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排水管道的布置与定线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3

浅谈城市排水管道的布置与定线方法

张绍萍

OntheLayoutandAlignmentMethodofCityDrainagePipeline

张绍萍ZHANGShao-ping(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阳111000)(LiaoningJianzhuVocationalUniversity,Liaoyang111000,China)

摘要院城市排水管道是排水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置与定线直接影响排水管道的功能实现,通过分析现有城市排水管道在布线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排水管道布置与定线过程中的方法和步骤。

Abstract:Thecitydrainagepipelineisanimportantpartofdrainageengineering.Itslayoutandalignmentdirectlyaffecttherealizationofthefunctionofthedrainagepipeline.Byanalyzingtheexistingproblemsofcitydrainagepipelines,thisarticleexpoundsthedrainagepipelinelayoutandthemethodsandstepsintheprocessofalignment.

关键词院排水管道;布置定线;存在问题;方法步骤Keywords:drainagepipeline;layoutalignment;problem;methodsandsteps

中图分类号院TU990.3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6-0109-020

引言城市的排水管道是改善和保护环境、控制水污染的重要市政设施,其投资占整个排水工程总投资的60%耀80%,可见排水管网的设计是否合理,将严重影响整个排水工程的投资效益,对城市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污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渗漏和损坏现象,有可能对周围的公共基础设施造成污染,甚至对居民的生活饮用水造成危害。所以,基础设施排水管道的布置与定线问题十分重要,影响着排水管道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

1现有城市排水管道布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1规划设计问题在城市的街道上,我们经常会看到马路“拉链”现象,这种反复施工的现象不仅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交通,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也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浪费。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规划设计问题。由于现场管线技术资料不足,缺乏沟通协调和统一规划指导,各单项工程未能同步实施,造成了反复施工的现象。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制定要服从城镇总体规划,要考虑城市功能分区、道路规划、人口发展、人防工程、防洪工程规划等因素,近远期规划与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其他单项工程协调配合,科学合理地构成城镇建设的有机整体。

1.2排水体制问题不同的城市中,因其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以及施工技术的差异较大,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排水体制。有些旧城市、老城市的排水管道仍然处于不尽完善状态,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大部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造成水体环境污染。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排水体制问题。由于城市的排水体制不确定、不完善,导致雨水与污废水无法分流排除,未能得到有效、合理的处理,造成了附近水体资源的严重污染,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在有些城市中也会出现既有合流制、又有分流制的情况,称为混合制,一般是在具有合流制的城镇需要扩建新的排水系统时使用较多的。在城镇和小区的排水设计过程中,关键的是要选择合理的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修、管理等。此外,排水体制也影响着城镇以及小区的整体规划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3布置形式问题有些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由于在布线时未能充分考虑地形、地势特征,选择的管网布置形式与当地地形不相适应,造成管网施工不利、运行管理不便等现象,甚至出现排水不畅通,经常出现堵塞现象,运行维修费用也随之增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布置形式不合理。不同地域不同城市之间其海拔高度和地理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排水管道的布置需要根据所在城市的具体地理环境特点进行。

根据排水管渠流动的特点,综合分析,选择多种布置形式,构成丰富的具体布置形式。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城市排水管道在布置与定线的方法上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将有待于规范和提升。

2城市排水管道布置与定线的方法与步骤2.1污水管道系统污水管道的系统设置主要由确定排水界区、明确排水流域、找准污水厂出水口、设计排水路线、设置泵站等环节组成。污水管道的系统设计对城市排水管道建设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可以为管道设计提供良好的依据和规范,有效节约投资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2.1.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排水界区即污水排水系统在设计时设置的具体界限,它以城市规划的设计规模为依据进行设置。一般地,卫生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建筑区都应布置污水管道。排水界区内,施工人员根据地形状况划分排水流域,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应使流域的分界线与地形的分水线基本一致,规定分水线围成的区域即为一个排水流域。而在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应使主干管在最大埋深的情况下,让绝大部分污水以自流的形式排放出去。

2.1.2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的选定在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镇,污水的处理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将各流域污水输送至污水厂、进行污水处理、处理完毕后排放。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起到保护收纳水体的作用。因此,在布置污水管道系统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厂和出水口位置,防止水体污染:淤将出水口设在城市河流的下游位置。于不要在出水口设置回水区,避免回水区出现水体污染。盂将污水厂设在河流的下游位置,并尽量选在靠近出水口的位置,减少排放长度。榆污水厂要选在城镇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位置,并与城镇和郊区居民生活区的距离保持在300m以上,避免污染。虞在地质条件好,受洪水威胁较小的地区建设污水厂,并留出扩建的空间。

