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人民医院424500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液检查法的应用。方法:从300例患者右手小指取血,制成活血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活血片结果,并对其结果做出分析报告。结果:300例患者通过活血液检查后,8.3%处于健康状态,76.7%处于亚健康状态,15.0%处于疾病状态。结论:活血液检查法能提前预测患者的健康状态,根据患者身体机能变化,判断患者疾病症状,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活血液检查法;疾病诊断;依据
活血检查法又称末端活血液形态分析,采血部位一般在末稍血管,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血液变化情况,将血液中发现的物质放大,对患者全身机能进行分析,协助患者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活血液检查法的应用,选取3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66例,女性患者134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5.4±3.8)岁;汉族268例,少数民族32例;干部87例,工人73例,农民60例,教师54例,学生26例。所有患者均知悉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被详细告知研究过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应用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提供的三维定位显微镜超分辨率系统。活血液检查前,先使用酒精棉球擦拭患者右手小指末端,对手指进行消毒,然后用消毒纸擦去酒精残留成份,待手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后,在右手小指末端取直径3毫米大小血滴,立即加盖玻片,利用金属棒将血液积聚点敲散,使气泡驱散开来。制成活血片后立即在显微镜在观察,如血小板未凝聚,则需重新采取活血标本。
1.3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数资料采取()表示。
2结果
300例患者通过活血液检查后,处于亚健康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为76.7%。详见表1。
3讨论
3.1活血液检查法的发展
90年代,由美国学者率先在医学界推出一种具有高分辨超显微作用的仪器,推动医学显微技术的发展进程。在3万倍镜下,观察活血片及干血片,无须染色体,检查结果直接明了,根据活血片中出现的征象,准确判断病症,为诊断结果的精准提供可靠保证[2]。
随后,由此发展出一种超高倍多媒体显微诊断系统,主要用来评估健康状态及疾病诊断。我国最早由宋若渠等人研制成功,运用多媒体技术,保持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将样本无限放大,是显微镜放大技术与数字化系统的完美结合。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广受业界好评。
美国学者Brodford是超显微仪器及自由基理论的奠基人,其提出的氧化学概念广泛用于亚健康及疾病状态下反应性氧中毒物质的变化情况[3]。一般情况下,机能正常代谢的时候会不断产生氧自由基,氧自由基随之与血浆及细胞相互作用,出现ROTS块,其反应了机体病理变化情况,将这种状态在超显微系统中观测,经过分析得出诊断提示,ROTS块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根据其形态大小,结合临床诊断,对机体健康状态进行预测。此种方法行之有效,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医学进一步推广。本组300例患者使用的高分辨率显微镜效果显著,有助于临床工作者更精准地分析样本状态,为后期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3.2活血液检查结果对患者机能分析情况
①血小板形态学观测:活血片制作完成后,5分钟内对其进行分析,对血小板的数量、形态大小、聚集情况及病理变化等进行观察。血小板出现聚集情况主要见于血液凝固增强型疾病,聚集程度更甚,则见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患者脾切除后,出现骨髓增生类疾病;如血小板出现分散情况,则为血小板功能障碍;血小板出现针状,一般为肝脏类疾病。
②白细胞:白细胞增加常见于细菌性感染,主要是化脓引起的感染;白细胞减少常见于恶性贫血、过敏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皮肤病及寄生虫和细菌感染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传染类疾病、淋巴细胞白血病及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减少常见于传染病急性期及细胞免疫缺陷病等。
③红细胞:红细胞血液黏性增高,出现缺氧现象,肢体乏力、嗜睡,为血栓留下隐患;工作压力大的人群红细胞流动速度比正常人缓慢,形成缗钱状;泪滴样红细胞早缺铁性贫血、恶性肿瘤及白血病中可见。
孙学健[4]学者于1998年-2000年间,对20~80岁男女近800人的活血样本进行研究,观察后得知,正常人红细胞均匀分散,红细胞的流动性较强,一些营养不良的患者红细胞大小不均,呈不规则形状分布,当患者受到感冒病毒感染之后,红细胞上能清晰地看见附着的病毒颗粒,并且随着感染程度的增加,颗粒不断增多。白细胞在7000倍视野下能清晰分辨,免疫功能好的人群,白细胞较为活泼,细胞内分叶核形态清晰,免疫功能不好的人群,细胞收缩,核内颗粒活动减弱。血小板在12000倍视野下可清晰看见其形态,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人血小板活化现象明显,血小板聚集程度加大。本组研究中,300例患者于右手小指末端活血采样之后,对其活血样本进行分析之后得知,76.7%处于亚健康状态,15.0%处于疾病状态。由此可见,活血液检查法能提前预测患者的健康状态,根据患者身体机能变化,判断患者疾病症状,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淑杰.一滴血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4):58-59.
[2]安金俊,杨建东,郭秀梅等.天津市2000例居民1滴血检查情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5,21(5):783-784.
[3]袁云娥,任世旺,谭燕等.应用多功能超高倍显微技术对亚健康人群的评估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5(5):385-387.
[4]孙学健,李潭溪.布式显微镜对一滴血的活体血细胞形态学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11(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