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与维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与维护

董运邓鹏

(国网运城供电公司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住宅小区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对住宅小区内的电力设备基础设施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住宅小区配电设施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相关的部门对其加以高度重视。本文就针对住宅小区配电设施建设与维护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维护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电力方面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要,一旦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就无法及时供电,将会给人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怎样去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供电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就要求能够及时地对住宅区内供电设施进行相应的建设与维护。现如今,小区的供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需要对其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

1、住宅小区供配电的建设原则

住宅小区的供配电建设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中的重要内容。完善的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用电的基本需求。因而,其建设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保障人们的用电安全。住宅小区供配电的建设要坚持经济适用,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求在保证人们用电的基础下,实现能源的节约,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住宅小区供配电的建设需要进行科学地设计和规划,要结合当地电能应用的状况,符合所处城市的发展战略。除此之外,对住宅小区的规划中应包括住宅小区供配电建设的规划。住宅小区供配电的建设要对负荷性质进行研究,并据此结合容量问题进行设计。其设计需以安全为基本原则,其方案的制定要便于城市电网企业的管理,进而保障供电的质量,满足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住宅小区的供电配电设备必须是合格的,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其设备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所选设备要能保障居民的用电安全,操作不能过于复杂,要能便于维护,尽可能的选择节能型设备。住宅小区供配电建设要实行一户一表的原则。

2、现状

2.1工程建设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由开发商按实际需要投资建设,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和方案实施均由开发商自行组织,供电公司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供电方案审核、中间检查及服务、竣工验收和送电等责任。

2.2资产归属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成投运后,设备资产归属主要有3种情况:极少数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资产由开发商捐赠给当地供电公司所有;部分未办理资产移交的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资产属于开发商;绝大多数供配电设施在房产销售结束后,随着开发商的注销或转移,资产处于“悬置”状态。

2.3运行维护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应由设备产权所有人负责。其中,开发商拥有的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更新改造均由开发商负责,但运行维护分为2种情况:一是开发商与供电公司或其他有资质的单位签订代维协议,由代维单位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检修;二是开发商自行运行、维护。对于资产“悬置”的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长期处于维护责任主体缺位的状态,无人负责设备的更新改造,供电公司仅能在紧急情况下临时履行抢修职责。

3、存在的问题

3.1建设标准不统一

开发商首先需要承担供配电设施建设的责任,但是不负责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为了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开发商都会尽量的把建设的标准降低,从而采用一些相对廉价的产品来进行建设。特别是在一些住宅项目的开发项目中,通常都会只办理临时的基建用电,这样也避免了建设永久供电的责任。而小区在建设初期,所需要负荷的电力相对较轻,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隐蔽工程,供电企业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也难以发现因设备质量低而出现的各种隐患。然而在小区的业主入户后,用电的负荷也会相应的增加,这样就会频繁的造成供电的事故,对于供电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3.2电力设施不能及时维护

一般情况下,电力设施的使用寿命在15年之内,但是由于住宅楼的使用期限大约在70年左右,两者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怎样对配套的电力设施进行及时改造显得尤为重要,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住宅区内的居民日常用电安全可靠。实质上,对于居民区内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而言,经常会由于相关部门对其设备的升级改造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进而使得很多电力设施因为其超负荷运行或者线路老化出现安全问题。

3.3政策法规不完善

3.3.1供电方式难以选择

虽然在国家电力部颁发的《供电运营规则》中有明确指出用户的用电设备容量在100千瓦及以下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50千伏安以下者,可采用低压三相实四线制供电,特殊需用可采用高压供电,但是在现实中还是很难抉择采用哪种供电方式

3.3.2出资方界面界定不明确

我国计委部对承接供电工程需缴纳的工程建设费有相关规定,但是关于出资界面的界定方面还没有任何依据可使。住宅区供电工程的建设费用受供电方式、出资界面及用电容量等方面的影响。因为没有完善的法规,所以工程建设费用受地域和项目的影响差价很大,很难统一。导致供电企业与房地产开发商容易发生冲突,拖慢供电工程建设进程,有损电力企业社会形象。

4、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与维护措施

4.1规范管理设施建设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效果,需要结合项目建设特点,按照专业规范要求编制方案,做好整个过程的管理工作,消除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当地政府应确定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工程收费标准,供电企业需要按照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和项目开发面积向开发单位收取供配电设施配套费,并采用转账管理的方式,由多个单位共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提高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规划建设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供电部门不得参与其中,以免其为获取利益而推卸设施维护责任。

4.2优化供电企业内部管理

供电企业可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提高供配电设施的管理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配电网规划。结合小区对供配电设施的实际需求规划配电网,收集供配电设施的运行信息,并将其反馈给管理单位,及时补充电源点。随着住宅区规模的扩大,住户数量越来越多,为了保证供电设施各项基础功能的顺利实现,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需要合理选择上级供电容量和供电通道。②方案分析。采用临时供电方案与正式供电方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供电,即项目开发商在申请临时基建用电时,供电单位按照小区规划供电,其中,开发商需要提前预留出小区内管沟、配电房等空间,以提高管理效率。③建设管理。重视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建设与维护,确保所选设施的负荷正常。在系统正常运行时,供电单位应利用基建工程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统一分析与管理,争取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4.3制订供配电设施工程标准

在供配电设施的建设中,建设单位要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核心,以相关规范标准为依据,控制好每个施工细节,提高建设方案的合理性。不同地区、不同工程的供配电建设要求不同,相应的实施成本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此类情况,供电企业需要制订合理的设施工程费标准,即依据房屋建筑面积与建筑规模等向电力工程开发商收取供配电设施建设与维护费用。这样就可以在项目施工前对电力配套成本进行预算,提高供配电设施的建设效果,保证竞争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在小区供配电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后,开发商还需要向供电企业提供部分固定资产,然后进行统一管理。

5、结语

小区内部的电力设施建设及其维护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电力部门可以采用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的方式切实保证供电部门的正常供电,这样既能够有效提高其经济效益,又能够给其日后的维护工作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谢玲琳,张清.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代建代管管理模式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5-97.

[2]何江莲.关于住宅小区配电设计探讨[J].中华民居,2011(5).

[3]张彬,付珂.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规划设计的优化[J].科技信息,2012(12).

[4]赵若瑜.加强小区配电设施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