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赵美玲

陕西省府谷县老高川学校赵美玲

【摘要】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也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它具有广泛的思想涵义。语文学科既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也是素质教育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8【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156-0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也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它具有广泛的思想涵义;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语文学科既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也是素质教育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课堂学习方法的转变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存学习中自主选择,独立思考,采取不同方法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而素质教育也反对强迫、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要求从人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尊重人的自由选择,充分展现人的无限潜能将素质教育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可使得每个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成长。如在识字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就字认字的做法。而是引导学生看字形、想字义、悟字理,用生字编故事,让他们通过合理丰富的想象感悟汉字的造字规律,揭示汉字符号蕴涵的字理结果学生不仅能又快又牢地记忆生字,还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例如:“坐”字可以这样记忆:“两个人坐在土上。”再如“吃”字,学生常常写成“口气”字,所以我常常提醒他们有剌卡住喉咙,吃不下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二、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奠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学会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要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为此,我们应着力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大语文”教育观的基本含义是:发展学生广阔的的语言天地,除课堂教学外,开展以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外活动,开展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学校以语言为工具的各种教育活动、日常生活、看电视听广播等,发展学生的语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要破除那种把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观念是先导,只有我们都树立了正确的“大语文”教学观,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灵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去实施素质教育

三、优化训练程序,促进学生能学习

施教之功,重在练能。通过科学的训练,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从而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小学语文“能力训练”实验教材设计的训练系列、训练方法,要求训练做到目标明、训练实、负担轻、效果好,充分体现了实施小语素质教育的这个关键。具体表现在:教材优势,口语能力训练实验教材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读写训练系列。课文后的单项,单元后的多项练习。一册后的综合练习。这三类练习,各具功能又相互联系。阅读单项练习有讲读例文后的记忆性练习,巩固例文后的巩固性练习。自学例文后的运用性练习。作文单项练习有《习作例文》后的吸收性练习和模仿性练习,《病例分析》后的预防性练习。单元后的多项练习属创造性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会的读写方法独立练习。一册后的综合练习目的是复习巩同本册所传授的读写知识,沟通各项能力之间的联系。发挥整体训练的优势,强化素质训练的程序,提高素质训练的效果这个训练序列符合“接受模仿——主动操作——创作运用”小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每篇课文后的作业均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题的选编力求做到:有趣、有序,围绕能力训练项口,突出素质教育要点。教法优势:把训练引进课堂,课堂教学变“繁琐的分析”为“扎扎实实的训练”,改变了传统教学“讲得多练得少”、“练得乱”、“练得杂”的现象,做到向科学的训练要质量。

四、开展课外活动、促进素质教育有效开展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恰当地、有目的、有计划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常见的有朗诵、讲故事比赛、讲演、辩论、创办墙报板报或油印小报、举办书法、作文、读书笔记展览、参观、游戏活动等。课外活动安排要突出其趣味性、新颖及时性、实践性、创造性、独立自主性的特点。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强化示范,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要向学生介绍方式方法,并大胆放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3分钟朗读训练安排:学生轮流进行,或朗读全文、或朗读片段,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好语调和节奏,还要读出感情。通过朗读训练,培养了读书习惯。让学生在熟读中掌握了思想内容,领会了文章的表达艺术。通过有表情的朗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实践证明。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教育小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培养和激发自己课内外阅读的学习兴趣,给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创设更多发展的空间。从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人手,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勇于语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者应具有的起码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