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器械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曾善玉李萍

曾善玉李萍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17)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制定较为安全有效的器械清洗流程与方法,增强清洗效果,从源头上控制病菌感染,保证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方法:收集本院各科室临床上使用的医疗器械200套,随机分为两组,即传统对与改进组,传统组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简单冲洗后,送往供应室进行超声清洗;改进组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简单冲洗后,进行保湿处理,再由供应室人员进行专业处理。清洗后使用目测法、放大镜观察、棉签检测及菌落检测等多种法测定两组器械的合格率。结果:从各检测方法比较,改进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改进后的清洗流程能有效提高器械的清洗效果,值得向各个医疗机构推广运用。

【关键词】医疗器械;清洗流程;改进;清洗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213-02

可重复利用的医疗器械需经一系列处理方可使用,传统的管理是由供应室与临床个科室一体化的模式,对可重复的医疗器械统一处理,由于多方面因素,如处理组与使用者信息脱节,使用后的器械未及时处理,清洁方法不正确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不高,甚至是交叉感染,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为此我院重点探讨了一个改进后的清洗流程,以期能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资料报告入下。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有各科室收集使用后的可重复利用的医疗器械200件,随机分成传统组和改进组,使两组间无统计差异P>0.05。

1.2实验材料

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超声清洗仪,鲁沃夫润滑剂,鲁沃夫高效多酶清洗剂,鲁沃夫碱性清洗剂,湿热消毒器,带光源放大镜,新华单腔清洗机。

1.3医疗器械清洗方法

传统组:使用过后的所有器械由供应室回收后,统一清洗,采用普通的手工清洗、机器清洗或超声清洗,清洗后进行消毒、干燥,再统一分装。

改进组:各科室对使用后的器械首先对其进行预处理,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器械,如变钝、损坏或经被病菌感染的患者使用过,需对其进行分类标记。再由供应室将所有的器械统一回收后,首先做分类处理,没有肉眼可见的血迹,污渍,和锈迹器械作为一组,本组采用常规的手洗、机洗、超声清洗法;有肉眼可见血迹,污渍,和锈迹的分为一组,本组器械清洗前先用碱性清洗剂浸泡或刷洗一遍,然后再进入清洗流程,然后进行除锈,再进行消毒、干燥,再进入包装区进行下一流程。

1.4医疗器械检测方法

对两组器械分别进行检验,用如下方法:

目测法:观察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内壁,是否光洁,有无血、污渍、锈迹及其他肉眼可见的污渍,有即视为不合格。

放大镜观察法:将器械置于5倍放大镜下观察,是否光洁,有无血、污渍、锈迹及其他肉眼可见的污渍,有即视为不合格[2]。

棉签检测法:用棉签吸取少许酒精,在器械表面反复擦拭,观察棉签有无变色,变色视为不合格[3]。

菌落检测法:将棉拭子侵入生理盐水,反复擦拭器械表面,置于无菌试管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检验细菌菌落总数,细菌数≤5CFU/cm2视为合格[4]。

1.5统计学方法

两组资料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可用于等级指标的比较,以α=0.05(双侧检验)为检验水准,P<0.05时,两组资料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的比较

由表1可知,从各检测法的合格率看,改进组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两组各检测法的合格率比较

注:与传统组比较*P<0.05。

3.讨论

医疗器械的清洁处理不当会有很大的危害,它能增加了环境污染,导致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5]。经总结我院的医疗器械的清洁处理现状主要有:医护人员的器械清洁意识不到位;清洁流程不规范;重复利用的器械与废弃物放置混乱,导致交叉感染等严重问题。

要完善医疗器械的清洁处理流程,首先应从源头抓起,从整体上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器械清洁意识。各科室对使用后的器械首先对其进行预处理及保湿,由于器械的使用者与处理者的信息脱节,导致使用后的器械不能得到及时清洗,或清洁方法的错误[6]。因此,使用者应对有特殊情况的器械,如变钝、损坏或经被病菌感染的患者使用过,需对其进行分类标记。另外,将有血迹或其他污渍难以去除的器械喷些多酶清洗液做预处理。供应室将回收的器械再次分类,针对不同的污渍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清洗完后注意干燥灭菌,并用润滑油清润保存[4]。本法能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清洁效果,保证了患者的使用安全,延长了器械使用时间,为医院及科室节约了成本。

【参考文献】

[1]冷星红.持续改进清洗方法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2,01:5-6+8.

[2]于风菊,赵君.清洗流程持续改进对复用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04:350-351.

[3]穆玉霞,崔改英,李霞.建立专科器械标准化清洗流程对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462-3464.

[4]马怡庆,张红霞,白会能.清洗流程持续改进对妇科器械灭菌效果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3,9(26):42.

[5]安海芹,孙金秀.再生医疗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359-2360.

[6]吴可萍,崔志丹,白雪玲等.标准操作程序在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11):1259-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