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施工方法创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梯井施工方法创新分析

张凤辉

张凤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300222

摘要:电梯井是三宝四口中的一口,是安全事故的频发地,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电梯井支模作业传统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或工字钢作横梁或斜梁搭设支模平台,搭设费用大:钢管脚手架从基础向上搭设需用大量的钢管、扣件、脚手板,分层卸荷需要预埋工字钢等,支架不稳定: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越高,支架越不稳定,容易失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使活动平台在施工中便于操作,就位固定,减少工作量,也为了减少安全隐患,项目技术人员研制了一种搭设省时省力、安全稳定的定型化移动式操作平台。本文针对影响电梯井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控制电梯施工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电梯井;施工;方法

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一系列控制措施应用于电梯后,有力的控制了电梯井壁墙的偏差,将剪力墙厚度偏差控制在了5mm之内,且剪力墙平整度往往不超出8mm;使井筒垂直度偏差值在30mm之下且≤H/1000;井筒长宽对中心线允许偏差±25~0mm;对电梯井上下层交接处的施工做到了平整、自然。总体来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明显的效果,且受到了电梯安装配套单位、建设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及的一致好评,使社会信誉得以提升。

1制约电梯井施工质量的因素

我们承建的高层建筑在进行施工时,分析了电梯井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主要的制约电梯井施工质量的因素做了归纳总结,这些因素包括:上下层楼板处发生错台及位移;四个阴角和电梯井内侧墙面的垂直度偏差过大;剪力墙面平整度不符合规定;剪力墙厚度控制偏差较大;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得力等。这些因素与施工质量直接相关,使电梯的安装不能顺利进行。我们在施工实践中,通过不断提高、研究、改进和探索,归纳出对电梯井质量问题进行控制的办法,确保工程质量稳中有升,以下是控制的具体措施。

2控制电梯施工质量的方法

2.1电梯井上下层接槎处错台的控制

在电梯井上下层的接槎处,因未牢固固定模板根部,而进行振捣混凝土时发生胀壳及错台和位移。鉴于此,需选用托架支撑固定模板根部,具体做法是:选用超出Φ25的园钢(其规格可根据承载力计算)制作成直角型穿墙杆,将规格为100mm×100mm的方木设放在内部,以便对宽度进行控制,再在托架内设置内模,使用两块三角形楔木楔上,来固定模板。最后进行校正时,沿下层剪力墙轴线处理,直到其达到设计规范。实践表明,以上措施和方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没有发生错台,楼板交接的地方也很平整、自然。

2.2电梯井剪力墙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

电梯井剪力墙模板工程常采用“筒模”型式。“筒模”由模板、角模和紧伸装置构成,该型式具有形式简单、装拆便捷、施工进度快、劳动效率高、整体稳定性好和使用安全等诸多优点。施工当中“筒模”的模板采用四面模板,以大型钢模板组合拼装完成。一个单项工程完成之后,整体拆除后进入到下一个单项工程按照相应工程所需的尺寸重新组合拼装。角模则采用三铰链角模,三铰链的转角位置均设铰链。而紧伸装置则常用分散式

2.3控制垂直度

控制垂直度,即对电梯井四个阴角的垂直度及剪力墙内侧墙面的垂直度实施控制,它取决于,准确传递及设置电梯井标准点决定着垂直度的控制,也是垂直度控制的基础。

从设置标准点着手,选用的槽钢要呈“十”字交叉型,平面向上,在电梯井对角线的铁件上将其顶端焊接,需预先埋设铁件,然后将一块铁件焊在交点处,铁件的规格为100mm×100mm×5mm,再根据图纸,在钢板上投测标准点,为便于投测,采用钢冲冲上标准点,且涂上颜色。完成设置标准点后进行投递。投递时常运用的方办法是:在电梯井剪力墙模板初步立好后,利用由脚手钢管制作的井字型钢管作为支撑,上下两道,钢管顶端套于穿墙杆上,要求钢管有准确的长度,待井字型支撑就位,再通过钢丝(可用0.5mm)将对角线连接,选用10kg重锤校对角线的交点进行校对,选取钢管来支撑于电梯井筒外模;也可在浇捣楼板时,预埋“Ω”钩,采用带有花篮螺丝的钢丝绳拉住剪力墙模板高度的1/3处,然后通过对花篮螺丝的调整,使标准点和交点重合。待上下的交点重合后,再对阴角的垂直度和剪力墙的轴线进行校对。

