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本教育创新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践行生本教育创新课堂教学

李志娟

李志娟

(贵港市职业学院附属小学广西贵港537100)

【摘要】所谓“生本教育”也就是以学生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给了学生很多的束缚,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而生本教育下的课堂教学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生本教育下,如何有效地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生本;教学;创新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生本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创新。

1.角色置换的创新

1.1学生当老师(上台试教);不难发现,很多课堂上我们都能捕捉到“让学生当小教师”的环节,但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在台下教同学念念拼音或词语等,这些环节学生司空见惯,其难度也不大,学生没有多大兴趣。而如果上学生上讲台,特别是中高年级后让学生上台试教,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钻研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精髓,研究教学方法,兴味盎然地投入学习中去。如《桂林山水》一课,其重点部分每段的写法基本一致,都是按“总——分”结构描述的,而分述中的句子则各有千秋,耐人寻味。上这课前,我都会提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交待预习的具体任务,告诉学生你要上好这一课必须得认真去研究教材,你打算上哪一段?这一段你认为要大家弄懂什么?你打算怎么教?先设计好简单的教学环节,不懂的问题可以上网查,可以问教师、同学、家长等。结果到上课那一天,学生们课堂上的表现着实令我大吃一惊,他们相当活跃,个个争着上台展示,再瞧瞧他们上课的那个认真样,活像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导入语、表扬、提问、句子教学,天哪!我简直没法挑出他们的毛病,上课的风格不但模仿于我,还大大地超越了我,学生象导演一样设计塑造了自己的课堂形象。所以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其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着眼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1.2教师当导演(靠边站);长期以来形成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记。可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还要培养较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变口若悬河的讲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与研究者,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例如,在教《西门豹》时,让学生自己先读课文后,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为大家表演。学生的扮演情况如何?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老师也不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同学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节课里,老师是充当“导演”这一角色,但课堂却活跃起来。教师充当“导演”,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2.课堂气氛的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在课文《紫藤萝瀑布》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谈谈他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其次,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写景的精彩之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宽松的教学使课堂充满新意,进而激起学生的创新精神。

2.1教师的直接影响;在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教师的直接影响占了很大的系数。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换来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中来。”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准确设定自己的位置,做一个民主型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有这样一种态度:关注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而不仅仅是所教知识的多寡;关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质量,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哪些知识;不仅要关注学生求知的需要,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性格发展的需要。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关注,首先是要心中有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发展的潜力,并努力去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独特之处。其次是要向学生传递信赖与期待,特别是对学生探索创新的学习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信心,并从中体验到一种自我接纳的愉悦和认同感,进而勇于冒风险,敢于标新立异。

2.2多给予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当教师需要就某一个问题提问学生,特别是学生对某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时,教师一定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许有的教师认为,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总是觉得不踏实,担心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其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生新学习方式的生成”已经和“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课例说明:我们只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探究问题,尝试使用适当的方法去寻找答案,允许学生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才能促使学生新学习方式的生成,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样化的理解,多给他们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会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将给我们的这一课堂课增添了一抹亮色。

2.3让学生敢于质疑;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理解的机会。并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学习了课文《愚公移山》后,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①新世纪,我们还要不要愚公精神?②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很愚!高山挡路,不会绕道而行吗?等等,虽然问题比较简单,但表明了学生在思考、在探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直接回答,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自己动脑思考,或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解决。这质疑交流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3.课堂教学环节的创新

生本教育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个组织者。学生学“活”了,那么课堂中的教学环节就得相应地发生变化,而很多老师在上课时一成不变的按照教参书中的教学环节设计或按自己的教案去授课,不敢跃雷池半步,这样,势必影响课堂生成,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教师,要树立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把课堂作为一门艺术进行处理,精心地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在设计课堂环节时,要尽量地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创设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机会,把语文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从以掌握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中心,使学生能得到自主觉醒,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生本教育特别注重学生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实行“先学后教”、“会学不教”,很多以前课堂上要讲的知识已经交给学生课前先去学习了,这样,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在课堂上重复了。因为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教师不好把握,所以课堂上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真正做到“以学定教”。这样,课堂的教学环节就应相应地发生变化,

4.课内外相结合的创新

4.1课外阅读积攒语言;立足语文课堂,打破传统模式,课外多翼延展,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品格,这种理念其实就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语文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而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做好指导和检查工作。

大家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学生学习也一样,要学生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侃侃而谈,除了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外,平时的语言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读书多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比较敏捷,遣词造句和说话的能力也较强。因此,课堂上的阅读必不可少,但课外阅读也一样重要,要做到“课内外相结合”、“课外服务于课内”宗旨。

4.2课外资料的引入为课堂服务;其实,教学中课外资料的引入不仅可以扩充文本,还可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且培养和提高说写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多层面的发展。并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更好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如我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壮观,我课前先找来了祖国六十年大庆时的升旗仪式录像,在教学中相机给学生播放,这样,更好地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有为了让学生对北京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课前我让去过北京的同学把自己在北京拍下的照片带到课堂给大家欣赏,并把它介绍给大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所以,课外资料的合理的运用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曾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参考文献

[1]崔峦《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

[2]《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3]《小学语文教学》.

收稿日期:2012-01-13