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作业布置形式,提高历史学习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丰富作业布置形式,提高历史学习兴趣

张传义

张传义新泰市协庄学校

摘要:在世界一体化飞速发展的同时,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却更加激烈了。在这种竞争的背后,实质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实力的比拼,世界上的大国无不在积极地进行着教育创新的尝试。目前国内出现的尝试有让学生撰写历史小故事、历史小论文、征文演讲、观看历史影像、调查问卷、勾画历史小地图等。

关键词:大数据、课改、创新、历史作业

历史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补充与巩固。传统上老师将作业作为提高自身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的形式无非是“写、背、读”三种方式,但“读”和“背”老师无法直接考察学生是否完成,“写”因为其立竿见影的效果成为历史作业的主要形式,因此各种能力训练和试卷便成为历史作业的主要载体。

今天在世界一体化飞速发展的同时,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实质是教育实力的比拼,世界上的大国无不在积极地进行着教育创新的尝试,目前比较有代表性案例有2007年在美国兴起的“翻转课堂”、国内的“微课”、“电子书包”和教育云平台的应用等。他们的共同点除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外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将教学延续到课堂之外,实现教育资源在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互通共享。“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作为历史学科,作业布置的方式是否也该与时俱进呢?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如何与时俱进。

一、历史作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历史作业实质是在教师的压力之下,学生必须写完或背过一定量的知识点,毫无兴趣可言。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掌握分析历史人物、历史规律的方法、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素质,尤其是在面对当今多元化的信息风暴时能去伪存真,不盲目地随波逐流。

二、历史作业的形式要更加直观

在“大数据”时代,多媒体教学已深入普通课堂,互联网也已进入千家万户。历史作业要摆脱原先单一的文字呈现方式,以图文并茂或音像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会更加直观,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这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熟练地掌握互联网技术外,可能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去搜集和修改各种素材,让历史作业变成与学生面对面的对话交流,思维的火花往往就是在对话交流中碰撞产生的。

三、历史作业的形式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知识源于生活,历史作业的布置决不能是简单、抽象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更是脱离学科特性。笔者曾有尝试,即将历史作业变成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方式,效果出奇的好。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12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我布置的作业题目是“回家与爷爷奶奶辈交流:1978年前后我们家庭生活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写在纸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脑海中对1978年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课堂上再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就很好理解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学生就感觉容易了很多。

四、历史作业的形式要体现合作探究

在当今这个“云”的时代,学生信息吸收渠道广泛,他们的知识面宽,兴趣广泛,但由于受年龄、认知能力的限制,知识往往表现的“泛而不精”,因此历史作业没有必要布置的大而全,相反抓住一个点做精做实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进步。围绕这一个点,让学生自行去查找资料,调查走访,形成有自己思维火花的成果,体验“科研”的快乐,会更让学生有成就感和价值感。这一做法已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但在我国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大多仍停留在口头上,还没有广泛付诸实践,理想和现实之间仍有差距,中国教育的改革是一场与时俱进不能止步的接力赛。

五、历史作业的形式可借鉴其它学科特点

这一点笔者从两个方面尝试阐述:第一是“文史不分家”。在中国上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文史不分是一大特色,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必定也是一个出色的文学家。古代史学家如司司马迁、司马光等,近代史学家如梁启超、王国维等,现代如翦伯赞、郭沫若等无一例外都有着很高的文学素养。作为历史教师也可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特点。如在讲述《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时可结合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特点分析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将文史的学习融为一体。第二是“史地不分家”。历史、地理是人类对自己所认知的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的大综合,二者从来是相辅相成的。当地理上学习某一区域的地形地貌时我们可否让学生搜寻这一地的历史名人、风土习俗、重大事件,从而让学生的知识变的立体,认知变的丰富。

六、历史作业的新形式及探索

创新作业形式,使历史作业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目前国内出现的尝试有让学生撰写历史小故事、历史小论文、征文演讲、观看历史影像、调查问卷、勾画历史小地图等。但与计算机网络应用联系还不多,比如让学生利用电子书包自行整合历史学习资源、构建知识导图等的运用还不多见,需要我们广大的历史教师去积极的尝试和摸索,创新没有止境,课改永远在路上。

七、结束语

布置历史作业,记忆知识点是最低层次的学习,学会分析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掌握一定的认知与归纳综合的技巧是中间层次的学习。最高层次的学习是让学生在繁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不会被错误的、歪曲的思想意识左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做对社会有益的人,这是教育的精髓所在。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通过网络与社会前所未有的接触,各种思想影响着他们的大脑,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着影响,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拓宽历史学习渠道、创设活泼、生动、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历史的天空下张开思维的翅膀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