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专业结构优化及课程设置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金融工程专业结构优化及课程设置探索

孔诗彤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长春市130117

摘要:金融工程专业是一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兴学科,融合了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又吸收了数学、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的精华,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各类金融问题。但在实际开展金融工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困惑。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金融工程专业理论,并且能够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是各个高校开设金融工程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金融工程专业结构的优化及相关课程的设置。

关键词:金融工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

一、金融工程概述

金融工程是以一序列的现代金融理论为基础,运用一定的金融或工程化技术方法(如数学建模),研究和解决特殊问题,满足金融市场上特定需要,其结果是产生创新型金融产品和创造性解决方案。学生在学习金融工程时将会学习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运用、定价及金融风险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金融工程专业教学问题

1、学生知识储备不足

从金融工程的特点可看出,学生在学习金融工程时需具备金融学基础知识、数学知识和一定统计软件编程能力。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在数学和软件编程能力的知识储备上非常不足,当所讲授的内容涉及到统计学知识或数学模型时,学生普遍反应很多统计学或数学知识没有学,具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2、学科设置相对落后

在国际上,高校金融学科发展比较成功的模式通常有两种。即“经济学院”与“商学院”两大类模式。“经济学院模式”为主的高校侧重于宏观金融的教育,例如开设货币银行学、宏观政策、宏观监管、国际金融学等方面的主干课程;“商学院模式”为主的高校侧重于微观金融的教育,例如开设公司金融等方面的主干课程。众所周知,在现代金融领域中,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推进、现代科学技术在金融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宏观金融为主导的地位正在弱化,而微观金融逐步崛起。在我国高校开展金融工程学科筹建过程中,没有十分成熟的课程设置,将难以跟上国际一流的步伐。

3、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较少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于发达市场国家,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也相对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市场国家,国内教材的编写也多借鉴国外经典金融工程教材。虽然金融工程专业和课程已在我国高等院校设置多年,但是我国衍生产品市场发展仍然滞后、衍生产品缺乏,导致教师在教授金融工程时多是从理论上教授,很难联系实际,即使是联系实际,也大多只能以发达市场国家为例,但发达市场国家的相关衍生产品对于学生来说还有一定距离,很难和中国实际联系。

三、金融工程专业结构优化

要细分专业,以满足不同学生自身能力及其对职业的规划;丰富专业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扩展需求。根据金融行业及历年学生就业情况,将金融工程专业定位为面向证券、商业银行、保险、基金、投行等金融行业,并细分为两个专业方向:金融实务类方向和金融数据分析与风险管理方向。金融实务类方向培养旨在具有较扎实的现代金融经济理论、金融产品的理论知识;注重金融实务基本技能的培训,具有运用金融工具和投资决策等方法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金融产品投资分析、金融产品市场营销策划、简单数据分析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金融数据分析与风险管理方向的培养旨在具有较扎实的现代金融经济理论、数理统计方面的理论知识;注重量化投资分析、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具有运用金融工具和数理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量化交易投资、金融风险管理、金融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四、金融工程课程设置优化

1、科学分配课程的不同教学课时

一方面,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方式将不同的课程划分为讲授课程和实践课程,其中实践课程又分为单独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讲授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第一层次的能力,即掌握金融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根据学习金字塔法则,以传授给他人、实践、讨论等方式为代表的主动学习意味着知行合一,因而是高效的学习方式,而以听讲、阅读等方式为代表的被动学习方式则是信息留存率最低的学习方式,因此,理论讲授的课堂形式应该包括教师讲授、学生讲授、课堂辩论、小组作业等,这些形式的嵌入使用可以更好地提高知识的传授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金融工程的基础理论。类似统计软件实训、证券投资交易实训、商业银行业务实训等课程可以开发为独立的实验课程,而金融认知实训、投资组合交易实训等则应开发为综合实践课程。

2、重新修改培养方案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学生数学知识和软件能力的培养,如加设计量经济学实验、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和经济与管理软件实验等课程,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更为合理,保证了学生在学习金融工程时已具备了金融学、数学和统计软件编程能力等知识储备。

3、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学校应积极建设金融实验室,其目的在于希望学生在对银行、证券等业务的模拟交易的实验中,对我国金融市场现有的各种基础产品和衍生产品能有基本的了解,了解其收益和风险,从而能运用金融工程知识为特定需要“量体裁衣”设计新产品,对现有产品进行定价。

4、具体课程设置内容

5、实践平台的建设

实践平台是在学校的统一管理和安排下,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可以增长和利用专业知识的活动,包括竞赛、科研训练、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等等。与金融工程专业相关的竞赛包括“大智慧杯”模拟炒股比赛、“工商银行杯”大学生银行产品创意设计大赛、中金所杯金融期货及衍生品知识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等,以各类大赛带动和促进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包括调查报告、实践报告的撰写。学校还可邀请金融界权威人士举办金融热点问题讲座,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社会实践包括金融服务主体活动、金融知识教育活动等等。通过这些课外实践平台的搭设,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同时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6、实践教学师资的建设

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参与配合,以及师资力量的支撑。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除了要具备金融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金融机构实践经验。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与金融机构工作部门的接触,甚至为教师创建机会到金融机构轮岗培训,增加教师的实践教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吸收金融机构的人员到学校承担实训课程教学,扩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结束语

金融工程是金融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为了满足金融工程专业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金融工程专业结构的优化及课程的合理设置,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庭强.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114-115.

[2]何静.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5,24:95-96.

[3]王旭霞.金融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4,04:159+161.

[4]郑玉华,李晓庆,储小俊.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研究性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4,34: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