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疗培养护理人才与护理目标的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社区医疗培养护理人才与护理目标的实现

杨建飞

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宁波315813

【摘要】:伴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平以及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寿命逐渐提高,这就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老年人容易患各种各样的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从而产生了一系列老年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社会问题。因此,社区医疗培养护理人才,充分利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建立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慢性病医院、医院专科为辅的老年患者管理模式,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社区医疗护理,对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医疗、培养护理人才、护理目标实现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开始关注健康问题,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存在,必须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的医疗事业,努力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健康的基本医疗服务。要坚持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不仅是民心所向,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基于我国社区医疗事业发展的现状来说,以医院为基础,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是摆在我国医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社区卫生职业人才培养的状况

随着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城市社区卫生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就显得明显的不足了,不能适应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需要,对于社区医疗事业方面相关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各种管理制度仍然不够完善,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经费投入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培养能力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发展。我国社区基层医生普遍存在着学历层次偏低,业务素质较差,队伍数量相对不足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支队伍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没有针对城市人口老龄化,对医疗预防保健提出相关新要求。②没有适应疾病谱的转变,特别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控制和基本诊治还未完全认识和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亟需更新。③大多数基层医疗事业者既往学习的内容以临床专业为主,缺乏心理、社会、环境、生活行为方式因素对人体影响的认识。

二、社区卫生职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改变现如今社区医疗事业的现状,让这一批基层护理人员担负起社区卫生服务的重任,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因地制宜,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护理人员要以维护和促进社区人群的健康为职责,制定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应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出发,着眼于所培养人才的适宜性。

(一)社会适应能力。这就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深深扎根于基层的奉献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具备组织管理能力。

(二)护理能力。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必需的护理知识及技能,能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能初步处理危重急诊病人及做好病人的转诊工作,建立社区范围内的健康档案,开设家庭病床等。

(三)预防保健能力。掌握和加强预防保健、康复医学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进行社会调查、筛检与社区常见病的预防和检测以及对社区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社区群众、个体健康问题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等精神卫生方面的服务。

(四)社区卫生工作能力。能贯彻护理工作方针与政策,为人们答疑解惑,推进护理措施的执行,具有大护理观念,对解决社区护理保健问题能提出建议、措施,可以协助制定和实施社区护理工作计划,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

三、如何培养专业人才

(一)培养专业护理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对健康需求自然就会提高,他们不仅需要有效的诊疗,而且还要求得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指导和服务。现代医院早就不是用老的服务方式,坐在医院里等病人了,而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走出医院大门,把重点放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社区群众提供全面的服务。从前社区工作内容局限,护理人员短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缺少对妇女、儿童及慢性病的连续追踪护理;缺乏对老年人的健康照顾;缺乏较好的对老、幼、妇、残为重点的社区服务的保健护理模式;社区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工作没有较好参与;社区护理缺少规范化管理。

(二)建立完善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人才制度的改革,实现了卫生技术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突出岗位要素对职工薪酬的影响。逐步建立多元化自主灵活的分配激活机制,激发卫生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积极进行对于护理人员的测试,以提升其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其实践能力。通过类似于考试之类的项目,组织护士业务学习,鼓励他们参加专、本科等再教育,并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增强其专业能力,增加专业领域的知识,通过培训,随时掌握疾病的最新治疗手段和药物,对社区患者疾病的治疗起了指导作用。积极与国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

结语

综合上面所说到的,社区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我们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发展我国医疗护理事业,通过完善社区护理的管理,加强社区护理的培训,建立健全社区护理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并且加强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多媒体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及社区护理保健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及对社区护理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社区医疗护理是一种经济的康复途径。对社区护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大力支持。针对社会中存在的重医轻护的偏见,应加大力度宣传护士工作的职责和工作性质,让人们认识到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努力发展医疗护理事业,推进护理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10,3(13):685~688

[2张玲,周长美,周莹,等.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5(12A):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