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思考王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思考王磊

王磊

(杭州永墨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供电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增强的用电需求,而其他能源的利用程度低,开发新能源难度较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电力系统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效性的特点,不仅能够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能够提高电力能源的使用效率,因此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思考

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是发展初期,又可称之为馈线自动化系统阶段。这一阶段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刚刚开始对配电自动化进行尝试、试运行。其尝试内容包括变电站到用户之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研究,主要功能是日常用电检测及优化,故障情况下进行故障检测、隔离以及故障修复等。但由于这一时期的科技水平有限,以及认识不足、设备简陋、配网架构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使得这一阶段的自动化探索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但却为后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第二阶段是反思阶段,又称配电自动化系统阶段,为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十年。经历了配电自动化初期的尝试及探索,人们开始进行反思与总结,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阶段人们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更为理性、条理,研究、试点工作稳步进行。这一阶段人们利用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实现了配电网络的实时监视、协调、分析、设备自动化操作等功能,实现了配电网数据收集与分析、电网地理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等功能,实现电网远程监视与控制,故障及时发现、分析及处置,合理隔离故障区,提高了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并在这一阶段制定出了新的行业标准,使得配网自动化技术更加规范、科学、合理。

第三阶段是发展阶段,为2010年至今。经过了第二阶段的发展,我国的拍完自动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基础。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这给电网的日常维护以及出现故障时故障的定位及诊断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促进了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发展至今,该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全覆盖,实时监管整个配电网实时分析和处理各种配电网问题,同时支持客户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调整配电计划。这一技术的发展使得配电网可以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供电企业的要求,实现供电企业的可靠供电。相信,随着人们的不断研究,这一技术必将更加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朝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二、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虽然我国对电力系统配网的自动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在不断加大,但真正用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资金还是相当少。由于资金量的不充足导致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建设相对滞后,远远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投入的资金量不足,造成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布局不够合理,在对其改造的过程中,由于资金匮乏而不能进行完全、系统地改造,甚至有部分供电设施因年久失修,导致输电中断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供电可靠性和供电安全性,由于资金限制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发展。

(二)配电网管理混乱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中具备的电力资源种类繁多,各个企业间的各种资源整合到一起的难度相对较大,并且在同一企业中各部门内部信息的共享能力也比较不理想,使得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分享程度较低,各种信息沟通不顺畅,信息滞后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信息的不流畅,导致配电网管理出现紊乱的现象,管理中出现混乱将直接导致电力配网系统做不到安全、高效运行。

(三)过度追求新设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不断引入更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用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中。但由于在设备资产的管理方面缺少全局观念和长远的考虑,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实际建设中过于依赖新设备、新技术,从而忽视了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情况,致使新设备与旧设备无法进行匹配,整个系统难以高效运转,因此未能实现整体最优化的运行效果。

三、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策略

(一)重视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国家相关部分和电力企业应意识到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对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对配网自动化建设投入更多的财力、人力以及物力,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关注度和支持,针对长期以来资金投放不足的问题,制定相关制度,确保配网自动化系统尽早建成。

(二)加大对调控人员的要求

首先,在运行调控和维护管理方面,需要调控人员对电网的运行调控以及对电力设备日常运行情况的进行实时监测、远程遥控操作等,当调控人员将调控指令下达到维护操作站时,电力系统配网与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开展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现场操作、故障维修等工作;其次,调控中心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电网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及运行的实时数据信息,制定出科学高效的调度运行技术,并且还要掌握电力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一旦电力系统出现运行故障,需立即下达故障处理的命令,安排人员及时排除故障、进行故障维修,配网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够大幅缩短故障的处理时间,提升电力故障应急处理能力,而且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

(三)加快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与改进

供电企业更应该顺应市场需求,加强对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与改进。首先,加速电力系统配网的建设与改进的过程中,企业必须了解整个自动化建设与改进的过程,以确保能够优化、升级整个电网系统;其次,为了能够满足电网用户高速度、高质量的用电需求,加速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与改进,供电企业应重视优化电力系统计量装置的配置,使用智能化的先进设备和材料建设电网,实现电力系统配网自动调节与控制功能,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用电需求,加快实现电力系统高速运行以及安全运行的预期目标。

(四)建立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统

在原有的电力设备基础上,通过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建立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统,从而进一步完善电力系统的硬件管理和修复,在该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管理修复系统和硬件支持系统能够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中,得到实际应用,从而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故障或错误,实现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智能化的目标。建立电力硬件支持系统,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建立该系统有利于收集系统运行的相关数据信息,并对相关数据信息加以分析,准确计算电力系统是否存在故障,进而对其进行修复;另一方面,该系统可以在日常任务中完善电力系统,并对配网中的信息进行修复、监督,确保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复原。因此,建立完善、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统是保障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五)采用灵活的运行调控管理

电网运行的监测和操作控制,是由不同专业技术水平的电网调控人员共同来完成的,为了更好地实现不同专业技术水平调控人员在管理上的需求,供电企业应加快完成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工作,在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中,采用责任分区的管理模式,实现配电网的运行、调控、管理智能化,在调整管理模式中,采用统一整合管理模式,包括调度员、自动化人员以及抢修指挥员等,针对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以及人员职责和配置情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调整预案,促进管理方式朝着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实现配电网运行、维护、维修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配网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

在我国的配网自动化发展过程中,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从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供电可靠性出发,结合实际情况,理性面对电网现代化建设,合理设计配网结构,新旧结合,利用新技术真正解决当前供电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的不断研究,配网自动化技术将会更加成熟,系统结构将会更加趋于合理,供电水平将会更加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卫斌.配电自动化改造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03).

[2]翁安生.浅析配电自动化规划思路[J].广东科技,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