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杨巧莲

(盐亭县黄甸镇中心卫生院四川绵阳621606)

【摘要】目的:分析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者415例参与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粪便常规临床检验,分析病原菌和病毒的临床检出结果。结果:415份粪便样本检出200份病原,检出率48.19%,病毒有97份,占23.37%,细菌有103份,占24.82%。结论:对腹泻患者进行粪便常规临床检验,可以了解患者病原菌,科学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腹泻;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067-02

腹泻属于胃肠道疾病的一种,具体是指患者每天排便频率提高,粪便变得稀薄,一些患者的粪便中还存在没有消化的食物,甚至粪便会伴有黏液以及脓血[1]。导致腹泻出现的微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细菌,其中病毒以及细菌最为常见[2]。本研究具体分析415例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以期获取病原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选取我院415例腹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215例,女200例,年龄平均为(29.2±10.3)岁。全部患者每天排便次数均在3次及以上,大便为粘液便、脓血便以及水样便。全部患者都排除心脏病、感染、糖尿病、慢性气管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严重营养不良、肺气肿。

1.2检测

按照常规方法收集患者大便后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其中粪便颜色以及性状通过目测法进行,通过显微镜盐水涂片法检查便常规情况。比较分析415份粪便样本中细菌以及病毒的检出情况。

1.3统计方法

经SPSS19.0分析数据,用[n(%)]表示文中全部计数资料,完成χ2检验,结果对照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415份粪便样本一共检出200份病原,检出率48.19%,200份阳性病原菌中细菌有103份,占24.82%,病毒有97份,占23.37%,细菌和病毒检出率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见下表。

3.讨论

粪便是来源于消化道的脱落细胞以及分泌物,通过对粪便进行检查,能够对消化道和有关的器官功能状况进行评估,有助于辅助检测肠道微生物、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意义明显[3]。一般,肠道内存在有多种正常菌群,包括变形杆菌属、厌氧菌属、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肠杆菌属等。机体之所以会出现腹泻,主要是由于机体肠道中的菌群失去平衡,具体是肠道细菌的种类、总数下降,条件致病菌优势定植及球菌、杆菌的比例出现颠倒[4]。细菌性腹泻是腹泻中多发的一种,具体又能够分成侵袭性腹泻、肠毒素性腹泻。其中侵袭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包括脓血、水样便,是机体受到细菌感染后导致的各类肠壁侵袭性病变,包括炎性浸润、肠粘膜充血、溃疡、水肿等。肠毒素性腹泻表现主要是水样便,但是没有脓血,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到细菌感染后出现肠毒素,而出现分泌性腹泻,不过病原体会在肠上皮细胞形成粘附,但是不会侵袭肠黏膜[5]。

导致腹泻的细菌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所占比重最大,具体包含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临床检测较多的一般是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病毒性腹泻中轮状病毒出现率最高,机体受到轮状病毒感染之后,会于小肠绒毛细胞中逐渐增殖,使得小肠微绒毛出现肿胀、变形甚至坏死改变,肠膜上皮细胞受累后会出现脱落,使得肠黏膜对水、电解质的回收能力出现损害,因此肠内会积聚大量肠液,最终出现腹泻。

本研究检测415份粪便样本,结果200份病原被检出,检出率48.19%,其中病毒有97份,占23.37%,细菌有103份,占24.82%。从结果可以得知,病毒性腹泻主要是因为临床病毒感染导致,细菌性腹泻主要是因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导致。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进行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能够了解患者病原菌,指导临床治疗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符倚川,赵艳,高运安,等.两种方法检验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结果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9):1823-1824.

[2]度尧,吴缨芳,陈云天,等.708例腹泻患者粪标本病毒检测及临床特点[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12):740-743.

[3]杨燕.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86-88.

[4]朱宇,王力,冯莎娜,等.恶性肿瘤患者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10):773-777.

[5]张爱华,刘瑜.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