灾害的防治与社会变迁--青海省东部牧区的个案分析[J].民族研究,2017,(5):66-73.

[3]石岩生,李福生,柴雅莲.草原生物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2017.

[4]麦迪•库曼.论新疆草原灾害预警监测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新疆畜牧业,2017,(4):11-12.

[5]林峻.新疆:推进生物灾害治理示范工程建设[J].中国畜牧业,2017,(2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