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分析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回顾性分析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淡祯桃

(合江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200)

【摘要】目的:研究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40例患者均接受阴道B超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阴道B超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子宫肌瘤类型。结果:阴道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比腹部B超检查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子宫肌瘤类型的差别不大(P>0.05),但总漏诊率差别明显(P<0.05)。结论:阴道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比腹部B超检查更高,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关键词】子宫肌瘤;阴道B超;腹部B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165-02

子宫肌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良性肿瘤[1],多发于40岁以上年龄段的妇女[2],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超声常用于诊断子宫肌瘤,主要包括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两种检查方式,为探讨两种检查方式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价值,从我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540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540例(属于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期间)。年龄24~58(42.76±4.51)岁。病程时长范围为两个月至四年,平均时长为(1.65±0.73)年。

1.2方法

腹部B超检查方法:在检查前通过多饮水的方式使膀胱保持充盈,在探头上均匀涂抹耦合剂,腹部探头频率为3.5MHz,在患者以仰卧位卧于检查床上后,从多个切面(横行、纵行、斜行)多方位扫描下腹部,仔细观察患者的盆腔脏器,并详细记录好子宫位置、形态以及附件情况,观察子宫肌瘤与周边的关系、内部回声以及血流显像情况。之后指导患者将膀胱排空,进行阴道B超检查,方法如下:阴道超声探头频率为7.5MHz,取膀胱截石位,在将耦合剂涂抹在阴道探头上之后套好无菌避孕套,将一次性无菌垫放置在臀垫下,叮嘱患者保持双手握拳的姿势,抬高患者的臀部13~15cm,医生戴好无菌手套,在阴道后穹隆处轻柔、娴熟的放置阴道探头,紧贴患者的盆腔脏器,从多个切面进行扫查,对患者的下腹部进行轻压,观察患者宫底部及子宫位置下移的情况。

由同一名临床检验丰富的医师对比分析阴道B超和腹部B超的超声声像图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和漏诊率进行比较,判定子宫肌瘤类型。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以P值小于0.05为标准表示两种超声检查方式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差别较大。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540例患者均存在子宫肌瘤,腹部B超的诊断准确率(88.89%)明显比阴道B超(94.44%)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腹部B超漏诊的子宫肌瘤均小于1cm,阴道B超漏诊的子宫肌瘤均超过4cm,两种检查方式的漏诊率进行比较差别较大(P<0.05)。

见表1所示:

注:腹部B超和阴道B超相比较(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如正常肌层的细胞突变、性激素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相互作用、神经中枢活动、长期性生活失调等[4],以子宫出血、腹部包块、疼痛、白带增多等为主要临床表现[5],但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一般是在进行超声检查或盆腔检查时被发现,患者若未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以及采取积极的治疗,子宫肌瘤内的体积会不断增大,出现玻璃样变、脂肪样变、钙化以及囊性病变等情况,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尽早诊断、治疗子宫肌瘤非常重要。

超声技术具有无创、可重复检查、舒适度高等优势。腹部B超在检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膀胱充盈情况、腹部脂肪、肠腔内气体等,而阴道B超由于探头的频率高,腹部脂肪和肠腔内气体对其造成的干扰较小[7],能够清晰的显示子宫、盆腔以及卵巢的细小病灶,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回声等情况。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阴道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为94.44%,比腹部B超高(P<0.05),说明阴道B超能够有效诊断子宫肌瘤;阴道B超和腹部B超的漏诊率分别为5.56%、11.11%,比较发现差异明显(P<0.05),分析认为阴道B超与盆腔脏器直接接触,能够将直径小于1cm的子宫肌瘤清晰显示出来,但对子宫浆膜层上向外凸起的肌瘤(>4cm)难以探查到,腹部B超由于低频探头能够探查到大于4cm的肌瘤,但在检出<1cm的肌瘤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阴道B超和腹部B超在诊断子宫肌瘤上的检出率较高,但仍会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容易和子宫腺肌瘤、子宫畸形、子宫内翻、盆腔炎性包块等病症相混淆,但阴道B超诊断子宫肌瘤存在特异性,可减少误诊或漏诊现象的出现:CDFI显示子宫肌层处的星点状或线状血流信号可在肌瘤内发现,肌瘤周边可见半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PW显示可探查到动脉性和静脉性血流频谱,阻力较低或为中等,相比较腹部B超而言更有利于发现子宫肌瘤。

总而言之,在诊断子宫肌瘤上,阴道B超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腹部B超高,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可结合两种检查方式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冯修国.子宫肌瘤通过腹部B超和阴道B超诊断的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35):145-145.

[2]陈继红.回顾性分析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4):220-220.

[3]万秀华.阴道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1):4425-4426.

[4]莫银莹.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超声学表现及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1(13):179-179.

[5]曾立辉.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临床及超声影像特征鉴别[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4):2168-2169.

[6]杨高娥.腹部B超与阴道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超声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比较[J].母婴世界,2016,14(5):64,67.

[7]高毅.经阴道B超和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价值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