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原因分析

/ 2

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原因分析

何倩古广梅孙明明李璇

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518110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研究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09月-2015年09月肿瘤患者130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选择C1组(观察组65例)以及C2组(对照组65例)表示两组患者的组别名称。C1组:临床选择全方位专业性输液港护理的方法;C2组: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所有患者在总体满意程度以及并发症表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完成临床护理后,在总体满意程度方面,同C2组患者进行比较,C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并发症表现方面,同C2组患者进行比较,C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化疗患者,临床选择全方位专业性输液港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针对患者的疾病康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缩短。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护理

伴随着肿瘤患者对生存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对临床获得了广泛应用。为了能够促进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有效应用,本文主要针对我科收治的所有患者,临床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研究有效方法实施护理干预,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3年09月-2015年09月130例肿瘤患者。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选择C1组(观察组65例)以及C2组(对照组65例)表示两组患者的组别名称。C1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分布为41岁-69岁,平均年龄为(48.43±2.33)岁;疾病病程为3周-6周,平均病程为(4.1±1.2)周;C2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分布为42岁-71岁,平均年龄为(48.45±2.35)岁;疾病病程为3周-7周,平均病程为(4.2±1.3)周;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针对C2组肿瘤患者,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针对C1组肿瘤患者,临床选择全方位专业性输液港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在对患者实施输液的过程中,需要将输液器同延长管之间进行连接,之后将夹子放开,将药物缓慢注入。与此同时对患者注射部位进行认真观察,是否表现出渗液的情况。一经表现异常,需要将注射立即停止,选择对应方法进行干预【1】。对患者完成治疗后,选择剂量为20毫升的生理盐水完成脉冲式冲关,对患者实施正压封管,将延长管进行夹闭。在对患者实施输液过程中,每间隔7天对患者的输液港无损伤针进行更换。一经表现出堵管的情况,选择负压技术于管腔内,将剂量为0.5毫升的稀释尿激酶5000u/ml有效注入【2】。停留时间为15分钟-20分钟,过后利用注射器进行回抽,最终发现抽出血液表现成功完成溶栓。如果未抽出血液,则再次重复上述操作,在导管内要求尿激酶停留一定的时间,直至将血液抽出。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尿激酶总量进行控制,需要小于15000u【3】。确定导管通畅后,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回抽,剂量为5毫升,保证能够将所有药物以及凝块抽回,避免出现堵塞的现象。在进行上述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做到无菌操作【4】。

1.3评断标准

针对两组患者完成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后,针对临床效果实施判定。满意:患者的生命体征表现平稳,未表现出病情症状以及多种并发症的现象,患者表现为心情愉悦。较满意:患者的生命体征表现为基本稳定,较好表现出病情症状以及疾病并发症,患者的心情较为愉悦;不满意:患者的生命体征表现为不稳定,患者表现出诸多症状以及并发症的现象,患者的心情较差【5】。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以%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总体满意程度以及并发症出现概率,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肿瘤患者完成临床护理后,在总体满意程度方面,同C2组患者进行比较,C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并发症表现方面,同C2组患者进行比较,C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3、讨论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作为一种静脉输液装置,能够有效植入到患者的皮下,长时间于患者的体内留置。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穿刺注射座以及静脉导管系统。在静脉营养支持、补液、输血以及血样采集中均可以发挥显著的效果。针对导致出现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并研究对应方法进行干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现象

如果未对导管进行认真冲洗,较易表现出输液港相关血流感染的情况,伴随着为患者留置导管时间的逐渐延长,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概率表现为显著的增加。对此针对治疗过程中表现出发热症状的患者,需要停止使用输液港。给予对症治疗患者体温表现正常后,继续对患者实施输液港治疗。

3.2出现导管堵塞的情况

对于导管堵塞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为血栓性导管堵塞以及非血栓性导管堵塞。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要求针对用药知识以及药物之间表现出的配伍禁忌需要充分掌握。合理掌握冲管技术以及封管技术。

3.3出现了注射座翻转的情况

同患者皮下组织表现为松弛、囊袋制作以及囊袋固定具有一定的关系。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要求医生针对囊袋大小需要合理掌握,针对注射座缝针有效实施内固定。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穿刺前,需要对患者的局部皮肤以及注射座形状进行认真评估,一经表现异常立即通知临床医师进行干预。

3.4注射座周围皮肤出现了肿胀的情况

在对患者实施输液过程中,注射座周围皮肤一经表现出肿胀的情况,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师,针对患者实施碘造影X线片检查,针对相关原因进行有效明确。严禁选择输液港对患者实施加压注射。

总而言之,针对肿瘤患者在选择植入术静脉输液港进行干预过程中,需要有效实施全方位护理,有效避免出现并发症的现象,提高护理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叶蓓蕾.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期并发症6例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3(20):113-114.

[2]曹慧娇,梁亚清,郑霞.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报,2013(13):39-40.

[3]蒋自奎.植入式输液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2013(08):1027-1028.

[4]郑悦平,贺莲香,王耀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及常见并发症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33):109-112.

[5]范爱飞,高颖,王丽.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1(0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