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表情朗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表情朗读”

刘夏云

刘夏云江苏省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224500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一件难事。如果想让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的表情起变化,唯有脸上有了表情的变化,才能带动声音的变化,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朗读节奏、韵律。故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孩子学会“表情朗读”。何谓“表情朗读”?“表情”是指“表达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朗读”则是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好“表情朗读”呢?本人认为,要想做好表情朗读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善于范读,以情激情

在表情朗读的指导当中,教师的范读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最能模仿,所以课堂中我也总是让学生来听我的朗读,一是看我朗读,看我读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二是听我的朗读,听听我的声音是如何随着课文的发展而变化的,通过看听,来让学生模仿有感情的朗读。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鸟岛》一文时,我以夸张的表情、轻柔的语气、惊叹的语调、舒缓的语速范读课文,把学生带进了美丽的鸟岛,同时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老师为什么这样读?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鸟太多了,太可爱了,老师很喜欢它们,所以老师是用惊叹的语气去读的。”“第3节写鸟岛上到处是密密麻麻的鸟窝,大大小小的鸟蛋,我觉得老师读得太壮观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学生们不仅知道了怎样读,还知道了为什么这样读,读起来自然有声有色了。

二、重视理解,促进感悟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但又不将理解与朗读割裂。中国书画常讲“意在笔先”,朗读也须先要会意,再有表情。在教学课文时,我会把对课文的理解,带到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去,例如让他们体会生活中某人遇到某事心情是怎么变化的,结合着课文中人物和生活体验的参照,来带着表情朗读课文。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中,“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我让学生首先来体会这只乌鸦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有的学生说道“这只乌鸦口渴,很想喝水”,有一位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说“口渴了喝不到水很难受”,可见,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到这只乌鸦想喝水又喝不到水着急而难受的表情,这个时候,我就会问他们“那此刻乌鸦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会说道是一种不着急、急得皱着眉头的表情。然后我就会让学生带着这样一种表情来朗读。当有学生朗读时,我还会让其他学生听他的朗读声音,想象此刻朗读孩子脸上的表情。课文后面说到“乌鸦看见路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我还是会问这个时候乌鸦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当然会说出是一种高兴、快乐的表情,于是再带着这种表情来朗读课文。在表情中听出此刻这是一只快乐高兴的乌鸦。

三、联系生活,唤醒体验

语言实践是一种个体化的社会行为,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理解与体验。学生做到表情朗读首先要有内心体验,表达的才是它的真情实感。因此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指导朗读。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学期《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中,指导朗读风伯伯的话时,刚开始时始终摆脱不了小孩子稚嫩的音调。这时我就说“你们爷爷或者爸爸在告诉你一个道理时,是怎么和你说话的?”孩子们顿时找到了感觉,很容易把风伯伯朗读的语气掌握了。读小松树的话时骄傲,读风伯伯时的话尽显慈祥与关爱。另外,教学本课中最后一句“小松树听了,惭愧地抵下了头”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通过爸爸的讲解你认识到了自己错误,你此时心情怎样?会说些什么?现在你就是小松树,你的同桌就是大松树,相互演一演。在这一说一演中,孩子明白了小松树惭愧地认错,同时也传递着大松树的慈爱、欣慰、高兴,欣慰小松树的知过能改。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的意思,还能感受到课文主角的心理活动。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老师要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唤醒学生体验,产生心里顿悟。

四、丰富朗读材料,体悟多样化表情

仅仅用书上的课文来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看的一些课外书籍也是很好的训练材料。我鼓励学生把看的故事说给好朋友听,说给父母听,在班级中,也开展一些故事比赛,请你为大家朗读一首儿歌、故事等活动,让孩子能够有更多接触的内容,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最基本的朗读要求。

五、朗读评价,切实引导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要用简洁的语言指出应该肯定和值得学习之处,以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经常爱用:“你读得非常好!”“你读得真不错!”之类的话。其实,这样的评价缺乏指导性,我们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

如在教学《李广射虎》时,有一个学生在读“将军夜引弓”一句时将“夜引弓”三字读得字字铿锵,我便顺势评价:“重重地,慢慢地读“夜引弓”三字,让我仿佛看到了将军正一手握弓,一手拉弦,准备射向前方。”经过几个回合,学生将整首诗读得铿锵有力,教室内充满金戈铁马的气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也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要针对不同学生朗读上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留给孩子充足的读书时间,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朗读的主角,体验朗读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种漫长的语感训练过程,而我会始终抓住表情这个突破口,来让学生感受铅体字的美,用自己的心真正去读懂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