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有效性

方敏

新疆伊宁市第八中学方敏

【中图分类号】G537.3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4)11-0001-01

2013年10月本人有幸去了山东昌乐二中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完全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看到完全新颖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大课间,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切都令我惊叹不已,激动不已,兴奋不已,羡慕不已,使我感慨万千,甚至有一种冲动也想参与其中,特别震撼我的是课堂上学生的自信,自律,自主,自学的学习方式,无论从初一到初三还是从高一到高三学生的激情讨论,文本表达,展示提升,质疑提问,都令我陷入深深的反思:从我自己上学当学生,到我走上讲台当老师至今已有三十年,我觉得我在学习方式上,教学方式上从未体验过如此的快乐,短短的几天,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令我欣慰的是我还有幸看到这样的课堂,看到这样的教学模式,还能有时间好好反思自己的课堂,力争加以改进。

新课改极力倡导转变学习方式,调整教学关系,优化课堂结构,课堂效益最大化,创设学习环境,而合作学习是课堂改革的核心。以下是我的点滴尝试:

一、具体的分配原则和实施方式

以学生期中考试成绩为依据,男女生搭配,按每个学生的第一次期中成绩,均衡分配,使分配后的小组平均分基本相同,小组按学科成绩分ABBC层次,全班有若干个A号、B号…从而老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各个层面,可根据编号在课堂上随时随机叫同类同学回答各组的情况或问题。比如老师可以让每个组的A号或某号进行比较背诵速度、进行单词、短语、翻译的速度、准确率等等,老师也可以对组与组之间开展以上竞赛,从而激发各组的学习热情,创设积极竞争的学习氛围等;选派一名认真踏实的组长负责,由小组内民主产生、组织小组内全员的管理和学习,同时小组长兼任小组内的纪律委员,再选派一名组员担任记录员。

二、课堂具体操作方法

我们知道课堂的核心理念应该是自主--合作--探究,要想完成这一理念就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一是由被动学向自主学的转变,二是由独立学向合作学的转变,三是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的转变,要想达到这三个转变,就必须真正依据“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梯度的题目,题目设置分A、B、C三个层次,在保证A、B层学习有效的同时,也满足C层学习需求,确保不同层次同学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程度提高,那么课堂设计的学案和小组合作是关键,课堂上指望一个老师带五六十个学生,再苦再累也不会带出有效来,一旦把小组变成“动车组”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在英语课堂的设计中我会尽力通过教学内容以学生小组为主线,设计问题,由小组长负责分工组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无论我在设计听说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词汇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我都会精心设计学生的学案,将难度降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能力,使课堂具有有效性;

三、各种课型设计的过程

常常是以图片导入:词不离句,激活有关词汇,以小组活动为载体,借语言实践培养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四技能相结合,以听,读带动说,后达到写的能力,将话题延伸,大胆整合教材内容,化难为易;例如词汇教学,我会采用1)词不离句练习:选每单元高频率词进行造句练习,或程度较好的同学编写短文,小组互改后上交,进行批改反馈或面批。2)仿句练习:根据课文重点句型归纳,每单元要求学生背3-5个句子,后进行仿写练习,小组对号检查。3)翻译练习:根据不同话题的词汇,课堂上翻译3-5个句子,再把句子连贯起来,组成一篇小记叙文,或者写5-8句话的日记;通过课堂这种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英语词汇学习的方式也改变了;再如我在设计语法教学:定语从句时,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先给学生展示5个定语从句,让学生去猜描述的是谁,什么地方,什么东西,什么时间等,再进行一个竞赛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写出5个定语从句,让其他学生去猜描述的是什么?比如:本班的班长,英语老师,班主任,校长,某个游戏,明星,伟人,电影等,然后给学生一些英语定语从句让学生去猜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些词,比如说:宅女、宅男、山寨、雷人、剩女、卡奴、团购、学霸、人肉搜索,麦霸等,最后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一首由定语从句组成的打油诗,绕口令,一节课中学生既掌握了定语从句的基本用法又乐在其中。

四、给学生搭建学英语的平台

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搭建平台,从每堂课的3分钟平台、5分钟,10分钟平台,到20分钟的平台:例如,每节英语课前我会让学生轮流进行英语汇报,内容可以是自己的英语介绍,或所看故事介绍,或自己会唱的英文歌曲,或自己喜欢的英文诗,或新学的英语绕口令,英语谜语等等;每周利用一节英语课或者前半节课20-25分钟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文抽签朗读接力赛;短语抢答接力赛;口语演讲比赛,英语作文比赛、英语词汇大王,对话表演等,总之让学生平时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不断给予鼓励与指导,站在台前学生有了自信,小组有了团队意识,形成氛围后,学习风气一浪超过一浪,坚持下去,效果很好。

五、给学生课后留“有声”的作业

英语学习中,学生常常只在英语课堂上有“有声”英语,大多数学生课后只看不读,处在“无声”的语言环境中,就是我们常说的“哑巴英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还提前3天或1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落实到组长,让学生课后自己朗读陌生的文章,例如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这是学生在没有教师的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英语新知识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新内容的空间,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我从高一开学一直坚持到现在,课后学生大声朗诵达到熟读的程度,在早自习期间让学生大声朗诵,大声背诵,轮流领诵,背诵,学生的自信心有了,学生背诵小故事的态度转变了,比赛积极了,主动了,小组成员之间和谐,友善,互帮的氛围越来越浓,并且逐渐获得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和实力去展示;

六、小组合作学习面临的困惑

接踵而来的许多问题也让本人困惑,纠结,比如小组的组合没有考虑性格特征,语言表达能力,个人的学习习惯,同学间的关系等问题,使得个别小组没有起色和变化,课堂上个别小组的成员不作为,学生学习角色没有转变,还停留在“等,靠,懒”的阶段,做了思想工作,帮助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之后,仍然停滞不前,没有进步,这类学生存在学习问题的因素很多,有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态度,家庭等等问题,作为我还不能急于求成,还需要做细致,耐心的工作,目前本人在考虑是否把所教的班级重建小组,还是维持原样,做微调,进行小面积的变动;

只有课堂洋溢生命气息,才会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自主活泼地成长。只要我们想办法能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主动起来,活跃起来,自信起来,表达起来,我们的英语课就具有有效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就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每人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会汇成一大变化,我们就真正做到了课堂上教与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