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胡江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胡江荣

胡江荣

胡江荣(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2202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0例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的输液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所有患儿留置时间最短1天,最长6天,平均4天,无感染情况的出现。结论:护士应该不断加强自身技术水平,减少患儿及家长顾虑,提高成功率。通过沟通协调,提高护士质量,做到患者满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关键词】穿刺静脉留置针技术水平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316-01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50例患儿,男:80例,女:70例。年龄:1个月至12岁,所在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的输液方法。

2、穿刺方法

选择血管后,常规消毒穿刺部位,操作者站在穿刺侧或头侧。穿刺点选择血管远端,穿刺前旋紧肝素帽,将头皮针接输液器刺入肝素帽并用输液贴将头皮针及肝素帽连接处固定好,取下针尖保护套,排气后,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血管,右手持针翼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左手持“Y”,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持针座,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抽出针心。穿刺成功后,将透明敷贴固定在穿刺部位,使敷贴紧贴皮肤,将留置针固定牢固,然后将肝素帽端反折固定于头部,并注明留置日期,操作者姓名。

3、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3.1进行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的血管,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受伤的静脉。

3.2静脉留置针应用期间嘱家长看管患儿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外展、旋转、抓挠、揉搓,至导管对血管内壁机械刺激。

3.3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留置针留置成功后每周更换敷贴2次,并进行皮肤消毒。发现穿刺针眼处有渗血时,应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针眼处红肿局部有渗液应立即拔除留置针。

4、封管

4.1封管液的选择及剂量:封管液的浓度为50u/ml的肝素盐水(即一支肝素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配制,封管液的剂量为肝素盐水2ml)。

4.2方法:输液结束时,关闭输液器调节器,分离针头与肝素帽,消毒肝素帽,直接将注射器刺入肝素帽内,先缓慢静推3ml生理盐水,再推入2ml的封管液。封管时边推肝素边退针头,肝素帽内不留空隙以达到管内充分肝素化,同时将留置针上夹子夹死。

5、护理体会

5.1加强沟通:为配合穿刺成功,沟通对于儿科护士来说非常重要,每个孩子都是家长手心中的宝,护士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多与患儿沟通,鼓励安慰患儿,对家长也要耐心做好讲解工作,使家长和患儿主动配合护士的静脉穿刺,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5.2学习相关知识,提高熟练度。护士要多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多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平时多练习,不断总结学习经验,提高熟练度。

5.3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穿刺时患儿一般会哭闹,不配合,导致家长情绪烦躁激动,所以作为一名儿科护士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保持情绪的稳定,善于排除外界的干扰,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6、讨论

通过以上的措施,150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短1天,最长6天,平均4天,没有感染出现。因此,护士应该不断加强自身技术水平,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减少家长因穿刺带来的焦虑和心理压力,缓解了医患关系,提高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唐小艳,周桂菊,潘宏芳.静脉留置针应用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58-60

[2]王贵梅,谢少情.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3):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