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与传统处理眼科器械的清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与传统处理眼科器械的清洗效果

王晓梅

(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100)

【摘要】目的:对比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与传统处理眼科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需清洗消毒的98件眼科手术器械资料予以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件,实验组予集中化处理,对照组予自行处理,比对两组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器械包布清洁93.88%、处理95.92%及功能93.88%等方面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灭菌合格48件,对照组灭菌合格37件;实验组灭菌合格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器械于消毒供应室予以集中处理可有效提高清洗效果,促使眼科器械的安全性得以有效提高。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传统处理;集中处理;眼科器械;清洗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331-02

眼科手术器械具精密度高、材质特殊、结构复杂等一系列特点,于清洗、包装过程中易出现损伤、消毒不完全情况[1]。眼部手术的切口小,精准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操作难度,而器械性是否良好将对手术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故确保眼科器械清洗质量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具重要意义。本文就选取的纳入消毒室予以集中化处理的49件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效果予以分析,现作下列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需清洗消毒的98件眼科手术器械资料予以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件;两组消毒仪器、设备及手术器械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予自行处理;实验组纳入消毒室予以集中化处理,具体措施:(1)加强培训:安排资深护师向眼科工作人员详细介绍眼科手术器械的功能、材质及结构等清洗相关知识,并要求显微器械、眼科器械及普通器械需分开清洗与存放,清洗时保持轻柔动作;由专科护理人员说明显微器械使用方法、名称、相关注意事项等,且严格遵循消毒标准及规范流程予以消毒处理,确保器械受损。(2)完善消毒管理的机制:医院制定科学、隔离的消毒管理机制,依据该科室手术器械的不同种类予以划分,并结合实际情况选取相应消毒方式;同时加大对该科室消毒管理的力度,对消毒过程予以监督与考核。(3)购买专用的清洗工具:医院需结合手术实际需求情况与医院财政情况,购买眼科手术专用器械与消毒设备,包括配备各类型号海绵刷、毛刷等,且清洗工具的型号、硬度等需与器械匹配;购置硅胶垫,以防止器械于清洗过程中碰撞受损。

1.3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手术器械达标情况,包括功能、包布清洁、处理、数目准确、标签完好等方面;比对两组灭菌合格情况。

1.4统计原理

探究数据,皆由SPSS22.0统计软件解析,计数单位经由[n(%)]表达,组间对比经χ2表达;P<0.05为两组差异之比存在统计意义。

2.结果

2.1比对两组手术器械达标情况

实验组手术器械包布清洁、处理及功能等方面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表比对两组手术器械达标情况[n(%)]

注:组间比较,aP<0.05。

2.2比对两组灭菌合格率

实验组灭菌合格48件,对照组灭菌合格37件;实验组灭菌合格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眼科手术器械的精密细小、关节部、咬合面精密度较高,极易受损,故于眼科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予以集中处理的过程中需给予高度重视,防止对手术器械造成损害而降低其精确度,从而降低手术安全性。

眼科工作人员需于运输手术器械过程中加大保护力度,切勿将手术器械与其他普通器械混放,并将保护套置于器械表面,做好防护措施;修补不平整的路面,放置器械于运输过程中因地面颠簸而受损。因此,医院需合理规范眼科工作人员清洗器械操作流程,正确使用海绵刷、毛刷等清洗器具,并加强其对手术器械保护意识,于清洗筐内垫好硅胶垫,减少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器械损坏,以避免器械性能及消毒质量受影响[2,3]。眼科器械消毒后予以包装时常出现器械型号与保护套未匹配等情况,导致滑落现象的出现,加之部分器械的表面残留清洗液,或者出现锈斑、变形等现象,从而降低器械的包装灭菌合格率。为此,工作人员需于清洗器械后予放大镜仔细检查是否残留清洗液,且依据器械型号合理选取长度适合的保护套,消毒时注意轻拿轻放[4,5]。经调查、分析,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器械包布清洁、处理、功能、标签完好及数目准确方面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灭菌合格48件,对照组灭菌合格37件;实验组灭菌合格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提示眼科器械于消毒供应室予以集中处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达标效果及灭菌合格率。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少,对两组手术器械损坏情况未予以分析,待进一步调查再作报告。

总结上文,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示眼科器械,不仅能够提高器械达标效果,而且有效提高灭菌合格率,从而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梁瑜萍,李超英.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中的效果[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3(6):66-68.

[2]蒋玲华,张庆美,罗燕仙,等.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的缺陷和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7):103-105.

[3]吴福珍,张有珍,谢跃伟,等.基层医院腔镜器械手供一体化集中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5,21(16):1480-1482.

[4]朱雪梅,张雅茹,刘玉芳,等.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管理与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3(12):2878-2880.

[5]顾红娟.眼科门诊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的效果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