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点滴问题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中等职业教育点滴问题初探

赵晓光

赵晓光(辽宁省本溪市商贸服务学校辽宁本溪117000)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与社会的重视,但中职教育仍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中国传统观念及中职学校自身情况来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结合国家政策部署,针对中职具体情况探索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企业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促使普通高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育部发布的《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5%,在整个总规模上居世界第一。每年初中毕业生的数量在不同程度地下降,选择读各种普通高中的学生越来越多,自然读中职类学校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减少,中职学校为了争夺宝贵的生源,不惜一切代价,同时也滋生出了类似于给初中班主任回扣的诸多问题。伴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社会和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的态势愈加严重,中职毕业生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学校的生存及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城镇化推进的需要,教育结构也进行着深入的调整,政府越来越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但中职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中就存在鄙视技术的现象。孔子说:“学也,禄在其中矣。”有些学生和家长还保留着读书是光宗耀祖、读书做官的旧思想,特别是现在一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就更加极端,更有甚者,从孩子刚出生就开始规划孩子将来读哪所小学、哪所初中,想方设法进好班。那么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呢?自然是谁考入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的学生数多,谁就是“好”学校。家长不惜一切代价托关系、花钱都想进入这些“好”学校,以致于大多数中学都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第一目标,而忽视了学生身心的整体发展。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被众人视为骄子,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则被认为是智力平平、不思进取的后进生,所以职业教育一直受到传统思想的歧视。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视察工作时强调:“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工作时也指出:每一个零部件,都体现了民族的素质。中职教育的大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参与,包括政策的制定、资金的投入、舆论的导向等等。中职毕业生主要服务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都是第一线、最前沿的工作岗位,政府应稳步提高这些岗位的最低工资标准,约束企业的工作环境及强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这部分人感觉不到打工者与老板、金领或公务员的区别,实现职业的平等、人的平等。

二、中职学校自身运营

现阶段,部分中职学校仍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由于中职教育的封闭、滞后,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没有市场需求、竞争力差。现在的职业教育大多还在沿用普通教育或中专教育的模式,理论多于实践,实践脱离实际,学生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中职毕业生的出口去向问题,导致中职学校的吸引力不足。近年来,多数中职学校的招生举步维艰,招生门槛一味降低,给学校的管理、教学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马克思曾经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未来教育寄托在综合技术学校、职业学校和农业学校中,“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中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也在《中华职业教育者宣言》中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鱼水情深

中职教育应是开放的、与市场同步发展的,只有行业企业大力参与中职教育,才能解决现阶段的中职教育专业与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和教材与职业标准不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现在我国多地发生了用工荒、招工难现象,而中职学校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如果这些行业企业平时多与中职学校合作办学,中职学校的学生就是他们强大的人才储备。现阶段,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企业可以向中职学校投入设备技术,学生日常进行学习操作演练,随时可以胜任具体工作岗位的需要;也可以采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企业挑选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培训老师,每个岗位有一名或几名学生交替上岗,半天或一天学习,另半天或一天上岗,学校把课堂办到实际岗位,将消耗性实训变为生产性实习,保证岗位技能水平得到螺旋式上升。行业企业也可以多派技工能手、行业精英等到中职学校授业传技,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大力提升中职毕业生质量,促进中职教育发展。

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中职教育对国家、民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中等职业教育必定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中国教育工作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