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新型互动教学的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高中化学教学中新型互动教学的实施

杜峥辉

杜峥辉

洛阳市第十九中学,河南洛阳471000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互动教学开展的必要前提,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者。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一员。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型;互动教学

新型互动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都只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才能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互动教学开展的必要前提,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者。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一员。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是一种机械的信息传递的输出与输入关系,也不是一种简单的人际关系,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心理、伦理等多方面的新型情感交流关系。

一、真正的“互动”应具备下列几个要件:

1.师生互动,首先要强调师生的平等。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师生互动,还应该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从而,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二、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体现

1.体现实验探究学习的互动教学

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探究教学形式,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类似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在实验中去探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意识,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初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高中化学新课程特别强调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在课程模块上,设置了“实验化学"模块,增加了定量实验、实验设计等内容,教材中也有很多实验探究活动案例。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比较不同浓度溶液的某些差异、实验探究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等,这些都为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学习的互动教学提供了多种空间。

教师在开展实验探究的互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使用探究教学策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反思等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尤其要让高中生认识到科学探究活动由于个人能力或客观条件的限制,其结果或结论往往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片面性。在实验过程中要敢于向已有的结论和权威挑战,能够辨别真伪,树立勇于质疑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体现自主学习的互动教学

自主的学习,即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过程。教师可以从教学材料的给予,问题的设计,结果的讨论等角度组织学习过程。学习者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建构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的关系,主动探求未知问题的解决。这一过程中,学生未必会直接得到问题的答案,但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形成了主动的有效的知识结构。自主学习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亲历性,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培养。如选修模块中的“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的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改变以听讲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设置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参观工厂、咨询专家等学习方式,以及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归纳小结等学习环节,主动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教学理念,通过开展“自主学习的互动教学”,不但使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收获亲历主动探究知识的情感体验。

3.体现有效学习的互动教学

要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学习的互动教学形式首先要求教师在课题引入、提出问题、实验演示(或分组)、引导学生探究、预设与生成、归纳小结等环节精心设计,重点突出;其次要运用先进的学习策略,组织好教学模式,优化课堂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精讲适度,不能过分拔高,人为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如理论性强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等模块内容可以从理论直观入手,紧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结构——反应——性质的知识,借助实验和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化解思维障碍,掌握相关知识;最后,注意要精选例题与习题。选择典型、有层次,可以举一反三的练习题,通过分层训练,及时精讲,使学生能用较少的时间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对于学生发出的信息应及时进行消化和反馈,对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等中间体因素进行及时调整,力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教师、学生、中间体之间形成符合情理的互动、符合规律的互动,最终达到有效学习的互动教学效果。

三、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启示

1.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平等地实施教学,才可能实现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在进行师生互动的尝试中,学生曾无数次让我惊喜:学生会不时地想出新的简单的解题方法等等。教师要想办法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使其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绍培.加强师生合作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J].中等教育研究,2006.

[2]魏星,魏晓霞.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育发展[J].科技教育,2008.02

[3]邓友祥教育心理学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