综合考虑以上原则,在取得当地卫生和环保部门同意的条件下,确定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2.1.3污水管道的布置与定线在进行定线时,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因地制宜,确定排水路线。通常对污水管道的平面布置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地形条件、水文条件、城市规划、城市排水体制建设、污水处理情况、污水利用情况、城市道路交通情况、地下管道的分布情况等。其中,地形对管道定线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定线时,施工人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条件,在排水区域设置时,将主干管和干管设在较低的地方,以便于支管的污水排放。当建设区域的地形条件较为复杂时,应多布置几个独立的排水系统。若地势起伏较大,宜布置成高低区排水系统。

淤污水主干管的走向和数目主要由污水厂和出水口的数目和所在位置决定。如在一些大城市或者地形起伏较小、地势较低的地区,应适当地多建几个污水处理厂,增设污水排放主干道,分管污水处理与利用工作。如果城镇合建污水厂,则需另建相应的区域污水管道系统。

于污水干管在敷设时要沿着城镇道路方向,不宜选择一些交通繁忙的快车道和路面狭窄的道路,同时也不宜选择那些无道路的空地。通常污水干管一般选择在污水排放量较大或地下管线较少的一侧绿化带、人行道或慢车道下。当路宽超过40m时,可考虑增设一条污水管,避免连接支管与其他管道出现交叉,方便人员施工、维修、管理。

污水干管应将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厂作为起点,以保证良好的水利条件。

盂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主要由该区的地形条件和街道的建筑特征决定,其设置必须以方便用户接管排水为标准。当街区面积较小,污水管道采用集中式出水口时,街道支管应敷设在服务街区较低侧的街道下,为低边式;当街区面积较大且地形平坦时,宜在街区四周的街道敷设污水支管,为周边式。

2.1.4确定污水管道位置地下管线工程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应合理安排,各尽其责,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将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合理、有序、可持续性地敷设,使其发挥的效益最大化,保证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和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管线综合规划时,所有地下管线都应尽量设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辆和绿化带下,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考虑将埋深大、维修次数较小的污水、雨水管道布置在机动车道下。各种管线在平面上布置的次序,一般是从建筑规划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依次为:电力电缆、电讯电缆、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

2.2雨水管道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布置与污水管道系统的布置比较相似,但也保留着自身的一些特点。

在布置时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2.2.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在设计规划时,应该尽可能的按地形划分排水区域,进行管线的布置,要合理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坡度,尽量多采用正交式布置,保证用最短的距离重力流排入附近的水体中。

2.2.2根据街区及道路规划布置雨水管道根据建筑物的分布、道路的布置以及街坊或小区内部的地形、出水口的位置等布置雨水管道。

2.2.3合理布置雨水口,保证路面雨水顺畅排除雨水口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和汇水面积确定,以使雨水不至漫过路口。

2.2.4采用明渠和暗渠相结合的形式由于城市市区的人口较多,建筑物的密度比郊区要大许多,所以在这些地区,应当采用暗管排除雨水,暗管布置在地下,节约地面用地,虽然暗渠的造价较高,但其卫生状况好,养护起来也比较方便,而且还不影响交通。在城市郊区或建筑密度低的地方,可以采用明渠,综合各方面因素,明渠的施工成本较低,可以降低工程的总体成本。

2.2.5出水口的设置出水口的设置形式主要包括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当出水口距离水体流域较近时,水体的水位变化一般不明显,洪水水位低于流域地面的标高,同时出水口的建筑成本费用较低时,应采用分散式出水口。这样可以将洪水排放至就近水域,缩短管线距离,减小出水管径。反之,则采用集中式出水口。

2.2.6调蓄水体的布置在布置调蓄水体时,施工人员要充分利用当地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河湖水面作为调蓄的水池,从而有效地调节洪峰时的水体流量,降低沟道设计流量,从而减少泵站设置,降低成本。

2.2.7排洪沟的设置目前,城市中靠近山麓的居住区、中心区、工业区等,除了要设置雨水管道之外,还应充分考虑规划区的整体结构,在周围建设排洪沟,将分水岭以内排泄而下的洪水及时拦截下来,并引入附近水体,避免洪水的损害。

参考文献院[1]田涛.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8(7).[2]姚龙龙.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及问题探讨[J]城市道桥及防洪,2008(3).[3]武云甫,任晓燕.城市地下管线数字系统的建立与研究[J]地下管线管理,2001(3).[4]张秋平,王雯竖.城市排水管道顶管施工[J].交通标准化,2009(21).[5]付红霞.城市排水管道工程质量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6]黄贵.浅谈城市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09(14).[7]崔云.城市排水管道设计与实施分析[J].现代商贸.作者简介院张绍萍(1975-),女,辽宁辽阳人,建筑职业学院专职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给水排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