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组胺治疗变应性咽炎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组胺治疗变应性咽炎的临床观察

徐建芳

(荥经县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200)

【摘要】目的:关于变应性咽炎,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抗组胺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变应性咽炎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及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患者7天、14天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两种药物治疗7天后,其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的减轻,14天后,患者病情显著好转,前后数据经过对比,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变应性咽炎患者,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变应性咽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13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恶化,人们长期处于该种环境下,会导致其罹患各种呼吸道疾病,变应性咽炎即就是其中一种,该病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了66例患者,进行变应性咽炎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咽炎患者66例,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对象,经过临床诊断,其均属于临床变应性咽炎的诊断标准,且其咳嗽的时间,均超过了21天。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在20~60岁,平均年龄在(42.1±0.6)岁;两组患者,其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经过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患者服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即为孟鲁司特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073420H6生产企业: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患者需要每天在睡前,服用1次,剂量为10mg,连续服用14天,为一个观察疗程;服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即为西替利嗪(批准文号:国药准字41290401H生产企业:珠海安生凤凰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患者每天服用1次,剂量为10mg,连续服用2周。此外,还需要每天服用3片的甘草片,促进其止咳。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其治疗效果的不同。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标准,对其病症改善情况(临床症状、咳嗽情况、喉咙干痒情况),进行详细的评分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经SPSS19统计学软件实施相应分析,计量资料经(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经(n,%)表示、χ2检验,当数据对比结果P<0.05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服用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物,以及止咳药物,进行了治疗,其治疗结果为:根据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患者接受上述药物,进行7天的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咳嗽情况、喉咙干痒情况,得到了缓解,较之于治疗前,对比明显,组间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进行了14天的治疗之后,其评分较之治疗7天时,组间对比明显,其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数据对比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患者的治疗前后结果评分的分析对比

3.讨论

变应性咽炎,其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其病因多为患者罹患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所致[1]。临床表现为:患者的喉部出现了发紧、发痒感,且伴有着刺激性的干咳,鼻部会出现鼻痒、喷嚏、鼻塞等情况。该疾病的致病机制是,患者接触到致病原之后,导致患者产生了一系列的,由其体内IGE介导的疾病,临床上,该疾病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在患者体内发生作用的介导,其主要是组织胺、白三烯、激肽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大量释放,使得患者的咽喉部位的黏膜,出现了充血、水肿情况,即就是高敏状态,之后在变应原的作用下,导致其粘膜处,出现了反应性炎症。目前在临床上,该疾病多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2]。使用抗组胺药物,可以使得患者体内的组胺竞争细胞膜上的组胺受体,与该药物的物质成分,发挥出受体作用,继而有效的抗拮患者体内的炎症。常用的治疗药物为:西替利嗪、录雷他定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其可以发挥抗炎症的作用,减少变应原对其起到的刺激作用,常用药物为孟鲁司特钠。一般患者服药一周后,其临床症状会得到有效的缓解,服药两周后,其基本可以痊愈。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两种药物,进行疾病的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其症状,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的66例,服用了两种药物治疗后,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可知患者罹患该疾病后,其喉部咳嗽属于:阵发性的咳嗽,以及刺激性的咳嗽,少部分患者伴有着痰液。其中的60例患者,在夜间,出现了间或的咳嗽,给其夜间睡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经过临床效果调查,可知所有患者在咳嗽时,均出现了咽部的干痒情况。针对患者的上述情况,对其施以白三烯受体抗结剂药物,以及抗组胺药物、止咳药物,进行治疗,可知患者服用上述药物后,在治疗一周后,其症状得到了缓解,治疗两周后,基本得到了痊愈。组间各项数据,经过详细的对比,具有较大的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变应性咽炎患者的治疗而言,使用白三烯受体抗结剂,以及抗组胺药物,联合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尽快将疾病治愈,提高了其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该病症的治疗中,广泛的推广应用[4]。

【参考文献】

[1]王春燕,温晓慧,刘锦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组胺治疗变应性咽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23:4298-4301.

[2]史旭娇.变应性咽炎患者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组胺治疗的临床疗效[J].生物技术世界,2016,03:199.

[3]郑显东.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组胺治疗变应性咽炎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06:135-136.

[4]马彦红.变应性咽炎的临床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6,2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