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浅谈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

厉静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灵璧县供电公司234200)

摘要:电力公司电费核算以及电费电价管理工作与较多的社会体系相直接关联,并且直接关系到电力用户的经济利益;另外,电费核算的方式还对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电费审核制度的每一次变更,都关联着社会经济的稳定。有鉴于此本文重点探讨电费审核和电价管制中所存在的缺陷,分析了电力公司集约化管制的必要性,阐述了电力公司集约化管制的可行性。

关键词:集约化;电费核算;电费电价管理

现阶段,电力部门制定了全新的电力相关管制体系,该体系中所体现的主要内容有,集约化管制电力公司电费系统及电价审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一革新内容体现了当下电力企业为迎合社会需求所展开的“特质革新”,“特质革新”将会以满足用户层需求为中心,展开电力公司系统性的优化,并逐步完善原有业务规范中所存在的技术缺陷,使之与现有营销管理体系持平。

1.集约”理念应用电费核算的必要性

在“集约”理念之中,其内层含义为由外引内的管理制约,集约模式主要被应用于经济管制,在这一管制模式之下,公司整体运营模式将会高效提升,并且符合阶段性现状。因此,“集约”并非单纯对企业或公司经济进行管理,而是将其分成段落,分段展开分析,并汲取其中精华元素,使之逐渐吻合现代化经营理念的核心基准。电力公司的营运模式中往往存在些微系统性漏洞,然而,仅是些微的缺陷也可能导致管制模式的不足。现阶段,多数电力企业营运模式均为集团性管制,该模式另一个名称为集约化管制,在该模式运用下,电力公司的财务类相关管制系统将会发生质的革新,且其营销模式会逐步提高。

2.电费审核和电价管制中所存在的缺陷

2.1管制体系不正规导致审核效率低下

近年来,电费的审核工作存在较多的技术漏洞,源于管制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变迁,且县农供电设备未完善,致使县农长期处于电量汲取不稳定的状态。其中,建立供电设施需要大量投入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营销管制模式上所存在的技术缺陷,该问题起因于工作人员技能不足。原有电费审核体系中普遍存在审核模式不稳定的状态,由于电费审核效力低下,引发审核周期的延长,造成公司经营存在资源漏洞,这一系列问题的重点主要是由于管制体系管理能力较弱,以及管制粗放等原因直接导致电力公司工作功效下降。而公司管制人员针对电费汲取的审核模式没有固定的标准,引发业务流程出现不准确信息等问题,这一问题是引致用户层供电不稳定及核算功效低的直接原因。

2.2公司管理数据出入较大

电力公司中拥有较大的用户层数据库,主要用于装载用户层相关用电信息。但是,当下存在技能不足引起公司电费管制数据信息的不准确,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数据汲取技能不达标,引发电费管制现有结构出现信息漏洞。电力管制系统中存在多种版本的电力信息,这些信息同时关联用户层用电信息,其主要作用是便于公司对用户用电信息的审核工作。管制系统引发问题便会同时关联一系列的电力相关问题,其中电费审核问题最为明显。电力公司的营运管制主要是为扩充原有电力类相关交易,其电价及电费接收直接关联公司的营运,因此,为改善电力公司现有营运模式,应重点加强电费审核制度,使之与公司营运模式同步。

3.电费集约化核算管理的范围、目标、内容以及方法

3.1电费集约化核算管理的范围与目标

笔者认为要想切实实现对电费核算的集约化管理,就必须为其确定一个明确的核算管理范围与核算管理目标,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为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提供一个更为良好发展空间与发展方向。尤其是面对时下电力企业经营风险的不断加剧,笔者认为电费核算集中管理体系应该切实融入到电力系统的各个部门之中,不仅应该贯彻到各个供电企业,客户服务中心,电费管理中心,还应该落实到与电力本部相关的其他职能部门室,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集约化经营管理能力。而应用电费集约化核算管理体系的根本目标,则应该是为了达到以下几点:第一,为各个地市电力企业的客户服务中心构建一个核算班、账务班,将各个地市所辖区域内的所有电力用户的实际应收、实收电费核算业务统一归集到核算班、账务班中进行处理、分析;第二,建立监控体系,对电费核算业务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确保电费核算工作能够切实可控、能控、在控;第三,对电力营销工作的各项标准进行系统的梳理,让管理机构更加扁平化,从而提升在电费核算管理上的专业化、精益化、标准化;第四,做好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实现对电费抄、核、收等业务的自动化、信息化发展。

3.2电费集约化核算管理的内容

第一,对抄表业务进行集约化管理,实现对电费的集中管控。笔者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模式的更好推进与发展,在用电抄表以及用电检查管理上应该尽可能的全部集中到地市的供电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的核算管理,一方面降低电力营销成本与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电费抄表过程的全程监控与有效控制,提高电力企业的集约化经济管理能力。

第二,建设与健全监控体系,强化两级监控手段,以提高电费核算工作质量。各级电力部门应该在公司层面构建统一的运营稽查监控系统以及稽查监控大厅,实现对各级电力部门,电力公司的两级稽查监控,以此降低电费核算差错,提高电费核算工作质量。

第三,对电力企业的相关标准管理制度进行全方位的修订。基于大营销体系的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模式,不仅是对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创新,更是对电力企业的组织运行形势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因此,为了更好的配合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模式的贯彻与落实,电力企业就必须要组织电力人员对营销业务流程、营销管理标准、营销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对集约化营销管理所涉及的业务规则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全面开展营销标准制度的修订工作。

3.3电费集约化核算管理的方法

第一,电力企业的营销部门应该根据营销业务的发展需求,修正并且制定电费核算业务的管理方法,工作制度,制定电费标准以及营销业务的审核规则,对各个机构的职责进行明确,实现电力企业各个部门的职务与职责的相互统一。

第二,进一步强化对电费风险的管控,构建闭环管理体系,并且通过绩效考评的方式,对电费集约化管理目标进行细化,按月对电费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与员工的工资情况直接挂钩,从而形成最为严格的电费资金风险管控体系,促进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工作得以有效执行。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提出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模式的设计理念,并逐一阐述了电费集约化核算管理的范围、目标、内容以及方法,旨在为广大电力同行在今后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模式的构建上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从而进一步提高电费管理工作的实际效力,增强对电力业务的实时监控力度,使电费核算业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走向专业化、经济化、集约化发展道路,为电力企业的蒸蒸日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伟聪.论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5):187-187.

[2]宋卫平.县供电公司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探索与实践——以泰安供电公司为例[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6,19(2):37-40.

[3]满英.基于大营销体系的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模式[J].中国科技投资,2016(22).

[4]姜云,扈筱薇,刘朝章.市县一体化模式下电费核算集约化管理初探[J].中国科技纵横,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