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张晓娟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湖滨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472000

【摘要】目的:研究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我院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和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完成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差异较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结论: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过程中可以首选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泮托拉唑;西沙比利;胃食管反流;疗效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属于临床消化科的常见病症,多为患者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如食管造成,引发患者的胸部灼热等症状,并可以造成患者的食管、咽喉等部位的损害。临床需要及时对病症进行治疗,降低患者并发症,如食管狭窄、食管癌等病症的出现,本次研究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8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胃食管反流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年龄在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39岁,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灼热或疼痛,反胃等症状,通过胃镜、部位B超等检查,确诊患者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临床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9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9岁,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及病史情况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口服治疗的方法,泮托拉唑40mg,1次/d,口服;西沙比利5mg,3次/d,口服。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口服治疗,每次20mg,2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患者禁烟酒,同时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检查,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异常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疗程完成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验,观察患者的反流情况和食管黏膜情况[1]。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

1.3疗效标准

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临床胃食管返流病的治疗标准进行,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为患者症状小时,胃镜检查无反流,患者食管黏膜无损伤;有效为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胃镜检查存在炎症,但有所改善;无效为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胃镜检查与治疗前差异不大[2]。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比较采用方差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在药物使用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5例腹胀症状,没有通过治疗,患者在1周内回复正常,同时2例患者出现胸闷、心慌症状,通过心电图检查,没有发现异常,1周内症状消失。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腹部隐痛、腹胀,1周没症状消失,3例心慌、乏力,属于药物使用正常反应,没有处理,3天内恢复正常。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治疗显效和有效人数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详细的比较情况见下表1:

3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的形成因素较多,属于消化道动力反面的障碍性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也较高,且在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该病症主要为患者的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反流物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主要病因就是患者的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减低。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就是提高患者的消化道动力和对抗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临床常用的方面就是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能抑制阳离子活动,选择性抑制壁细胞膜H-K-ATP酶,可以消除对食管黏膜的损害因素,西沙比利为全胃肠促动力药,能增强食管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张力,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并改善食管的清除率,加强肠的运动,并促进小肠和大肠的运转,促进胃排空,使肠压降低,减少反流。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食管黏膜损伤,达到治疗急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3]。

从治疗结果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效果更为优异,且在回访当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都较少,无统计学意义,从研究结果可以证实,联合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在临床急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上,可以推广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2-375.

[2]郭建强,谷成明.多潘立酮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新发展[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1):39-42.

[3]林三仁.消化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