2.4剪力墙平整度的控制

模板平面的平整度决定着剪力墙的平整度。进行模板的制作时,需严格控制表面的平整度,实施时需随时跟踪调查,及时反馈信息,纠偏时要适时适度,保证模板表面平整度不超出5mm的允许偏差的范围。

模板表面平整度决定剪力墙的平整度,另外,模板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还决定着剪力墙的平整度。除可运用井字型钢管作为支撑外,还可套筒安装在内外模版间的穿墙杆上,这个套筒可对剪力墙厚度进行控制,加强模板的刚度及组合强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剪力墙的平整度。

2.5模板稳定性及刚度控制

由竹(木)胶合板拼装而成的模板在设计安装方面需要严格的强度和刚度验算。如层高为3m左右的电梯井剪力墙模板工程,其方木内外楞中距通常为400mm~500mm不等,截面大小尺寸为60mm×80mm,水平外楞分设三道,电梯井“筒型”外模的外钢楞和楼地面支撑系统的水平扣件紧固连接。有时候为了方便拆卸,也可在外钢楞和楼地面支撑系统之间加设水平钢管并以扣件紧固连接。

2.6电梯井剪力墙厚度控制

电梯井剪力墙的厚度控制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定型钢筋控制。定型钢筋一般为14mm~20mm不等,要求该钢筋的长度要与剪力墙厚度一致,施工中可将定型赶紧和剪力墙中两排竖向钢筋垂直焊接,也可以采用钢丝绑扎的形式。(2)穿墙螺栓及套管控制。模板安装过程中要求套管和模板表面相互垂直。(3)采取双控的方式进行施工。实施控制时通过定型筋来完成,定型筋由短钢筋制成,长度与墙的厚度相当,布置时采用梅花形,按照计算,采取约为1.2~1.5m的间距较为适宜,在墙的两排竖向钢筋上焊上定型筋,定型筋的两端将模板顶住,可使模板刚度增强,同时对剪力墙厚度进行控制(4)若要对墙的厚度进行控制,可将钢管通过混凝土预制的套筒套在穿墙杆上。套筒的长度与墙的厚度相当,将螺帽拧在模板外缘的穿墙杆两头,对墙的厚度进行控制的同时,套筒对模板也起到了支撑作用。

2.7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一个薄弱的环节就是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可通过挂混凝土块的方式对保护层厚度实施控制,但结果往往都是发生位移或压碎,并未取得较好的效果,钢筋保护层也过薄。因此,需适度的处理定型筋,令其也能对保护层厚度进行控制。可使用粉笔将控制线划在定型筋上,取与墙身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加上箍筋的直径与两端的挑出长度相当的定型筋,依照墙两侧竖向筋及控制线的位置点焊定型筋的两端;也可取与保护层的厚度相当的定型筋两端挑出长度,划上控制线,再依照墙两侧的箍筋及控制线的位置点焊定型筋的两端,这样在模板合模后,定型筋顶住模板,从而达到控制保护层的目的。

3结语

工程主体施工时,电梯井是个安全事故易发地,一般采用落地式或工字钢悬挑钢管脚手架,由于搭设较高,存在安全隐患。且成本较高,操作不便。根据项目实践设计一种定型化的工具化型钢操作平台,具有安全、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操作平台的应用可以大大减轻施工强度,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李勇,模板混合提升方法在电梯井施工中的使用[J];山西建筑;2012,(22).

[2]霍明华.对深基坑条件下降水施工注意事项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4,10:64-65.

[3]侯卫泽;电梯井剪力墙模板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09,(12).

[4]张文燕.管井降水技术在基坑施工中施工工艺和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228.

[5]刘汝平;电梯井剪力墙的模板施工[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

[6]罗中来,赵新文.定型筒模在电梯井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