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公路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基于农村公路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探讨

郭文龙

郭文龙

综合运输研究所

摘要:就我国的现状而言,农村公路就是指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我们目前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相对简单,存在等级低、通达里程不足、网络化不完善建设及养护投入大等特点。随着国力的增长,农村公路的建设也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期,对于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的研究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协调规划;投资资金;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养护

前言:农村公路作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促进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受当地政策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选择科学的方法对农村路网进行规划对于农村公路发展、加速百姓致富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公路规划的重点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农村公路规划的重点在于利益的协调,我们可以将诸多的利益分成各种不同的系统,通过各系统之间协调配合达到目标一致化,从而满足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1)村镇间的路网协调规划。农村公路是连接县、乡(镇)、村之间的纽带,规划选线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地质灾害、村民的居住习惯、产业结构、村容村貌等因素,使农村公路能够与当地的实际相融合,延续地域原有建筑文化特色及乡村旧有空间格局,有关旅游产业和项目的开发还要结合市场的走向,发掘具有价值的有待开发资源,建设自然景观与农村公路完美结合的体系。同时可以规划开通旅游线路,设置景点停车设施。

(2)农村公路与农业生产的协调规划。农村的发展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村公路的建设主要还是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当中去,比如农村公路是否能够使农业生产作业机械的顺利通行,农村公路是否能够方便地连接作物生产基地与加工基地,农产品与交易市场的路径是否快捷,农村公路与生产资料资源点、商品集散地等是否连通。从这些方面来考虑道路修建的技术等级和建设标准。

(3)环境与农村公路建设的协调发展。在修建农村公路的同时应该综合考虑沿线土地、水体、植被以及建筑物等人造景观,应该充分考虑绿化与农作物的融合、设置垃圾投放处避免污染、通过水系时应该增设涵洞、危险段落应该适当地设置交通安全设施。

(4)农村公路投资资金。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来源于中省投资及地方政府自筹,除了专项的公路修建资金外,还有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对于农村建设的共建资金。近些年来企业也参与到参建行业中来,通过与产业投资也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一部分资金。目前中省补助标准偏低,县区自筹资金不能落实到位,而近年建设成本不断增加,通过合理的规划,集约的征地取材,达到降低建设成本的目的。

2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其在建设前期工作中面临重重的困难和问题:资金相对缺乏、在规划设计方面投入不足、审核不细致、建设标准难以确定、保证不了工程质量、乡镇道路管理养护水平较差、治超难度大、交通安全隐患较多等。各级政府交通部门应当对农村公路建设加强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和进度的提升。

(1)完善规划设计工作。农村公路设计工作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工作,普通的农村公路项目,设计程序可以简化,但是必须保证质量。在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可采取裁弯取直的原则,缓解纵坡,做好排水系统;受地形地理条件影响,可在原路线形基础上适当渠化,增设交通安全设施。因地制宜地确定建设规模,在资金一定时,应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扩大建设里程,丰富区域交通使用者的可选择性。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首先应当修建重点线路,后修建交通量相对较小的道路。优先考虑通往人口密集的村镇或沟通镇与镇之间的主要道路,通往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场、林场、资源型集散地等经济线路。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使用的持久性,必要时应该为以后加宽改造做好预留。由于农村公路的等级较低,排水、交安等设计比较滞后,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原有地形特点,多考虑自然排水,在急弯陡坡和过村镇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及防护设施。通常情况下路面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不低于地区标准。在确定建设标准时,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综合考虑资金能力和交通量发展前景,不可盲目行事。

(2)加强资金监管。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的专项建设资金、地方自筹、本村村民集资、社会捐助四部分。资金的总量本身就少之又少,所以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更要严格执行中央专项基金和国债资金管理有关规定,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资金,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从中提取管理费用。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和法定义务,不得变相提取相关费用,抽调资金。从严惩治贪污、挪用、虚报、冒领或截留养护资金的行为,保障有限的工程建设资金的专项使用。

(3)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农村公路建设因为受资金限制,建设质量保障是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建立监督机构,对于建设企业进行严格的监控,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对工程进行全面监理,严把质量关。企业自检对于工程质量的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公路建设是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企业应该强化意识,落实质量责任,抓好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在推行工程监理制度时,要委托具有相应监理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认真执行上级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办法和规定,严格按照批复文件进行施工。原材料的检测与现场质量监控,对工地用的主要原材料:水泥、碎石、钢材、沥青应按规定做原材料试验,确保原材料合格进场;提高施工与管理水平,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建设单位必须配备合格的路桥技术人员,方能施工。目前基层的路桥技术人员匮乏,从测量放样到选择原材料再到控制质量等,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那就会造成工程质量差、标准低,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提高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管理者的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工程高效优质。

(4)加强养护。农村公路由砂土路改建为水泥或沥青路后,养护的难度和项目都减少了,故前期的养护资金比砂土路投入的养护资金减少许多。许多乡镇政府财政经费空乏,无力投入公路的维护,造成不少农村硬底路前修后坏,每逢下雨,路面积水四处横溢,既加速了路面的老化,又影响交通。落实养护经费,镇政府、村委会两级还要从其他方面多渠道筹集养护资金;建立专职养护队伍,根据乡村公路实际,以村界为单位划分管养路段,责任到人;实行年终检查评比制度,交通公路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所有农村公路进行养护检查评比,对于养护较好的路段责任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从而调动养护人员的积极性,使养护质量不断提高。

(5)加强交通安全与路政管理。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逐步推进,路况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是驾驶车辆超速行驶、缺乏相应的路标和交通安全标志、农忙时节把公路当晒场等情况,这些都会增加交通安全隐患。所以各地政府和村委会应重视乡村公路附属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农民进行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

3小结

总之,由于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起步比较晚,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深入研究,只要我们不断的总结、大胆的实践、持续的改进,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新路子,为农村公路建设做好服务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好先行。

参考文献

[1]梅振宇·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法研究[J].华东公路,2006(8).

[2]王元庆·重要度区位联合农村公路网布局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2(10).

[3]周伟·县乡公路网的布局优化方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