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抗凝探讨方法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抗凝探讨方法及护理

王晶

(宝鸡市中心医院;陕西宝鸡721000)

摘要:目的: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抗凝方法及护理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高危出血倾向需要实施持续血液净化抗凝的患者4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抗凝;第二组采用体外局部肝素抗凝。然后对这两组实际的治疗效果有效分析。结果:在这当中,第二组患者体外局部肝素抗凝后,凝血状况明显低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高危出血倾向的危重病患者行CBP治疗时,体外局部肝素抗凝的抗凝效果较好,能满足CBP的抗凝要求,不增加严重出血的危险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危出血倾向;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抗凝;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血液净化技术是各种危重病救治的重要支持措施,其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出了肾脏替代治疗领域,已经扩展到临床上各种常见危重病例的急救。床旁血液净化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搬动、操作简单等特点,这一技术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中普遍地得到使用,临床疗效评价日益肯定。而抗凝则是保障CBP治疗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肝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凝剂,但由于其全身抗凝作用,可使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10%~30%,故无法应用于高危出血倾向行CBP的患者,致高危出血倾向患者CBP过程中的抗凝成为很棘手的问题。因此,选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高危出血倾向需要实施持续血液净化抗凝的患者40例采用不同的抗凝方法进行床旁CBP,并对其安全性以及治疗时间进行观察与对比,以寻求最佳的抗凝方法和相应的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高危出血倾向的急慢性肾衰竭要进行持续血液净化抗凝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8~84岁。第二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8~8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床旁持续血液净化

全部患者经单侧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使用瑞典产PRISMA床边血液净化机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或连血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治疗。置换液速度为2000~2500ml/h,血泵速度为140~180ml/h。出现管路凝血或滤器压明显增高时更换滤器。共行CBP治疗77例次。

1.2.2抗凝

均采用体外局部肝素抗凝。使用前用含肝素40mg的生理盐水1000ml预冲浸泡滤器及管路1~2h,再用生理盐水冲洗。CBP开始时,用微泵从滤器动脉端匀速输入肝素5~15mg/h,并在静脉端输入同等剂量的鱼精蛋白对抗,在治疗中根据凝血参数适当调整肝素和鱼精蛋白的剂量。

1.2.3护理

进行治疗时,容易造成患者血压降低,所以就需要每3~5min要进行一次血压测量,保持血流量不宜过快。当治疗中产生血压降低,要注意实施脱水处理,同时上报主治医生给予应对措施。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执行过程中因为有液体流向患者体内,所有要防止患者体温过低,体外可进行保暖处理,4h进行一次,按照实际状况进行加温置换液与透析液。在患者血氧饱和降低时,要及时告知医生实施处理。体外循环密切监视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回血处理,养个执行遵医嘱定情况,定时对患者抽血检验,保持体内外无异常。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研究得出,体外局部肝素抗凝的第二组患者在体外循环凝血状况是明显低于常规无肝素第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近年来急救医学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和非肾脏疾病领域,新技术的问世进一步扩大临床适用范围,是多种危重病救治所必需的辅助治疗措施,并已成为危重病、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床旁血液净化的核心。其优点为操作简单、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生物相容性好、不良反应少,能连续清除体内内毒素、炎性介质,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等特点。而CBP能满足大量液体的摄入,不存在输液限制,有利于营养支持治疗,保证了每日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并维持正氮平衡。目前该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医学进步的标志之一,是继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后的第三种治疗方法。因此,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已经成为危重症救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次研究得出,对40例伴有高危出血倾向的危重病患者进行CBP同时,采用了体外局部肝素抗凝治疗,即将肝素从滤器的动脉端输入,保持滤器内有较高的肝素浓度,使之不易发生凝血,同时在静脉端输入鱼精蛋白以对抗肝素,使肝素的抗凝作用只发生在体外循环部分,以减少其对全身出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体外局部肝素抗凝方法能够保证CBP的顺利进行,无需频繁更换滤器,且抗凝效果理想。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及治疗的总费用,这是局部肝素抗凝治疗的不足之处。但总的说来,对伴高危出血倾向的危重病患者CBP治疗时,在严密的临床观察及出凝血参数的监测下,采用体外局部肝素抗凝是安全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陈海为,苏宁,温建华,徐智娟.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6,(11):2673-2674.

[2]李玲,倪春燕.脑干出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床旁血液净化枸橼酸抗凝治疗及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03):94-95.

[3]吴伟玲,何圆凤,许莉,刘国英,王超,赵琳.不同抗凝方法时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3):270.

[4]平泽博义,肖荣贵.急救中心中持续血液净化的抗凝剂使用[J].华西医学,1991,(0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