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林由文

林由文(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湛江524008)

【摘要】目的评价伊贝沙坦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的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确诊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一组为伊贝沙坦组,患者服用伊贝沙坦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即卡托普利组,患者服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药物服用均为一天两次两组病人均每两周随诊一次,测量血压、心率及其他项目。血压测量的时间作为早上10点~11点之间,取坐位,每次测量至少三次取平均值。治疗周期为两个月,对比治疗结果。结果伊贝沙坦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卡托普利组的总有效率,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伊贝沙坦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高于卡托普利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都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伊贝沙坦是新型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中安全有效。

【关键词】伊贝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110-01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同时可以伴有心脏,血管,脑以及肾脏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和结构性改变。高血压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两大类,其中95%以上的患者高血压的病因不明,即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又被称作高血压病,长期高血压除了引起本身的症状外,长期作用还会严重影响心、脑、肾的功能,甚至导致器官衰竭[1,2]。近年来,伊贝沙坦作为一种新的高选择性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

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确诊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分别服用伊贝沙坦以及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对比治疗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确诊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女性39例,男性61例,平均年龄(74±6)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选择标准:①所有选入的病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在140~179mmHg范围内,舒张压在90~109mmHg范围内;②排除有继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或者其他心肺部疾病的患者;③排除有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的以及糖尿病患者;④所有选入的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治疗方案: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确诊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一组为伊贝沙坦组,患者服用伊贝沙坦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即卡托普利组,患者服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药物服用均为一天两次两组病人均每两周随诊一次,测量血压、心率及其他项目。血压测量的时间作为早上10点~11点之间,取坐位,每次测量至少三次取平均值。治疗周期为两个月,对比治疗结果。

1.4疗效判断标准:参照《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4]: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且降至正常血压范围内或者舒张压下降>20mmHg;②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10mmHg,但是已经降至正常的血压范围内,或者舒张压下降10~19mmHg,或者收缩压下降≥30mmHg;③无效:为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①+②。

1.5统计学处理: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方差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的比较:伊贝沙坦组的总有效率(86%)要高于卡托普利组的总有效率(80%),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伊贝沙坦组的显效率(52%)和有效率(34%)分别高于卡托普利组的显效率(48%)和有效率(32%),都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人治疗后的结果比较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多器官损害往往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效控制血压对于高血压病人的预后是十分重要的[5]。高血压的发病率极高,其会加速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特点有血压波动大,以收缩压增高为主,合并症多的特点。其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由于高血压的并发症致死、致残者仍很多,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伊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非竞争性抑制剂,其特异性强,作用时间长,降压起效缓慢,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确切,主要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外周神经末梢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结合,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同时可排泄体内过多的钠和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消除水肿[3]。利尿剂是广泛应用的抗高血压一线药物,并且已被证明可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减少总死亡率。伊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的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通过选择性的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并抑制醛固酮的释放,产生减压作用,它具有高亲和力,高选择性等优点[6,7,8]。可以高选择性、特异性地阻断内源性及外源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使阻力动脉、毛细血管前动脉及静脉扩张,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从而有效地降低血压及改善心功能,可有效地防治长期高血压所导致的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肥厚;增加肾血流量,保护肾功能,增加尿液、尿钠和尿酸的排泄,且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及缓激肽的代谢。伊贝沙坦可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增加醛固酮分泌,降低血钾,增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是常用利尿类降压药。由小剂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和排钾利尿剂伊贝沙坦固定配方组成的复方降压药物海捷亚对轻中度高血压降压作用强、平稳而持久,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还具有降压以外的额外保护效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十分有效的药物,我们的研究结果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结论。

4结论

从我们的研究结果看,伊贝沙坦是新型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中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力生.高血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9.

[2]刘海浪,黄俊威.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0,20:125.

[3]高颖,薛春光,安艳荣.伊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27(1):34-35.

[4]胡昌菊,胡世鸣.伊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危医药指南,2008,6(13):30-32.

[5]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8-266.

[6]张谨,陈绍行.血管紧张肽II受体拮抗剂的药动学与临床用药[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2):111-115.

[7]李忠忠.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3,4(5):92-93.

[8]徐秋琴.抗高血压的新药伊贝沙坦[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5):62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