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设计探讨

陈琳权苑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655000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当代医学科学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基础学科,与临床学各科、药学等联系十分密切,已经成为医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如何更好地设计医学微生物课程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文章将立足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未来发展趋势,对课程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课程设计

前言

近年来,信息时代背景下,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需求,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设计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合理的课程设计,能够突出学科特色,强化学生对学科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因此,加强对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设计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科学调整理论与实验课程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是医学院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无论是临床专业、还是影像、检验等专业,均需要学习该门课程,但是,每个专业特色及侧重点不同,一概而论的安排课程,势必会影响专业人才发展。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要结合各个专业特点,合理安排理论与实验课时,例如:针对临床专业来看,作为临床医疗活动的重要主体,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好的动手能力,为此,要适当增加医学微生物学理论及实验课时,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实现学以致用目标;而针对小专业而言,在日后工作中,涉及该方面知识较少,可以在课程设计时,适当减少该学科学习,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避免顾此薄比现象的出现[1]。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开展的核心,其选择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效果。因此,院校在选择教材时,要充分考虑本校学生及专业特点,选择知识难度适中、范围合理的教材,并坚持先进性、系统性原则,结合近年来出现的新病原体流行特点,更新教学内容,如:增加禽流感等内容,始终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前沿研究成果相关内容,另外,受到区域性特点的影响,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时,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突出教学重点,例如:云南某院校,结合当地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的病原体,将恙虫病、钩体病及鼠疫等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内容针对性,为培养专业化人才提供极大帮助。

三、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

传统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发展需求,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成为未来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教育者要重视对教学模式的研究,立足于专业教学目标,将临床疾病作为主要题材,根据具体内容,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及情景式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将执业医师考点等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医学微生物学科学中涉及到的细菌、病毒及真菌等种类多、且体积微小,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如Flash、视频等软件)展示微生物形态,增强学生对微生物形态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

四、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设计重点在于实验,而实验室作为开展实验活动的重要载体,需要加强对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首先,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并进行适当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确保对实验器材等要素的规范管理;其次,积极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减少由于违规操作对实验器材的影响;最后,充分利用教学改革契机,加大实验室硬件建设力度,如扩充实验室面积、增加仪器设备等,为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设计提供更多支持[2]。

五、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生是教学主体,而教师是教学的根本,二者缺一不可,缺少高素质师资队伍,无法培养出高质量专业人才。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是课程设计发挥积极作用的重中之重。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别,并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且能够将其运用于临床教学过程中,聘请资深教学专家作为师资带头人,合理调整和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并重点培养年轻教师,为年轻教师提供出国深造和学习的机会,始终保持科研活力,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考核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教师能够不断学习和研究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推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稳定、快速发展。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设计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适应现代教育趋势等方面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教育者要明确认识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并结合当下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整和优化,通过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分配、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及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等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为我国医学领域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超群,吴移谋,张艳艳等.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10,18(03):259-261.

[2]马伟峰,范宏英,龙北国等.研究性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20(0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